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微
摘 要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尤其是企業對人工成本的管理。人工成本是企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人工成本的增加,也就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下面將對我國企業人工成本管理的缺點進行分析,并提出企業優化人工成本的相應對策 。
關鍵詞 企業 人工成本 優化 管理 對策
一、前言
一般來說,對于每個企業而言,為了取得競爭的優勢,成本的控制就起到了關鍵作用,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很多企業都是由于管理不到位導致業績下滑,甚至倒閉破產。在我國企業管理層面中,人工成本管理是重中之重。只有不斷地完善、加強、優化人工成本管理,才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從而使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二、目前企業人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目前企業對于成本的關心只在能量消耗和物資消耗兩個方面,并沒有意識到要控制人工成本,缺乏對人工成本的了解。
第二,企業更看重的是生產量,忽視了對生產人員和人工成本的控制,在企業人工成本管理方面并沒有完整的管理制度,還有就是在企業內部考評時還是按照經濟總量為依據,并沒有考慮到人工成本,忽視了勞動效率。
第三,勞動效率的高低取決于員工的專業素質和技能,現在員工的整體素質雖然在不斷提高,但是在各崗位上的人員編制不到位,做不到定崗定編,導致企業冗員太多,人工成本增加,使企業的經濟效益降低。
三、加強人工成本管理的原則
(一)明確人工成本的控制目標
企業人工成本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隨之增加,當然,控制人工成本并不是要以降低工資增加企業利潤,而是對人員編制的考慮,以此促使企業效益和員工的收入同時增加。控制人工成本,有利于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建立科學性的人工成本統計制度
企業在做好工資總額預算編制工作的同時,逐步完善包括工資、福利在內的人工成本管理制度,不斷加強人工成本分析工作。在做好工資總額預算管理和對企業人工成本狀況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將社會保險、福利等人工成本費用納入預算管理,逐步實現由工資總額預算管理向全口徑人工成本預算管理的轉變,并不斷提高工資總額及人工成本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
(三)制定規范的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方法
企業應該做好人工成本的調查工作,然后對企業人工成本的調研數據進行仔細分析,并整理出具有科學性、規范性的統一企業人工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控制體系;通過制定人工成本的管理方法,企業就能夠及時發現成本管理的問題,并有效地解決問題。
(四)依靠科學進步,提高效益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正確方法和根本途徑是依靠科學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采用現代管理方法,不斷地更新產品技術、加強組織管理、優化企業的生產要素,這樣才能取得高效益并獲得長期發展。
四、企業優化人工成本管理的對策
(一)提高企業對人工成本管理的認識
人工成本的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相對于企業的其他管理而言,人工成本管理幾乎是名實存亡的。因此,提高企業對人工成本管理的認識是非常必要的,要讓企業認識到,人工成本管理是關系到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人工成本直接影響企業的利益,進而影響職工的收入問題,是調節企業利益和職工利益的關鍵點,所以管理者應該科學合理地分配勞動力資源,提高生產率。最后在管理上,人工成本管理關系到對人才的發現,還關系到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工作積極性的提高,更影響到了企業經濟效益和競爭力。
(二)精簡精干,定編定員,控制勞動力的投入
精簡精干,定編定員,合理有效地利用勞動力資源,是企業優化人工成本管理的關鍵,這樣做大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擺脫了企業高成本的問題。現如今,企業在積極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使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同時,還要規范企業的勞動定員管理,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其中定崗定編就是關鍵所在。如果企業多余的員工太多,就會造成勞動力的浪費,企業效益和員工收入都很難得到提高。
在精簡精干、定編定員之前,要做好人員的安排計劃,編制外的人員在調離崗位后,可以組織再上崗培訓,這樣就使其具備了專業素質和工作技能,培訓結束后,在經過專業部門考核合格后,重新安排適合的工作。如果企業有新的項目開展,需要增加員工時,應該先進行內部招聘,把各部門多余的勞動力充分地利用起來。
(三)加強人工成本的比率控制
就目前的形式而言,人工成本的比率控制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就像有的企業收入低,在企業的總收入上,人工費用占據了較高的比例,投資生產、更新設備等方面所占比例卻很低,可以理解為,企業的效益和收入大部分用在了人工費用上,分配的比率明顯不合理,所以要加強人工成本的比率控制。
加強人工成本的比率控制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首先,可以通過對各個部門多種行業的勞動分配率進行分析,建立標準的人工成本比率,加強對人工成本的核算和細化,并建立控制系統,這些可以以勞動分配率、人工費用率、人工成本占總成本比重為依據,來檢查人工成本的比率控制是否合乎標準,這樣才能成為進一步掌握控制人工成本比率的有效措施。
其次,在人工成本比率控制有效果的企業中,可以適當地調整人工成本結構,在保證企業利益的同時,適當增加工資,這樣就可以激勵員工,使員工在工作上更加積極主動,企業的利潤和效益也同向增長,一舉兩得。那么相反,在人工成本比率控制失敗的企業,就要降低人工成本比率,依據勞動分配率、人工費用率、人工成本占總成本比重進行重新調整,企業要通過了解人工成本的支出方向,增強對成本的分析預算來控制工資額,才能保證企業的利益。最后,對于那些利潤很低甚至虧損的企業來說,人工成本控制是非常難的,不僅要減少冗員還要在市場上找生路,尋求高效益產品的同時還要降低能耗和資源的消耗、控制人工成本的比率。因此,加強人工成本的比率控制,不斷完善工資制度和企業的其他管理制度是企業提高效益、保證生產率的重要內容,也是在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使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途徑。
(四)加強人工成本的彈性控制
加強人工成本的彈性控制,并不是降低員工的工資來節約成本,而是保持人工成本和企業產出的經濟效益的比例合理,可以通俗的理解為:人均人工增長的成本要低于人均增加值,人均增長的收入要高于人均人工增長的成本值,這是控制人工成本的關鍵所在。因此,要采用有效的措施加強人工成本的彈性控制,表現的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要對企業人工成本進行彈性的分析,要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提高人工成本管理水平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如果企業的彈性控制有效果,要做總結,繼續加強和完善企業的彈性控制,這也是尋求經濟效益提高和改進管理的根本途徑。企業的彈性控制,說明了企業在對人工成本管理控制上得到了回報,不僅提高了企業效益,增加了員工的收益,還獲得了長期的發展。企業人工成本彈性沒有得到成效,企業就要進行分析,找到失敗的原因,再對這些因素進行修改和完善。有的企業雖然人均人工成本的幅度不斷增加致使企業人員的銷售收入還有人均的成本也都增加,但是這三個的增長幅度卻是高于人均人工成本的幅度,也就是說,在增加人工成本時,企業的經濟效益沒有隨著人工成本的增加而上漲,這就說明,企業在投入生產的時候,一定要熟練地掌握人工成本的彈性控制體系。只有避免人工成本的過高投入,才能降低企業的總成本,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具有競爭優勢,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第二,企業要找到提高經濟效益的正確方法和根本途徑,要依靠科學進步增加科技的使用,以此帶來高利潤的產品,擴大生產,不斷創新;提高高科技技術的同時也要提高勞動者素質,采用現代管理方法;不斷地更新技術,加強組織管理,優化企業的生產要素,才能取得高效益,在加強人工成本的彈性控制、減少能源消耗和資源消耗的同時,還要降低人工的消耗,這樣才能使企業的總成本減少,盡量在減少企業成本投入的前提下,增加企業利潤的同時獲得高生產率。
第三,加強對人工成本的控制,減少勞動力資源的浪費,加強人工的考核、監督和培訓,減少冗員的數量,才能減少人工資源的浪費,減少人工的消耗。
(五)建立健全工資體系,規范人工成本結構的管理
建立健全工資體系,是人工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之一。在企業中,人人都向往較高的工資,希望提高工資待遇水平,所以企業要用工資去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激發動力,提高工作效率。企業應按照勞動力和工作效率制定合理的工資體系,對企業的每個員工公平待遇、按勞分配。人工成本一般包括:工資總額、社會保險費用、福利費用、教育經費、勞動保護費用、住房費用、工會經費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如招聘費用、離職補償金)等。按照國家現行規定,人工成本中,除工資以外的職工福利費用按工資總額的14%提取,職工教育經費按工資總額的1.5%提取。從這點可以看出,在人工成本結構中教育經費的比例少之又少,這并不利于提高勞動者素質和人才的開發,會影響企業的長久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規范人工成本結構的管理制度,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進行適當的調整,這樣才有利于企業的長久發展。
五、結語
隨著現代企業各項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建立,人工成本管理在企業各項管理中起著關鍵的作用。通過上文對人工成本目前存在的問題的分析,以及管理原則和優化人工成本的對策的論述,可以知道,在企業激烈的競爭中,優化人工成本管理,建立與企業競爭力相適應的人工成本預算管理和調控體系是勢在必行的。這樣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科學管理水平,用工資激勵職工可以調動勞動積極性,激發勞動者的競爭意識和創造性。人工成本管理要不斷地優化,才能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變革經營理念,提高競爭優勢和經濟效益,使企業得以長久的生存和不斷的發展。
(作者單位為拓速樂汽車銷售<北京>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國家統計局社會統計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0-2011年)[M].
[2] 盛洪主.現代制度經濟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 勞埃德·拜厄斯,萊斯利·魯.人力資源管理[M].李業昆,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
[4] 于慧君.淺談企業成本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2004(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