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偉
探究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語法課的效率
陳建偉
本文通過一堂課的實踐來探討情景教學法的優越性,它不僅可以提高語法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而且可以避免傳統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以此提出了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應當通過創設符合學生現實生活的具體情景,提高學生語法學習激情,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現代教學理念。
創設情境;效率;語法
眾所周知,語法學習常常讓學生感到很枯燥和害怕,一是怕語法難不理解,二是怕學完語法條目就進入題山題海。如何把零碎的語法點連貫地呈現出來?如何避免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如何簡化難度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
帶著這些問題,抱著新課程堅持英語語法教學從語用角度出發,以人為本,激發學生的興趣的理念,筆者堅持《英語課程標準》提倡的語法教學要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設置盡量真實的語言情景,使學生能夠用語言來做事情,通過做事情來促進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因此,筆者認真鉆研教材,把貫穿在教材中零散的語法點整理出來,精心梳理成一條知識鏈呈現給學生。在呈現的過程中,筆者精心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真實語境,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歸納和實踐等方法,學習語法知識,感悟語言功能。而探究學習的本質就在于學生基于自身的興趣,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比較、討論、歸納,主動獲取知識和信息。
以虛擬語氣為例,談談高中語法課的具體教學過程。
1. 英文歌曲,拉開語法復習序幕
教師用電影《泰坦尼克號》主題曲開課,把學生帶入到《泰坦尼克號》電影中,通過回顧電影情節,激活學生原有關于虛擬語氣的背景知識,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教學片段:
播放英文歌曲My heart will go on,同時通過PPT呈現與電影有關的圖片。優美的歌聲帶領學生進入學英語的氛圍,學生們和著歌聲輕輕地哼唱起來。在學生意猶未盡的時候,教師提問學生:
If the ship had not sunk,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學生積極發揮想象,有同學說:
If the ship had not sunk,Jack and Rose would have married.
If the ship had not sunk,they would have been misunderstood.
同學們設想了很多情況,教師即刻提醒學生:這些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從而直接引導學生進入這節課的復習內容:虛擬語氣。
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說出虛擬語氣的定義:用來表示說話人的主觀愿望或假想,而不表示客觀存在的事實,所說的是一個條件,不一定是事實,或與事實相反。
2. 即興生成,引領學生探究語法規則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給出學生場景,讓學生自己在語境中發現動詞時態的變化,找出規律之后老師將學生的發現總結到板書中。因此,學生不僅在有趣熟悉的情境中熱情參與,積極體驗,較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習的愿望與求知欲,而且知識與技能的習得更加自然且牢固。
教學片段:
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想一想,平時還有哪些詞語可以表示假想的。學生立刻想到了wish。于是教師即興讓學生造句:例如:
I wish I were as young as you.
I wish I had seen that film before.
I wish I would become a doctor.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學生說的句子,之后再讓學生觀察和討論動詞時態的變化,總結出wish分別在表示與現在、過去、將來事實相反時虛擬語氣的用法。
3. 隨堂練習,有效鞏固所學語法知識
教師及時呈現預先精選過的練習題,讓學生進行快節奏的訓練,使學生在感知大量語言材料的基礎上增強語感,為真實的交際做好準備。
教學片段:
教師有針對性地選擇了10道典型高考題,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對于難題進行講解,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1:錯綜時間條件句例:
You didn’t let me drive.If we in turn,you so tired now.
Key: had driven; wouldn’t get
難點2:條件句的倒裝例:
it to rain tomorrow,the sports meet would be put off until the same time next week.
Key:Were;/
4. 語篇輸出,在語篇寫作中運用語法知識
通過習題和口頭練習,學生頭腦中具備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寫作,以進一步運用語法知識。
教學片段:
作業部分,仍然落實在寫上,讓同學們繼續課堂上的任務,翻譯一段文字——周星馳的經典語錄。
不僅學生感興趣,而且將所學用于實際中。
創設真實語境下的語法探究性學習,要就教師的設計貼近學生的生活,具有趣味性,使得學生在自然的情景中進行積極的、有效的學習。同時教學內容的講解需要通過直觀法(圖片)、問答法、邏輯推理法等不同的教學法授課,層次清晰地引導學生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學會運用。如果考慮到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比較薄弱,可以采用提問和填空的形式給予學生幫助,降低難度;同時組織了全體活動和個體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
只有教師不是采取傳統的“滿堂灌”的方式教語法,而是創設一種近乎真實的情境,學生才能在有趣而熟悉的情景中,開動思維,積極參與,不僅高效地完成了知識目標,同時分析、歸納能力也得到了培養,語法課不再沉悶而是“活”起來了。
[1]陳麗章.在英語教學中如何處理語法[J].學苑教育,2010,0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陳建偉,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