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暉
提升開展班級活動能力的“三部曲”
袁 暉
班主任;班級活動;能力
新班主任往往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對班級活動的作用認識也不夠全面,加上教學工作的壓力,對組織班級活動疲于應付的情形較為多見。新班主任應盡早樹立正確的活動育人理念,盡快提高開展班級活動的能力,才能改變目前不開展、不會開展、應付開展班級活動的不良現狀,讓班級活動具有針對性、實效性、體系性。
新班主任可以通過“學、創、立”三個階段來提高開展班級活動的能力。
第一個階段是根據學校要求,做中“學”。依據學校活動要求,在學校指導下,開展與之相關的班級活動,這是學習的過程。學校活動會有一套既定的、較為完善的設計流程,這是學校多年來集體智慧的結晶,作為新班主任,要用心走完學校活動設計的每一個流程。例如,軍訓往往是新生和新班主任共同經歷的第一次活動,學校會要求每班每天上報若干 “當日軍訓優秀學員”名單,新班主任就可以依據學校要求,設計和實施“每日軍訓評優”班級活動,自己全程參與,用心觀察,聽取教官意見,組織好每日軍訓小結會,組織學生互評,講出推優理由或者故事,激勵更多的學生進步,弘揚班級正氣,為選拔學校軍訓標兵做好鋪墊,也為第一次家長會準備好資料。
第二個階段是借鑒成熟活動,學中“創”,可稱之為探索階段。新班主任要主動向有經驗的班主任學習、向書本學習,模仿成熟的班級活動方案嘗試實施,解決個人缺乏經驗、費時費力的困難。
查找成熟的班級活動方案并不難,重要的是在借鑒中有創新。注重學生的參與度和互動性,讓活動更有意義和價值。筆者所帶班級學生周末回家都有一項固定的家庭實踐作業,就是和父母同做一道菜,并把這道菜上傳至班級微信群。這項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們的生活技能,而且還密切了親子關系。當然,同主題活動也應該不斷變換內容和形式,讓學生在新鮮的體驗中收獲新感悟。
第三個階段是形成特色體系,創中“立”,可稱之為自主階段。這個階段可以根據不同時間節點和班級情況,自主選擇班級發展所需的各類活動。新班主任堅持開展班級活動一學期、一學年,一輪三年,就更能了解學生成長規律,就更能清晰班集體建設路徑,也就能初步形成班級活動體系,為今后確立有自己特色的班級活動體系奠基,此為“立體系”。
另外,還要“立原則”,一要堅持班級活動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主角,而非“看客”。二要注重班級活動的動員、反思。活動之前,班主任要進行必要的動員引導、培訓指導,以保障活動順利開展。活動之后,必須進行總結與反思,其意義則更為久遠。缺少了反思和感悟,再好的活動都有可能會變成了一種低效的“鬧騰”。
最為重要的是“立理念”。“活動育德”,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建設優秀的班集體,是新班主任必須秉持的教育理念,也是班主任的職責所在。
G416
A
1005-6009(2017)79-0012-01
袁暉,浙江省安吉縣梅溪中學(浙江湖州,313307)教師,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