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林
【關鍵詞】 高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特點;優(yōu)勢;應用時機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3—0057—01
在各課程的教學中,多媒體已經(jīng)成了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教學手段,它以自己直觀、生動、有趣的獨特優(yōu)勢成為課堂教學中最受老師和學生歡迎的教學手段。相比傳統(tǒng)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缺少興趣與熱情,多媒體集圖像片、聲音、動畫于一體,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語文教材的相關內容,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他們的高中語文成績。本文就多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特點和優(yōu)勢,從以下兩點進行了分析、總結,和大家分享。
一、多媒體教學的特點
多媒體教學就是指運用機算機的先進技術,借助專為教學研制的多媒體教學軟件,來配合老師課堂教學的一種設備或手段。它不像傳統(tǒng)的那些教學手段與設備,它是借助計算高超的綜合處理技術,把相關的聲音、圖像、文字結合起來,讓學生圖文共賞,并在背景音樂的陶冶下,愉悅地學習。這些效果都是通過多媒體信息系統(tǒng)的處理技術,并通過多媒體的工作原理,把語言、圖像、聲音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然后通過對音頻、視頻信號的轉換、壓縮、解壓等過程,才能被運用在課堂上,有效地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服務。多媒在教學應用中的特點,主要從以下幾點表現(xiàn)出來:(一)多媒體教學將教學內容運用各種方法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比如圖片、聲音、文字,實現(xiàn)了信息呈現(xiàn)形式的多樣化,集成性。(二)多媒體技術還有一個更方便的特點就是交互性,它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便捷地實行人機交互,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人與機器之間適時快捷地交流與配合,從而讓課教學更加生動、有趣;(三)多媒體在我們教學中還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信息組織的大容量和非線性,它可容納非常豐富的教學信息資源,讓老師隨時調動自己需要的教學材料。
二、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多媒體這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大受老師和學生的歡迎。尤其是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聲、圖、文等的優(yōu)勢,更是發(fā)揮了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教學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之所以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是因為它省去了老師在背對著學生在黑板上沒完沒了地書寫的過程,老師只要運用鼠標一點,備課時準備的內容就投影到大屏幕上,大大節(jié)省了上課時間,也增加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時間;二是多媒體不但有聲音、圖像,還能把課本上原本只能用文字表達的東西,用自己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比如,在教《虞美人》這首詞的時候,我首先讓學生聽聽改編成歌曲的《虞美人》——《幾多愁》。學生聽著鄧麗君婉轉、柔美的聲音,一下子就對這首《幾多愁》的歌詞產(chǎn)生了興趣,緊接著,我就給學生說,這首歌的歌詞就是下面我們將要學習的這首叫《虞美人》的詞。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提動起來了,他們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學習這首詞的過程中。(二)課堂信息的增加。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不但使老師的教學手段越來越靈活,而且也讓學生不再覺得課堂教學氛圍的局促、壓抑。通過多媒體教學,大大增加了學生的信息量,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在接收新鮮事物的同時,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三)課堂教學結構得以優(yōu)化。原先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思維也變得死板、傳統(tǒng),缺少創(chuàng)新的思維能力。通過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不但擴大了教學信息量、增加了學生各方面的知識積累,而且在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同時,也提高了我們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時機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永遠是課堂的主體,老師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時一定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不要覺得多媒體有聲、樂、影像的多種效果,就用它來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上有些內容根本不需要多媒體,只需要老師借助教材內容進行講解。比如有時候學生本來在課堂上認真思考、研究解題思路,這個時候學生需要的是靜,可是有些老師為了活躍課堂,就打開媒體,放上輕音樂或者之前講過的一些課件,這個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渙散,他們不知道該看課件還是繼續(xù)根據(jù)自己的思路思考。老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利用多媒體,優(yōu)化課堂結構,激發(fā)學生興趣。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