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春娟 陳曉燕

【中圖分類號】R9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2-0-01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環境的破壞和空氣的污染,各類疾病的產生率越來越高,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率也隨之升高,雖然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該病的病死率在不斷降低和治愈率不斷提高,但該疾病治療后的后遺癥發生率還是較高,許多患者的預后差導致不能生活自理,其中約70%的患者有肢體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加重社會負擔[1-2]。為探討溶栓合并丹參酮IIA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治療的臨床療效,特選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醫院接受治療的88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醫院接受治療的88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44例,觀察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37-71歲,平均年齡(48.9±6.7)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4.8±1.3)年;對照組男25例,女19例,年齡37-75歲,平均年齡(49.9±6.7)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4.6±1.3)年。兩組在性別、年齡以和病程等方面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丹參酮IIA進行治療,10mg/支的參酮丹IIA取用4支溶于250ml的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每天一次;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合并溶栓進行治療,具體步驟為:術前置入血栓遠端,進行動脈造影,了解血管內部情況,20mg丹參酮IIA溶于10ml生理鹽水中,進行靜脈推注進入血管中;術中和術后對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密切監測,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
1.3 指標觀察
觀察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評分比較,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療效判斷:治愈:神經系統功能基本恢復。顯效:神經系統功能明顯好轉。有效:神經系統稍微好轉。無效:神經系統無好轉或惡化。
1.4 統計分析
將所采集到的數據全部錄入excel表格中,應用SPSS13.0軟件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統計,用(x±s)來表明計量資料的數據,用χ2檢驗表明計數資料,P<0.05時為表明差異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評分明顯的降低,治療前后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評分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愈率為43.18%,對照組為22.73%,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有效率為95.45%,對照組為84.09%,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發病率、病死率、致殘率三類情況產生都非常高的疾病,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有著嚴重威脅的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受到疾病的嚴重影響;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易引發肺炎并發癥,其發生概率達到了2.4%-53.6%,而且該疾病能降低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率和恢復速度[3-4]。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易產生肺部感染,感染后患者治愈時間被大大延長,而且提高了病死率,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了嚴重的安全威脅,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5-6]。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難以治愈的臨床神經科疾病,患者自身在不合理治療情況下,引發肺部感染的概率得到增加,死亡率得到了相應提高。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無任何年齡傾向,發病比較突然,病情變化快和急,一般都是瞬間發病很快就病重;其中青年人發病概率較大,發病時無任何異常,患者突然發病,意識模糊,大腦中動脈主干栓塞使得腦組織缺氧大面積梗死,形成腦水腫,大腦顱內壓上升,各種腦組織損傷,患者昏迷[7-8]。臨床上一般根據患者的病因、病史、臨床表現來診斷患者的疾病情況,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由于血氣不暢,絡脈癖滯,身體虛弱,形成肢體痞廢不用、患側手足冰冷、高語不利、肢乏無力、而色萎黃諸癥因,在治療期間要注意患者的這些癥狀[9-10]。
綜上所述,溶栓合并丹參酮IIA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經損傷,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石景洋,付衛云,毛秉豫,等.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中中藥應用頻次及臨床分析[J].時珍國醫國藥,2013.22(10):2464-2467.
[2] 張賢明,余皓,王莎,等.扶正祛瘀化痰方聯合針灸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49例[J].河南中醫,2015,35(6):1276-1278.
[3] 霍云云,劉華,師雪嬌,薛云娜,張麗麗,等. 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53(10):75-77.
[4] 張隴平,韓小芳,李雅.急診動脈溶栓聯合支架置入治療老年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觀察[J].重慶醫學,2015(23):3264-3266.
[5] 高建梅.早期中醫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急性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35(3):163-165.
[6] 楊云娜,李彤,孫永全,等.Solitaire AB支架機械取栓聯合動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療效觀察[J].安徽醫學,2015(6):669-672.
[7] 王立姝,劉長喜,曹群.局部動脈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效果[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4,26(10):1204-1205.
[8] 劉志紅、奚玲如、陳笑梅.紫外線照射充氧自血回輸療法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脂質代謝的影響[J].中醫學報.2013.28(B12):423.
[9] 劉慶東,彭麗麗,關祥芝.中醫辯證論治聯合溶栓療法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康復效果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11):118-120.
[10] 黃銀輝,李明媚,林友輸,等.發病前使用過抗血小板藥物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療效的影響[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4,36(3):28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