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兩會是本屆人大、政協的最后一次全會,5000余名代表委員帶著全國人民和各界群眾的重托匯聚北京,為走好決勝“十三五”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征程也為交上本屆人大、政協的收官“答卷”,建言立策,貢獻智慧。
兩會匯聚黨心民意,連通國計民生。這一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平臺,把億萬人民的思想認識集中統一到中央對形勢的分析判斷上,把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匯聚到落實“四個全面”戰略部署上。“上下同欲者勝”,萬眾一心、步調一致的中國必將昂首走好2017年這關鍵一步。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邁好關鍵一步,堅定信心、認準方向是前提。當前,盡管面臨下行壓力,而且受到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以及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的影響,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已經逐步穩固,中國經濟穩中求進有著堅實的基礎和支撐。堅定不移地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努力建設一個經濟中高速增長、創新驅動、發展協調、民生普惠、生態改善、文明現代的社會主義中國。這是中國發展的新跨越,也是世界發展的新契機。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邁好關鍵一步,開拓創新、勇于變革是核心。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要靠創新。要以全球視野、國際標準提升科學中心集中度和顯示度,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要突破制約產學研相結合的體制機制瓶頸,讓機構、人才、裝置、資金、項目都充分活躍起來,使科技成果更快推廣應用、轉移轉化。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改革人才培養使用機制,借鑒運用國際通行、靈活有效的辦法,推動人才政策創新突破和細化落實,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
“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做好本屆人大、政協最后一年的每一項工作都十分關鍵,需要勇往直前、闖關奪隘,為攻堅作出貢獻。
2017年,決勝全面小康進入沖刺階段,越是接近目標,就越需付出艱苦努力。一系列改革發展的硬指標、民生保障的硬任務,都在告訴我們,決勝全面小康的新征程并非坦途,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關口要闖,還有“硬骨頭”要啃。隨著改革不斷深化,對各種問題矛盾的深入觸及,必然伴隨利益的深刻調整,不可避免出現這樣那樣的陣痛。必須橫下一條心,不為痛楚所制、不為困頓所惑,打好推進改革的硬仗;必須堅持突出問題導向,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在攻堅克難、攻城拔寨中贏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勝利。要把思想和行動進一步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匯聚到落實“十三五”發展藍圖上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有力的領導下,以投鞭斷流的氣勢、背水一戰的意志努力奮斗,打贏改革攻堅戰,邁向發展新境界。
“眼前有了繁花,不等于手中就有了鮮蜜”,實現宏偉藍圖根本在于落實。邁好關鍵一步,最終還必須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落實。盡責履職,不空談、議實事,用兩會期間的“辛苦指數”換取兩會后群眾的“幸福指數”,這是代表委員回應人民群眾期許的最好方式。兩會各項精神要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斷激發扎實苦干的新力量,不斷增強真抓實干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充分發揮“關鍵少數”的表率作用,全面調動最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讓大家滿懷信心、齊心協力地專心謀事、放心干事。
一張藍圖干到底,擼起袖子,實干興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