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英杰
摘要:語文這門學科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材料書寫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等,這些能力都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而初中語文是重要的轉折階段,在學習的過程中作文的學習是比較重要的模塊,可以說是語文學科“半邊天”,對于語文成績高低有著非常直接的影響,而在初中語文的教學當中,對于教師來說最困難的就是語文作文的教學,教師往往要話費大量的時間,但是取得的成績仍然不夠顯著。本文根據當前語文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問題;對策
在我國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學成績的提高關鍵性手段就是深刻領會教育改革的總體要求,結合教學過程實際情況,積極開展教學活動。語文教學當中作文的成績是學生掌握的閱讀、理解、書寫、表達等能力的直接表現,是對這幾方面能力的綜合性考察,需要予以高度的重視,但是目前語文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觀念對作文不夠重視
傳統的教學觀念當中,部分教師更加注重閱讀能力,忽視作文能力,在教材的編制過程,也只在部門年級的課程內容當中加入了作文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理論性較強,缺乏引導教學的過程,不能做到循序漸進,教學采用直接引入,缺乏教學的梯度,而且在實際學習過程學生也沒有足夠的實際案例做支撐,作文技能學習后實際操作訓練的機會較少,課時安排時間也相對少,正是這種教材編寫對作文的忽視,導致教師和學生對作文的重視程度不夠。
(二)教師自身的語文寫作能力不足
部分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僅僅對教材的內容加以研究和思考,對自身的文學素養缺乏足夠的關注,也沒有進行更深層次的培養,在寫作能力、自身素養方面也不見得有很高的水平,所以在平時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和教學時很多時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原因在于當前的語文教師有部分人的學歷有限、能力有限這些問題的存在就給作文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阻礙。
(三)傳統應試教育觀念嚴重
很多教師和學生都認為作文成績的高低是不能通過一時的學習加以提高的,要有較好的學習功底,所以往往不愿意在初中這幾年進行作文專項成績的提高,認為收效甚微,所以把大量時間都花在了其他基礎性的語文訓練上,所以在課堂上,教師都會對于基礎知識進行反復訓練鞏固,而對于作文只進行技巧的傳授,忽視了作文的重要性。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對策
(一)提高對作文的重視度
教師要加強對語文作文的重視程度,消除作文成績難以提高的觀念,對作文的教學要做足準備,時刻補充自身文學知識儲備,提高文學素養,對于優秀的文章要有所研究,研究其產生的過程,如何進行編寫,熟練掌握寫作思路,要給予學生一定時間的作文實踐機會,并做好修改工作,作文的修改也要做好記錄,每次學生的提高都要給予一定的鼓勵,學生存在的問題也要及時發現并指導,引導學生對作文加以足夠的重視。例如:先讓學生用搶答的形式找出校園的美景,教師在黑板上寫出重要的詞組,再引導學生說出景物的特點,以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趁熱打鐵問學生:”你們想不想把它寫下了呢?”這樣學生就能夠胸有成竹的寫作,不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提高了對寫作的重視程度,這就為日后的寫作開了一個好頭。還要實現讀寫結合,每單元閱讀教學都有一個重點,比如八下第一單元每篇閱讀文章都以象征為主要的表達方式,就可以在單元閱讀教學結束后,要求學生運用象征的手法進行寫作訓練。
(二)教師加強自身素養
教師要不斷增加自身文學作品的閱讀量,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閱讀的習慣,而不是以積累為目的,要當成一種生活的狀態,也要在日常閱讀過程中積極學習作文的寫作方法,不斷積累經驗和學習方法,更新自身理論體系,將寫作能力成為自身的固有能力,并在教學的過程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長期的實踐探索,通過積累不斷提高自身寫作能力,在潛移默化的過程掌握寫作技巧,并將積累文學素材作為一種習慣,形成通過教師和自身的提高來學習作文的能力。例如:教師可以構建自己獨特的知識結構,教讀古典文學及古詩,語文教師要對所講的古詩文倒背如流,如:《醉甕亭記》、《岳陽樓記》、《出師表》等不朽的名著,教師如能有感情地面對全班學生背誦流暢,則對學生的感染力是親切的、自然的,比從講解詞句開始授課強百倍;教師還要不斷實現下水作文,在給學生布置作文題目時,老師也要寫,這樣方便指導學生寫作。
(三)打破傳統教學觀念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我國對人才的需要更加關注的是人才的自身能力,而不是成績的高低,在初中這一階段為了提高成績忽視作文能力的提高,對能力的培養有所欠缺,所以要在提高成績的同時多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平時注重基礎訓練的同時也要給予寫作一定的訓練時間,打破傳統作文成績難以提高的觀念,通過技巧引導、寫作訓練,提高寫作能力,積累作文素材,加強寫作的訓練,不斷進行鞏固和訓練。例如:我讓學生寫《早晨》先有意識不把學生帶入自然,坐在教室里寫,學生大多寫不出個名堂來,大多是早晨的景色是迷人的,怎樣的迷人就寫不出來了。然后,我把學生帶到田野,帶到山坡,觀察秋分時節的早晨,從東方天空顏色變化,魚肚白變為紫灰色,變紅,紅霞滿天再到紅日冉冉升起。這樣通過觀察學生再寫,就比前次具體,生動得多了,也更好的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三、總結
初中語文作文的課程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是比較復雜的過程,需要不斷提高和訓練,本文針對語文寫作過程出現的問題提出了本人粗淺的見解,希望能給語文寫作課程帶來切實可行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陳毛美等.中學語文教材教法[M].吉林: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6.
[3]梁中杰.現代基礎寫作[M].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8.
[4]王立根主編.作文智慧[M].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