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創業要注意“四忌”
在基層調研時,常聽到大學生村官反映創業難,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好項目難找、啟動資金難籌、幫扶政策難落實。要在短期內解決這些難題,絕非易事。大學生村官在用活用好創業扶持政策的同時,還要注意“四忌”,爭取創業富民方面得實效。
一忌眼高手低,拈輕怕重。“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成功的創業項目大都是從零做起,從小做起,不以“物”小而不為。大學生村官頭腦活、有闖勁,有一腔干事創業的熱情,這是好事也是優勢,但同時也要正視自己的不足,特別是初次“試水者”,要充分認識到自己在資金、技術、經驗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要量力而行。既然選擇了創業,就要做好吃苦受累的準備,干的事越多越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從知識儲備角度講,就要知曉法律法規、政策依據、專業技術等,從實際操作過程講,可能涉及到工商、稅務、國土等多部門,要記得隨時為自己“充電加油”,不能拈輕怕重,更不能好高騖遠。要立足實際,認清形勢,摒棄“非大項目不干”的想法,可以從小微創業開始,以合伙、入股、合作等方式進行,等條件成熟時再謀求更大發展。
二忌盲目跟風,亦步亦趨。“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大學生村官創業之前要進行充分調研,不僅要了解市場需求,還要了解項目的基本情況、營運模式、發展前景等,充分考慮人員、資金、技術等因素。選擇的創業項目要緊密結合鎮、村實際,可選擇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服務業等項目,也可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理性選擇創業項目。創業項目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特點、特長,不能“人云亦云”,切忌盲目上馬,跟風而上。近年來,電商的蓬勃發展,也為大學生村官創業提供了發展平臺,創造了發展空間。
三忌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創業項目從開始投入到初見成效,要經過一個或長或短的周期,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對于大學生村官來說,不僅是一種磨煉歷練,同時也是自我成長成才的過程。創業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嗆幾口水” “走幾個彎路” “跌幾個跟頭”,都屬正常現象。要盡快調整心態,克服短視行為,堅決摒棄那種創業成功即為“人生贏家”,創業失敗即為“人生輸家”的觀念,不以創業是否成功“論英雄”。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為村居的發展出點子、謀策略,腳踏實地帶好頭,創好業,自己富也要帶領大家富,用實際行動讓群眾得到實惠。“大浪淘沙”、“優勝劣汰”,大學生村官創業不僅要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更要經得起群眾的考驗。
四忌半途而廢,有始無終。“不到長城非好漢”,大學生村官要有一股勇往直前的精神,敢于實踐,勇于實踐,時刻不忘創業帶民富的初衷,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難,也不輕言放棄。創業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遠遠超出想象中的預期,這其中可能是資金周轉、經驗不足的問題,也可能是產品銷售等方面的問題,面對這種情況千萬不能有畏難情緒,更不能半路上“撂擔子”,記住: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在你的身后有關心支持你的領導、同事、家人和朋友。要整合資源,多方尋求幫助,找出問題的癥結并積極化解。
[文章摘編自《農民日報》,2017年9月11日微信發送]
微友說
@海登登:大學生村官年紀輕、學歷高、闖勁足、觀念新,有著創業創新的優勢。如果引導得當,能夠發揮更大的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激發農民群眾的創業熱情,帶動農村產業發展。但有些大學生村官從前接觸農村實際生產少,在適應期時應給與更多的指導與培育。
@北風:大學生村官不同于普通的農村創業者,需要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有的地方,一面鼓勵大學生村官帶動農民創業,一面在業績考核時,還按以往標準,只傾向于考核社會管理方面的工作,這讓大學生村官如何安心創業?有些思想還需要扭轉。
@王逸君:我是連云港灌南縣的,我們這兒專門聘任大學生村官創業導師,還抽調農業、科技、扶貧、“土專家”、創業有成大學生村官,組成大學生村官創業“顧問團”。這個法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