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新奎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教學效益;情境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3—0087—01
相對于社會對教育的期望和新課標的要求而言,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益還是不盡人意,部分科目教學效益提升非常緩慢,特別是初中語文,在課堂上學生表現都不錯,似乎都了然于胸,但是真正的語文能力和成績卻總是在低谷徘徊,這成為每一個語文教師心頭最大的隱痛。下面就我縣語文課堂教學效益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希望找到準確的提升空間,引起每一位關注或從事教育的有識之士的重視。
調查對象:
為了更加全面客觀地掌握情況,筆者主要選取了我縣五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學校(黨原中學、王村中學、四坡學校、太平中學和張老寺學校)的1200多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隨機談話。
調查統計結果:
1.語文學習和閱讀沒有計劃,隨意性強,應付和完任務現象較嚴重。
2.書寫不規范的人占90%。不知道怎樣學習語文的人占80%,長期傳統守舊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使得大部分學生不知道該怎樣去學習,沒有自己的思維,淪為知識和習慣的接收者和復制者。84%的學生有閱讀障礙,不能堅持閱讀,沒有掌握閱讀方法,不能正確確定文章體裁,不能很快領會文章的中心。
3.我縣初中學生受各種因素影響,85%的人缺乏持久注意力,80.4%的聽力不準;88%的缺乏學習目標;89%的人不能迅速抓住閱讀信息要點;90%的人不會安排作文結構。這都表明我縣初中大部分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差,語文素養和能力非常欠缺,語文課堂教學效益急待提升。
4.語文學習障礙:學習成績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意志品質和學習習慣,還有學習目標、計劃等因素。
結果分析:
初中語文新課標對學生在初中階段通過語文學習必須達到的各項語文能力和素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看到我縣初中大部分學生在語文學習上還存在很大的障礙,聽說讀寫各項能力和人文素養人文情懷距離這些要求都還很遠,這直接導致了語文能力和素養的低下,而語文作為一門集人文性與工具性于一體的學科,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和成長學習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語文素養的缺失必將導致學生人格上的不健全和人文素養情懷的缺失,語文能力的低下將會給學生的整體學習以及終身的學習生活帶來巨大的損失,所以,我們必須立足于現實,認真分析,找準原因,對癥下藥,改變語文教學效益滯后的局面,讓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和語文素養成為滋養學生靈魂的源泉,讓扎實的語文能力陪伴學生終身,不斷學習,完善自我。
由于人文教育的缺失而引發的各種社會惡性事件再次警示了我們教育的缺失,極端功利化的教育怎么能擁有健全的人格呢?所以我們要特別重視基礎教育階段語文學科對學生的人文情懷的培養和健全人格的塑造,重視語文教學,做好語文教學,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良性發展做好鋪墊。
調查對課堂教學的啟示:
1.語文課堂教學必須優化教學目標提高學習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現狀精心設計,優化教學目標,調動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多種活動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語文學科的重要性和語文學習的樂趣,改變功利教育觀念。
2.語文教學必須加強與實踐的聯系,活學活用,培養學生大語文觀念。
語文教學必須改變以往單純的課本講學的方式,在教學中要充分聯系實際,結合瞬息萬變的社會和生活現象學習語文,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和想象分析能力,對學習到的語文知識要活學活用,培養學生語文即生活的大語文觀念,讓語文學習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3.語文教學要繼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方法。
教師只有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并通過自己的努力落實新課標理念及目標,穩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能力,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效益的有力提升。
4.語文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教給他們正確的學習語文的方法,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行有計劃的堅持不懈的語文學習,相信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的語文素質和能力定會有所提高,教學效益也會隨之提升。
5.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身體力行,于潛移默化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并讓這種習慣陪伴學生一生,這不僅關乎著學生語文素養和能力的提高,關乎著語文教學效益的提升,更關乎著我們作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和中華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這對于我們語文教師來說是任重而道遠的。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