吳群英
“從游”到“飛躍”:“美麗教師”煉成記
吳群英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劉海粟小學堅持“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針對教師的發展,學校通過文化培訓、技能培訓、業務培訓,并組織發展聯盟,為教師提供專業支撐。為教師組建了各種特色活動社團,由學校管理層擔任團長,同時將教學藝術、學科質量、教育科研、專業榮譽等納入教師考核體系,讓教師實現“美麗”的蛻變。
以美育人;教師發展;特色文化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劉海粟小學堅持“以美育人”理念,努力辦適合師生生命成長的美麗學校。在學校的發展歷史上,曾經有過很多輝煌的成績: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學校,江蘇省“小海粟課程基地”學校,江蘇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江蘇省書法特色示范學校。學校最引以為傲的是連續18年獲得區素質教育綜合評估一等獎。成績的取得源自于學校有一支向上向善、業務精良、團結奮進的教師隊伍。教師強,則學校強;教師美,則學校美。一直以來,學校牢固樹立這樣的教師觀: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外雅內秀,大度進取。
每個教師就像魚兒,能潛、能泳、能躍,都有無限發展的可能,學校的任務是幫助教師尋找發展的最多可能、最好可能。
為了激勵青年教師發展,學校做好發展攻略,優化成長路徑。經過發展論證,分層組建教師發展群:有以入職適應為主的“新教師群”,以經驗突破為主的“青年教師從游群”,以錘煉特色為主的“骨干教師出游群”,以彰顯風格為主的“品牌教師領游群”。
針對新教師,提供入職培訓菜單。有文化培訓:聽海粟故事,觀海粟展館,看學校專題片;有技能培訓:練一手好字,熟悉新技術,網站建設;有業務培訓:課程綱要指導,教學設計指導,好課視頻賞析;有常規培訓:師德常規解說,備課常規,作業常規,課堂常規解讀;還有藝術培訓:銅管器樂培訓,民族器樂培訓,師生演出視頻欣賞。
針對青年教師,組建發展聯盟,提供“成長智囊團”。智囊團由校外專家、學科主任、教研組長、學科骨干組成。他們主動走近教師,了解發展需求,提供專業支持。同時,青年教師人人制定規劃,明確發展目標,預設閱讀書目,確立研究項目。
在學校,有一位小薇老師,入職不久就怕苦畏難,想調離教師崗位,舒舒服服過日子。但學校管理層看到她身上的潛質,不輕易放棄一個好苗子,成立了智囊導師團。經過各種成長歷練,在團隊的支持下,她從普通教師,成長為市級骨干教師,從校公開課到市基本功一等獎,再到江蘇省評優課特等獎。如今的她獨立主持省教研課題,相關成果公開出版發行。小薇老師的成長是跨越式的,是學校“專業智囊團”助力教師發展的一個典型。
學校是一個讓美蘇醒的地方,教育也是讓美蘇醒的過程。學校力求讓教師在最美的光陰遇見最美的自己。以“特色教師”計劃為抓手,突出骨干的、支持年輕的、培養有潛力的。既讓教師彰顯學校印記,又極力保持原有特長。
2007年,學校從湖南小山村引進張玲瓏教師。學校專門籌建“玲瓏書法工作室”,創設優雅的藝術創作與書法教學環境。引薦知名書畫家與他結對培養,更有幸與李寶林、馬振聲等多位書法名家筆會,5年內,為他多次舉辦“玲瓏師生書畫展”。就這樣,張玲瓏從原來的語文教師,發展成書法教壇名師。他曾為市區美術教師開設專題培訓十多場,還多次在江蘇省書法教育高峰論壇上作展示。
培育特色教師,學校組建了各種特色教師引領團,由學校管理層擔任團長。有藝術教育引領團、質量達人引領團、美的課堂引領團、新技術應用引領團等等。創新教師培訓形式,有借力式的培訓活動:與北京師范大學合作,舉辦全國名師教學觀摩會,短時間內集中約請十多位特級教師來校講學,學校不出任何費用,卻讓廣大教師收益,更讓校內骨干同臺上課。有聯合式的教學研討:聯合江蘇省教研室舉辦美術評優課、聯合《江蘇教育》舉辦江蘇省“杏壇杯”蘇派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展評、聯合市教科院舉辦小數年會、語文新教材培訓會等等。既給出色教師搭建展示平臺,又給廣大教師爭取現場學習機會。有新生代的名師引領,學校堅持約請每一屆評優課、基本功一等獎獲得者來校展示。讓校本培訓貼近教師,啟發教師。有自主式的培訓菜單:開辟“校內名師講堂”,練就教師口才,引領經驗提煉,連續15年舉辦教學效益月,打造美的課堂,推出特色教師。舉辦了張玲瓏趣味書法教學推廣會、徐新燕高效英語教學展示會、吳華英故事語文教學分享會、袁靜新技術課堂教學推介會等等。真正做到讓教師成為學校的名片。
在這種培養機制下,學校教師發展朝氣滿滿。近年來,有50多位教師在區級以上的交流活動中,參與演講或經驗分享,學校承辦省級以上教學研討活動20余場、市區級教研活動50余場,80多位教師在區級及以上舞臺展示課堂教學。
學校教師經歷一系列錘煉,涌現出了一批極具競爭力的教師。對于這樣一批教師,學校采用精神價值引領,永葆發展熱情。聯合多方資源,不斷支持學術造詣,推廣研究成果。讓他們保持更高眼界,站上更高平臺。
姚華是學校一名普通的青年數學教師。他的快速發展可以用以下四句話總結:一年支教養底氣:外派支教一年,提升了他博愛的境界、擔當的勇氣;三年管理積睿氣:信任他就給他最好的歷練,青年教師成長論壇有他,優質學校復評答辯有他,課程基地創建答辯也有他;五年研究煉志氣:支持他不斷提升科研能力,區課題、市課題、省課題,開闊他的研究視野,近期他的研究成果即將公開出版發行。十年發展成才氣:激勵他拜名師,專心課堂研究,去年他與名師吳正憲同臺上課。姚華老師的成長故事,使學校青年教師嘗到了甜頭、看到了盼頭,個個都想走在前頭。
學校把想發展、能發展、持續發展的教師列入品牌教師計劃,提供與眾不同的激勵大餐。做到“6+1”:“6”是給予一份點贊榮譽、贈送一份教育雜志、開展一次家屬聯誼會、提供一次專項進修機會、創設一個工作室、舉辦一次風格研討,“1”就是支持出版一本個人專著。創新評價方式,完善星級教師評價標準。學校將教學藝術、學科質量、教育科研、專業榮譽等納入考核體系。通過期初定向、期中積淀、期末論證,使教師發展成為可追求、可操作的顯性過程。讓每一位教師都有法可循、有思可行。
在這樣的價值引領下,學校不斷激勵教師人人學典范、爭先進。努力做到讓智者盡其謀、能者顯其才、賢者彰其德。學校涌現出了民樂品牌教師費香香,帶領學生民樂隊,多次登上央視舞臺;質量王牌教師張明霞,連續20年數學學科質量冠軍;健美操品牌教練俞海鯨,帶領學生體操隊獲全國冠軍;故事語文品牌教師唐薇,主題閱讀叢書集已經正式出版發行;班主任品牌教師王小波,相關經驗在全國各地宣講20多場。
學校就如寬廣的海洋,擁有廣闊的胸襟,任教師自由徜徉,從淺海的“試游”到深藍的“沖浪”,從“從游”的“小魚”到“飛躍”的“旗魚”,每條魚都有不同的能量,都有速度、加速度,都會加力,成為最美的自己。
G451.6
B
1005-6009(2017)82-0050-02
吳群英,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劉海粟小學(江蘇常州,213161)校長,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