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英
【關鍵詞】 幼兒教育;“家園同樂劇場”;運行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3—0089—01
隨著我園市級規劃課題《“家園同樂劇場” 對幼兒親社會行為影響的實踐與研究》的穩步推進,關于“家園同樂劇場”的運行模式的研究,成為我園進一步有效進行幼兒親社會行為影響的有力平臺和必要措施。結合我園“生態”發展理念,本文對家園同樂劇場的運行模式做初步探討。
一、創設平等和諧的家園溝通氛圍
(一)“家園同樂劇場”的運行需要幼兒園更加主動積極地做以引導
從發放到回收的問卷中顯示,園內占50%以上的農村家庭的孩子家庭教育環境寬松,或是教育行為較為隨意,“放養”式程度較大。幼兒的初始教育是孩子的原生家庭,由此可見,開展“親社會行為”的研究,對我園幼兒的需求和意義是重大的。通過“家園同樂劇場”的載體,我們以劇本為隱形教育方式,提供給幼兒“親社會行為”實踐的場景和道具,以達成我們科學保教的目的。
問卷中還可以看出,97%的孩子由媽媽來負責日常生活及與幼兒園溝通,加之幼兒園女教師居絕大多數,反映出今后我們對于孩子行為的引導應注入更多男性特征的因素,如主動、豁達等。
(二)家長支持“家園同樂劇場”活動和參與活動是不同比重的
有效問卷中,100%的家長對于孩子參與活動都是非常支持的,為繼續創新“家園同樂劇場”的演出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家庭支持氛圍。而家長愿意陪同孩子參與活動的只有91%,這體現了家長的個性特點,同時也映射了幼兒成長環境中家長對于孩子主動參與活動的潛在影響。
(三)家長對于“家園同樂劇場”活動的意義是明晰的
本次問卷中,家長對于“幼兒親社會行為”給出的答案有:積極參與游戲、助人為樂、有同情心、謙讓等等,雖然有的家長點出的是親社會態度,但大家都陳述的是對幼兒培養積極的觀點,是正能量的體現,對于今后開展“家園同樂劇場”的演出活動是非常有益的支持力量。
二、明晰劇場運行的園所文化基調
我園建園初即制定了“生態”的文化方向。生態意味著和諧,即我們尊重每個人的個性特質,希望在園的師幼都能呈現盎然向上的生命力,不委屈身心,個性張揚,成全生命!所以我們讓每個人首先成為獨立的個體呈現,有發展的自主性。對待教師,我們合力提供的是有壓力而不壓抑的工作狀態;對待幼兒,依照“千遍原則”實施保教,從而追求全園師幼的心態、姿態、神態全在狀態的“生態”意識,有著發展的愉悅性。
在明晰園所文化要點的基礎上,關于“家園同樂劇場”運行中的劇本編寫、演員選拔、舞臺道具制作、音響攝像等環節的處理,就會顯得分工明確,銜接流暢,且各負責人有很大的自主性與創新性。
三、打造合力協作的教師創作團隊
(一)集思廣益,整體規劃
在童話劇本創作之前,園內教師根據幼兒近階段感興趣的童話故事來篩選劇本素材,要求能貼合時代旋律,貼近幼兒生活,對在園幼兒較忽視的親社會行為有一定的引導和啟示,最后大家以民主決策的方式確定劇本,并對劇本的呈現細節商討規劃,做到人人參與規劃過程,并且人人有分工。
(二)體現自主,分部實施
確定好工作任務后,各部門積極開展工作,每個分工組都有相應的負責人來協調與組織本部門工作的開展,有相對的自主權,能合理呈現每個創作者的思路與創新點,這也契合了我們的“生態”發展理念。
(三)協調溝通,呈現舞臺
各部門在實施過程中,如有不明確或是質疑點的時候,由總導演組織,全體開展商議,大家各抒己見,最終確定支持率較高的思路,呈現舞臺的合力效果。
四、豐富劇場運行的多種活動形式應遵循的原則
(一)正面性原則。統一認識“家園同樂劇場”對幼兒親社會行為的影響,使全體教師有一致的思想認識,能引導全園家長及幼兒積極正面參與劇場活動。
(二)安全性原則。
(三)創新性原則。為使我園的特色能區別于眾,所以要因地制宜、因園制宜,形成本園特色,將劇場運行的各個側面有效整合,并生動展示,而且能不斷創新。
(四)發展性原則。園所各類活動都具有發展性、動態性等特點,“家園同樂劇場”的運行形式應堅持與時俱進,體現活動主題不斷完善的特點。
五、建立家園互通的長效改進方案
為使劇場活動能長期有效開展,應根據劇場演出后的評價結論,建立家園互通的長效改進方案。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