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韜
中小學體育大課間開展八式太極拳328運動模式初探
陸 韜
目前大部分中小學校保證每天至少安排一節體育大課間,據調查和訪談了解到,絕大部分中小學上午的體育大課間以做廣播體操為主,而下午的大課間活動則由體育老師統一指揮,基本都是慢跑與徒手操相結合的模式。其內容的枯燥乏味,形式的單調,場地器材的短缺是三大主要影響因素。
體育大課間;八式太極拳;328運動模式
據調查發現,大部分中小學校保證每天至少安排一節體育大課間。上午的大課間一般安排在兩節課后,每次鍛煉時間在30分鐘左右。部分學校根據實際具體情況在下午兩節課后增設一節體育大課間,每次鍛煉時間在20分鐘左右。據調查和訪談了解,絕大部分中小學上午的體育大課間以做廣播體操為主,大多數學生感到廣播體操動作單調,形式單一,枯燥無趣。而下午的大課間活動則由體育老師統一指揮,基本都是以慢跑與徒手操相結合的模式。在訪談中我們發現,多數體育老師也意識到體育大課間所存在的問題,但是迫于中考的壓力,受到場地器材的限制,考慮到學生安全隱患等問題,如今的體育大課間往往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而對于受到師資、資金等條件約束的學校來說,試圖開展具有特色、豐富多彩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就顯得難上加難了。
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得知,影響體育大課間開展的主要因素為:內容枯燥,形式主義,學生參與熱情不高;場地器材不足,活動開展形式局限;受天氣環境影響;學校領導重視度不高等。通過探訪的諸多體育教師也表達了贊同的觀點,內容的枯燥乏味,形式的單調,場地器材的短缺是三大主要影響因素。因此,推陳出新,改變原有體育大課間模式無疑是現代中小學體育大課間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2016年10月25日,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規劃從優化健康服務,普及健康生活等五大任務出發對未來15年的健康工作進行部署。2017年3月19日為深入貫徹國務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推動全民健身工程、實現全民健康目標,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聯合健身氣功管理中心研究提出“328運動新模式”。
“328運動模式”核心理念是“運動很簡單,就是328”,每個人堅持“每周至少運動3天,每天2次,每次8個動作”。每個人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地點,隨時隨地動起來,堅持,就會改變。
1. 通過對意、氣、形、神的鍛煉,提高中小學生體質健康
太極拳,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
“328運動模式”倡導每周中3天進行運動,每天2次,每次8個動作。為此,會存在“這樣的運動頻率與運動量是否能夠滿足中小學生運動需求?”這樣的問題。事實上,復雜且過多的運動,對于中小學生來說難以堅持,其鍛煉效果更是微乎其微,而八式太極拳“328運動模式”能夠有效地調動中小學生各大主要肌肉群活動,使全身得到鍛煉,在前7個動作保證一定運動量與一定運動強度的條件下,加上最后一個放松運動,能夠加快血液流向心臟,消除運動過程中聚集在肌肉內的乳酸等代謝產物,消除長時間伏案學習所帶來的疲勞。相比傳統體育大課間中存在的時間久、效果差、內容舊等問題,八式太極拳“328運動模式”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起到最有針對性的習練功效。
2. 避免場地器材資源短缺,規避體育運動風險
據了解,目前大部分中小學開展的體育大課間活動仍以廣播體操和長跑為主要運動形式,主要存在內容陳舊,場地資源有限,學生運動參與積極性低等問題。有80%的學生表示不喜歡現有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認為每天重復同樣的內容,實在枯燥無味。不少學校有關負責人表明,校方有意向開展具有特色的球類、器械類等運動項目作為體育大課間活動內容,以改善傳統大課間存在問題,然而有礙于需要大量的資金購買體育器材和器械類運動存在一定的運動風險等問題,最后無法進行體育大課間內容與形式的改變。而八式太極拳“328運動模式”能夠有效解決中小學體育大課間所面臨的問題。
3. 明確終身體育鍛煉方法,培養終身體育意識
學校應積極開展宣傳正確的體育鍛煉態度,為學生培養終身體育觀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也為進一步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學習大課間體育鍛煉起到根本性作用。八式太極拳“328運動模式”,是一種簡單易行,科學有效的運動鍛煉模式。中小學體育大課間存在的意義不僅是鼓勵學生在校期間增強體質,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一項具有強身健體、內外兼修、極具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特色的運動項目和運動方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明確終身體育鍛煉方法,才是中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最終目標。而八式太極拳“328運動模式”,與當前這一目標完全契合。
4. 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推筑實現中國夢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引導術、中醫等的完美結合,它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是高層次的人體文化。其含蓄內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云流水的拳術風格使習練者的意、氣、形、神逐漸趨于匯融一體的至高境界,而其對武德修養的要求也使得習練者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提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融洽與和諧。太極拳生長于華夏土壤中,深受我國傳統文化滋養,是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一顆璀璨的明珠,2006年5月,太極拳被中國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小學生作為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主力軍,在繼承與發揚優秀傳統文化中起到強而有力的支撐作用。將八式太極拳“328運動模式”融入中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中,在習練過程中,通過教師對動作語言的引導,潛移默化地將我國傳統文化滲透于學生,這也是時代所賦予“328運動模式”的時代價值。
從總體上來說,八式太極拳“328運動模式”能夠有效地避免場地器材資源短缺,規避體育運動風險、明確終身體育鍛煉方法,培養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推筑實現中國夢,在中小學體育大課間開展八式太極拳“328運動模式”是切實可行的,作為一種突破性的創新性嘗試,八式太極拳“328運動模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為學生服務。
陸韜,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星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