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紅林
【專家點評】
挖掘班級日常生活的育人價值
伍紅林
班級生活;育人價值;全面發展
班主任要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專業性和不可替代性,努力豐富班級日常生活,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活動平臺。通過挖掘日常生活的育人價值,實現班級生活與學科生活的互補,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
高雁老師的許多觀點和實踐擊中了我,也啟發了我。她說:“現在的孩子都是在愛的包裹中長大。他們并不缺少愛,缺的是對愛的感受力和執行力。讓學生懂得愛、學會愛,這才是孩子所需要的。”這些話語很樸素,但又很深刻。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我成長中經歷過的班主任們。的確,從小到大,我們遇到的老師可以以“百”來計數,但真正記得的恐怕少之又少,而這少數中的大多數可能就是班主任。再見到班主任時,我們還會特別強調:“老師,我是您的親學生!”這些都表明了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獨特地位。然而,在實際的教育生活中,班主任其實對自己將對學生產生怎樣的影響并不清楚,他們做得更多的可能只是日復一日的班級常規工作。這是很令人遺憾的。
通過高雁老師的教育實踐,我們可以感受到班主任作為一個專業與學科教學的不同。如果說,學科教學是讓學生在學校過一種學科生活,班主任工作則是讓學生在學校過一種除學科學習之外的學校生活、班級生活。這是兩種不同的、對學生發展都極其重要的生活,在一定意義上,學校生活班級生活還可以彌補學科生活的缺弊。比如,學生學科生活的割裂、單調,可以在班級生活的完整、豐富、跨界中實現調節。只是中國特殊的教育生態下,人們往往只關注學科生活,而忽略了班級日常生活。很顯然,高雁老師認識到了這種差異,并有了班主任工作的自覺,她開始自主而努力地策劃、豐富這些日常生活,讓孩子們在班級中感受愛、培育愛、表達愛;把班級經營成孩子的第二個“家”,讓孩子打理這個家,充當家的主人并且通過崗位建設讓學生都成為家的主人……因為這些工作,使班級充滿溫暖,使本來枯燥的班級生活變得多彩。各種班級活動因為孩子的參與而有了不一樣,孩子們也因為這些參與而發現和表達自己的創意與主見,確立自己的獨特性;通過孩子們之間的多元互動而彼此欣賞、包容,奠定人之為人的根基……我想,這就是班主任工作的意義。只要我們愿意,我們可以讓班級每個孩子都發光發亮,讓我們的班級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讓孩子不因成績、出身而否定自我,在孩子身上留下我們的烙印。
所有這些都讓我們深入思考:如何挖掘班級日常生活的育人價值?如何創造適合孩子發展需要的班級日常生活?班主任自身如何應對創造性班級工作的挑戰?也許,這就是高老師的教育實踐帶給我們的啟發。
G451.6
A
1005-6009(2017)79-0039-01
伍紅林,淮陰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江蘇淮安,223300)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基本理論和中小學學校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