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泠
傳統出版行業是否已是明日黃花,眼睜睜見其日漸萎縮?新華文軒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創新路。
在最不可能變革的地方發生變革,在最傳統的土壤開出創新的花朵。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新華文軒先后經歷了多元業務經營、企業改制、連鎖經營、一體化綜合資源管理升級、整合出版資源等變革,鄒健親歷了這一全過程。
“出版發行是非常傳統的行業,出版是內容生產,發行是渠道和分銷,因此這個行業一直有兩個觀點——‘內容為王和‘渠道為王。這兩個觀點十多年前一直存在,這幾年互聯網對內容生產和渠道的沖擊巨大,我們要去適應環境的變化、產品形態的變化、渠道運營方式的變化,消費者購物行為和方式也在發生變化。”鄒健說,經過多年發展,脫胎于新華書店體系的新華文軒公司在經營上形成了教育征訂服務網絡、零售連鎖網絡、中盤網絡、電子商務等為主的多種渠道業態,在管理上形成了包括商品組織、生產組織、物流組織、財務控制等集中的一體化綜合資源管理體系。
傳統的出版產業環境始終為人詬病的幾點包括:出版發行主體分散、區域分割、市場差異大;行業產品種類繁多而離散,導致整個行業在信息、供應和價值協同方面的能力均較弱。
如何利用技術創新在互聯網時代解決這些行業老大難問題?文軒打造了以信息交換標準和信息協同為基礎,出版社、發行單位以及下游客戶在進行業務活動時提供信息分享、業務協同和決策參與的“文軒供應鏈協同平臺”。
這是一個面向整個出版發行行業的第三方供應鏈服務平臺,通過打通各方業務環節、理順業務關系、優化業務流程來實現供應協同,減少環節間重復浪費,提高供應鏈效率;通過合理分配各方價值關系來,使各方統一面向市場,減少各環節間的相互博弈,最大化利用庫存,優化行業的供應鏈價值。
平臺擁有三種協同功能,從信息、供應和價值三個角度出發,全面解決出版發行業供應鏈上存在的問題。服務對象包括出版社、中盤商和發行商、零售商等出版發行業所有的參與者,平臺參與者可以自由開展信息發布、訂單處理、發貨安排、收貨、對帳結算等一系列供應鏈活動。截至到2016年11月底,已完全使用協同平臺進行信息協同的出版單位已經超過了1000家,開通了新品提供/查詢、采購訂單發布、訂單回告、發貨、退貨、退貨回告、庫存查詢、銷售查詢等十余項平臺功能。通過使用文軒供應鏈協同平臺,出版社業務人員的平均商品創建時間縮短了近50%,采購執行的時間減少了33%以上,還能對采購訂單在各環節的處理狀態進行實時的跟蹤監控,使其的企業效益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不拘泥于單一的電子商務形式,新華文軒旗下的自有電商品牌“文軒網”建立起“多渠道、多平臺”的網絡連鎖業務關系。2016年“雙11”文軒網單日銷售突破1.5億碼洋,預計2016全年銷售額將突破20億碼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