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瑛
濃濃翰墨情 追夢赤子心
——江蘇省張家港市東萊小學書法教育特色發展紀實
陸 瑛
【編者按】
具有80多年辦學歷史的江蘇省張家港市東萊小學,秉承“創造適合師生夢想教育生活”的辦學理念,躬行書法教育30載,他們“執著書道,潛心育人”,學校先后獲得“中國書法(寫字)特色學校”“江蘇省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校”“江蘇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教育培訓基地”等榮譽稱號,師生在各級各類書法比賽中頻頻獲獎。在這里,慢教育、跨界合作、夢想361……不是一個個概念或口號,而是教育追夢路上的清晰坐標,它們蘊藉著東萊人對“適合的”教育生活的理想追求。為了孩子,捧一顆赤誠心,以筆為舟,以夢為馬,是東萊書法特色教育最打動人心的力量。
江蘇省張家港市東萊小學開展書法特色教育已近30年,如何實現傳統書法特色項目的豐富和發展,是學校夢想教育品牌建設的重要內容。學校嘗試從情懷、磁場、智慧、修行、夢想五個維度開展書法特色項目的創新研究,譜寫“立德樹人”背景下學校書法教育的新篇章。
書法教育;情懷;修行;智慧;磁場;夢想
江蘇張家港,一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距今7200年前就有人類活動。東萊小學,創辦于1930年,至今已有88年的歷史,是一所蘊藉深厚文化的書法教育特色學校。學校秉持“創造適合師生夢想的教育生活”的辦學理念,先后獲得“中國書法(寫字)特色學校”“江蘇省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校”“江蘇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教育培訓基地”等榮譽稱號,先后承辦了蘇州市書法推進會、蘇州市寫字教學研討活動、張家港市寫字教學研討活動,學生硬筆字整體展示連續20多次獲蘇州市團體一等獎。書法教育已經成為學校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
書法什么時候上升到學校特色發展的高度我們已經無法系統地考證與追尋,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學校從20世紀80年代末就開始進行書法普及教育,90年代已經小有特色,2006年起編印書法校本教材,東小師生賦予了書法特有的生命張力和人文情懷。近30年,學校兩易其址,三任校長交替,學校“抱誠守真,書道養根”的教育訓導像生命之河靜靜流淌,一批批的小書法愛好者相繼從這里走出校園。
朱玉棣老師是學校發展的“幾朝元老”,在籌建學校書法夢想館搜集相關史料的時候,她貢獻了一件“寶貝”。這件寶貝是她兒子小時候練習書法的毛邊紙,上面有老師批閱的一個個紅圈圈,已經存放了二十多年。1992年,正是學校遷至現址的一年,兒子跟著媽媽就讀于東萊小學一年級,隨遇而安和其他孩子一樣開始了一支筆一張紙的涂鴉。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學校的辦學條件是相當簡陋。孩子們需要自備筆墨紙,所謂的“紙”,也基本是孩子們自帶的舊報紙。很少有人買得起“一得閣”之類的高檔墨汁,大部分人準備的是“臭烘烘”的工字墨汁,墨汁染黑書包也是經常有的事情。灰素箋,五色墨,逆境中腳踏東萊這片熱土的赤子,書寫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正是源于這樣的赤誠追求,學校書法教育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果。1994年,學校承辦蘇州市級的藝術研討會,書法和民樂兩個藝術項目的成果展示震撼人心。
錢建芳老師是學校中層干部中的“小年輕”,2000年參加工作,兼職書法教師。提及書法,她就會想起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那個時候老校長就鼓勵我們年輕人學習書法要有恒勁,手不離筆,筆不離手,每天都要寫字,要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冬出“骨頭”夏出“肉”。教師的練字氛圍真是好,走進教師辦公室就是一股墨香味兒。當時的陳宇老師,也是一名普通的語文老師。但是他對東萊小學書法教師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大部分老師的辦公桌上隨時備著筆墨紙,只要有時間,大家都喜歡拿起毛筆盡情揮灑一番。在他的感召下,這樣一群人走到了一起,還喜歡一起切磋,舉杯吟詩詞,煮酒論書法,讓書友對己對人的作品評頭論足,挑精揀瘦,在醉意朦朧中流露真情真性。”因為熱愛書法,他們逐步成長為學校書法教師隊伍的骨干力量,成為生活上的知己、工作上的搭檔。現今,學校在師資相當緊張的情況下配備了1位專職書法教師,24位兼職書法教師。這些教師書寫技能相對優秀、對書法有特殊愛好和感情,其中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3人、張家港市書法家協會會員12人。
沿著校門口守真大道徑直來到正誠樓(行政樓)底樓大廳,校訓“抱誠守真”四個大字實木沉雕,東西兩側的基本釋義書法作品與之呼應,蘊含著無盡的書法美學。二樓大廳,中間是原國家教育發展中心研究員、國家教育督學周德藩勉勵全校師生并揮毫題寫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天下友、成智慧人”,東側是“創造適合師生夢想的教育生活”的辦學理念和“讓每一位師生樂觀、積極、堅定地成長”的辦學目標,由青年書法家陳宇老師題寫,西側是“校風至誠”“教風不悔”“學風擇善”,分別由老校長、教師和學生代表創作。樓道走廊是孩子課間活動的重要場所,東萊小學的樓廊文化充滿了濃郁的書法氣息。在正誠樓(行政樓)二樓的南北通道,別具特色的“中國書法史”文化墻像一幅卷軸徐徐展開,時時刻刻向來往的師生傳遞著書法的魅力。在每個班級的外墻面,給學生提供了書法作品展示空間“翰墨飄香”。允誠樓(高年級教學樓)的書法樓道,一幅幅工整的書法作品,稚嫩中透著靈氣,蒼勁中顯出老練,給人以審美的享受。
漫步校園,孩子們一幅幅書法作品或含蓄,或奔放,或樸茂工穩,或遒勁有力……處處流露出沁人心脾的翰墨馨香和人文古韻,強大的書法氣場感召著孩子建立一份“夢并不遙遠”的自信和堅韌不拔的勇氣。東萊小學的校園文化,秉持熱忱執著的服務姿態和一張藍圖描繪到底的心智定力,努力創設適合師生夢想的書法磁場。其環境建設不為環境而環境,只為人性而建設;不為文化而文化,只為心靈去營造。
有一種美麗叫智慧,校本教材《東萊小學硬筆書法教程》凝聚著全體師生的聰明智慧。這本教材從2009年10月的呱呱墜地,到2016年1月的再版重印,足以說明漢字書寫在師生心中具有何等分量。周見孫老師是1994年張家港市從江西省引進的老師之一,2000年正式調入東萊小學。要問書法是怎樣“煉成”的,充滿智慧的周見孫老師如是說:積極、樂觀、堅定。所謂樂觀,就是評價上多鼓勵,激發孩子對書法的熱愛和接受美的熏陶,點燃孩子書寫的激情和寫好字的信心。所謂積極,就是指導上多思考,寫好基本筆畫、獨體字、合體字的同時,對相同的結構類型進行分類歸納,減少說的時間,增加練的時間,訓練孩子目中有字、心中有形、提筆即練字的好習慣。所謂堅定,就是練習上多堅持,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是寫好字的根本保證,堅持提筆即是練字時,一筆一畫、一撇一捺、起筆運筆、頓停收放都要屏息凝氣,耐心細致地完成。
練字,和其他學科有著相同的道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個慢慢去“悟”的過程。每周,學生們都有一節40分鐘的書法課,由專業教師講解指導。每天,孩子們都有一段20分鐘的午間小練,在舒緩悠揚的古箏曲中,24位書法兼職教師督促練習。這樣的書法“長短”課,貌似對練字時間的剛性規定,實為對寫字品質的孜孜以求;看是稍縱即逝的短暫時光,實為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慢”教育。
最好的修行是遇見自己。一個傳承了二十多年的特色項目,從書法教學逐漸走向了書法教育。
六(2)班的范宋琦,擅長硬筆書法,作品多次獲獎。石雅慧,小范的同班閨蜜,一個普通的鄰家女孩,愛好繪畫。她們從來沒有想過:2017年寒假,她們可以用合編書法繪本的形式成為校園“紅人”。像小范和小石這樣的閨蜜一起合作完成寒假創意作業,受到了很多家長的歡迎和支持。看似一個簡單的書法繪本,不僅僅考驗孩子的書法功力和繪畫功底,更加鍛煉孩子面向未來的綜合素養。
基于兒童視角,跨界合作已經成為孩子書法修行的一個縮影。2016年3月30日,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守真大道兩側的綠化帶上掛滿了孩子們的安全寄語;2016年12月,學校行政樓底樓新增的“印象風車”,是孩子們親手書寫的一個個微夢想;2017年春節前夕,結合社區志愿活動,孩子們在東萊文化中心、農業銀行三興支行等多處開展現場寫春聯送春聯活動。這個學期,學校又將自己創作的書法健身操融入大課間活動之中。幽雅的東小校園,書法已經無時無刻不融入孩子的校園生活。書法,于東萊小學而言再也不是簡單的書寫技巧的教學,更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重要載體。“濃濃翰墨情,追夢赤子心”,越來越多的孩子已經行走在書法修行的路上。
東萊小學,有一個人人皆知的“夢想361”活動。“3”是三個階段:筑夢、追夢、圓夢。“6”是六大類別:美德成長、崇禮尚美、藝術提升、體育運動、科學創新、文學發展。“1”是至少一次機會:每一個孩子每一學期至少有一次實現夢想的機會。在這里,夢想就是一個小期待,這個期待是建立在孩子持久努力的基礎之上,任何不勞而獲的期待不算夢想;在這里,大夢想成就于未來,微夢想成就于當下;在這里,夢想不是少數人的專利,學校努力讓每一個孩子的書法夢想成為可能。
東萊小學,有一個地方必須駐足,那就是班級外墻面。這里,沒有什么花哨的裝飾,清一色是孩子的書法作品。這里是孩子書法夢想的起錨之地,有進步、夠優秀就能讓自己的作品光榮上榜。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30年的堅守,正是這一面面貌不驚人的書法墻,不斷積聚著孩子的成長力量。2010年6月,學校承辦蘇州市小學語文區域特色——張家港寫字教學成果展示活動,國家課程標準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主編朱家瓏先生、江蘇省教研室教研員李亮老師親臨活動現場予以指導。
東萊小學,有一個地方不得不去,那就是書法夢想館。這里,凝聚著學校書法特色的悠悠歷史,一張張老照片,一頁頁老教案……帶觀者回到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這里,陳列著學校書法教育的豐碩成果,一塊塊牌匾、一張張獎狀……讓人變得精神強大、精神豐富、精神燦爛。這里,預約著孩子日積月累的優秀作品,個人展、聯盟展不定期上演,是孩子們的精神高地。2014年6月,張家港市首屆硬筆書法網絡大賽如期舉行。學校師生積極參與,成了本次賽事的獲獎大戶。在大賽后期的獲獎作品巡回展示中,東萊小學的師生作品占據了極大篇幅,有人戲稱“拿獎拿到手軟”。近三年,學校二年級、四年級學生連續獲得張家港市、蘇州市硬筆字比賽雙料一等獎,先后有700余名師生在省市級書法大賽中獲獎。
東萊小學,還有一個活動不得不提,那就是書法夢博會。這是學校的一個盛大節日,其前身是校園書法節,每年5月份舉行,書法健身操、蘭亭大講堂、手工繪本賽、優秀作品展等活動相繼登場。依靠書法的制度紅利和節日效應,每周一次棒棒堂,每月一次聯盟展,每學期一次夢博會,讓每一個孩子能夠擁有并實現更加自由而遼闊的書法夢想。2014年5月,學校將江蘇省書法定級考試納入書法夢博會活動。全校1200多名學生,近700名學生參與。考級現場,學生們現場創作,于一筆一畫中傳達書法的意蘊。近三年,已有2000多名學生自愿參與這樣的書法定級考試。如此高漲的參與熱情,遙遙領先于本區域同類兄弟學校。
研墨潤心書香遠,追夢路上譜新篇。汲取著書法文化之理,弘揚著書法文化之美,洋溢著書法文化之趣,東萊小學始終站在兒童立場,在墨香飄逸的校園里營造著厚重的文化氣息,用墨韻渲染每個孩子的童年夢想,滋養著師生幸福成長。
J292.1
B
1005-6009(2017)45-0042-04
陸瑛,江蘇省張家港市東萊小學(江蘇張家港,215600)校長、黨支部書記,高級教師,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蘇州市教育學會書法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