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妙如?王悅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信息化,會計信息化也成為企業管理重要的一部分。會計信息化因其職能和先進性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也給企業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風險,文章淺析了會計信息化對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并提出了企業會計信息化的建議。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企業管理;信息化風險
一、會計信息化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會計信息化能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有關控制、決策、業務規劃等實時、充足的信息,這有賴于會計信息系統擁有的相關職能和會計信息化的先進性,使得會計信息更加及時、可靠,相關性更加強,為企業管理提供了高效的途徑。
(一)會計信息化的職能
會計信息化有各種各樣的職能來適應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大致可以分為預算管理職能、成本管理職能、績效評估職能以及決策支持和長期規劃職能。
1.預算管理的職能
預算管理是企業最重要的管理慣例之一,預算涉及企業全部的經營活動,包括專門決策預算、業務預算和財務預算等。在企業運營中,用會計信息系統來實現預算管理可以讓資金的流向更科學。會計信息化可以進行系統初始設置,預算方案管理、預算編制、預算調整、預算控制、賬表輸出等處理。會計信息化支持企業編制銷售預算、生產預算、采購預算、費用預算、投資預算、籌資預算、預計損益表、預計資產負債表、預計現金流量表。企業可以根據歷年資金的使用狀況來確定本年度資金使用的限額,然后通過會計信息化系統輸出會計信息,制定出企業預算表,來引導資金流選擇在增長性能好的部門中使用。最終通過預算方案的管理,企業選出最佳預算方案,指導企業運營從而保障企業的各個部門能有效使用資金流。
2.成本管理職能
借助會計信息化,企業可以更好地解決成本管理方法的問題,能及時進行生產控制,考核產品成本,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在會計信息系統中可以看到每個作業的完成情況,作業鏈的流轉情況,及時發現無價值、低效率的作業,及時對產品成本進行控制。從產品研發、材料采購、產品生產、工時計算等方面建立一個全面完整的信息系統,幫助企業逐步細化成本責任單元的考核,提升成本管理的質量,優化企業產品結構。
3.績效評估職能
會計信息化的績效評估職能主要體現在能對企業部門績效和職工績效進行考核管理,以此來實現企業對組織和員工的績效目標管理。企業會計信息化改變了傳統的績效考核的方式,使得績效考核更加方便、快捷,同時也極大地減少了考核中的主觀因素的影響,減少了紛繁復雜的統計工作,節約了人力資源,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效率,使得考核更加趨向于公平合理。會計信息系統對績效目標實現程度的評估方式主要有:平衡記分卡、KPI指標控制和360度評估等,這為企業擁有良好的獎懲機制打下了基礎,有利于企業目標的落實和執行。
4.決策支持和長期規劃職能
會計信息系統將企業管理的所有信息集成到一個共享的數據庫中,企業管理者可以根據市場需要,作出及時有效的規劃安排和企業決策。會計信息系統配置實用分析模塊對各財務子系統進行查詢,可以實現初始化設置,自定義報表與外接,部門、項目選擇,分析數據,圖形分析及添加文字,保存分析表與打印輸出等功能。并且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企業能獲取更多的財務報表,更清晰地呈現企業的財務狀況。會計信息系統擁有龐大的數據源,豐富的財務評價指標體系,這些可以使企業管理者了解企業經營管理的狀況與現在存在的問題,弄清企業的優勢與弱點,從而調整決策及發展計劃。
(二)會計信息化的先進性
會計信息系統的出現給企業帶來了諸多便利,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先進性具體又體現為:核算優化性,工作規范性,依據可溯性。
1.核算優化性
企業的會計核算業務都可以在會計信息系統中進行。如圖1,關于企業的固定資產增加或者減少,企業的的采購銷售,成本核算,工資核算等業務都可以采用會計信息系統完成。在會計信息系統中錄入憑證,可以自動生成賬簿和報表,由此優化了企業會計核算的過程,使在人工核算中需要多次用到原始憑證的業務流程得到優化,避免了用人工核算可能出現的計算錯誤,也為企業節約了人力成本。
圖1 會計信息系統核算的內容
2.工作規范性
會計信息系統可以使得企業的會計工作流程更加規范,財務資料更加規范,讓企業的管理更加規范。會計信息系統,本身具有一套標準的流程,會計人員只需要按照每個流程操作即可。會計人員根據手工會計的思路,在會計信息系統上建立賬套、錄入憑證、生成科目匯總表,登記總賬,形成報表。這一系列操作都比較規范,有固定的模式,并且呈現出來的財務資料也更加規范,美觀。
3.數據可溯性
使用會計信息系統,可以實現對數據的追溯,讓企業的財務資料更加可靠。其中報表聯查就是指根據報表上計算出的數據聯查到對應的總賬、明細賬等,可以清晰地對數據的來源進行追溯。在企業財務數據出現差錯的情況下,也可以很快地將數據的來龍去脈理清楚,找到問題所在。并且這樣能更直觀地體現企業業務之間的聯系,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公司運營的狀況,以及經營成果。
二、會計信息化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企業會計信息化在企業運營中也是存在兩面性的,一方面給企業發展帶來了諸多便利,一方面也給企業帶來了多種風險。
(一)內部控制風險
企業會計信息化增加了內部控制的難度。企業實行會計信息化后,原本由多個部門逐步完成的業務,能實現集中在一個部門完成甚至可以一個人集成會計信息系統操作。并且,由于會計信息化的存儲無紙化作業是一種無痕跡操作,當企業的會計信息資料被瀏覽、拷貝、截取、刪除、篡改或者泄露時,是很難發現或者追查的,事后的內部稽核與內部審計控制難以發現必要的線索,內部控制和監督的范圍也更加廣泛了,增加了內部控制的風險。
企業會計信息化可能會導致職責分離執行不到位。在傳統的會計操作中,企業內部會計控制主要是通過設置相互制約的會計崗位、實現相互稽核牽制;在授權批準程序中,授權環節都有相應人員的簽名或印章。但企業會計信息化后,職責非常集中,使得執行人員的串通舞弊現象,使越權操作成為可能。并且企業權限分工的主要形式是口令授權,而口令是存放于計算機系統內的,容易被竊取,加大了出現錯誤和舞弊的風險。
(二)信息存儲風險
在會計信息系統的使用過程中,會計信息的存儲是非常重要的,后期工作的開展主要是依賴于已經存儲的數據。在傳統的會計工作中,會計人員是通過賬簿、報表等紙質文件來保存企業的會計信息,嚴格按照保存要求來做的話,丟失的可能性較小。企業會計信息化之后,企業所有的會計信息都存儲在硬盤、計算機等移動設備中,這樣使會計信息的保存更加便捷,容納信息的能力也更大,但是一旦保存企業會計信息的設備出現了問題,比如出現硬盤故障,無法讀取數據等問題,就會造成會計信息的丟失,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
(三)網絡安全風險
在電子商務時代,企業與網絡的交互非常緊密,企業會計信息化也是依托于網絡的。而網絡的大環境又是復雜的,在這個大環境里面,有許多不可控因素,不確定內容。在這樣的網絡環境下,企業的信息安全易受到威脅。比如一些黑客可能會入侵電腦,盜取企業的信息和數據;各種各樣的網絡病毒,會毀壞或者篡改企業的信息。會計信息系統的網絡安全風險是隱形的,一旦發生,對企業來說就是巨大的損失。
三、企業會計信息化的建議
會計信息化對企業運營的各個方面都有所影響,企業在實行會計信息化的同時,應當避免其風險,發揮其長處,現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重視會計信息化的建設
企業應當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使會計信息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揮更良好的作用。企業可以對會計信息進行生成與披露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將會計信息的交換與利用科學化、集成化。企業在開發財務軟件的時候,可以增強財務軟件的通用性和實用性。企業可以組織員工進行軟件運用,信息保密等方面的培訓。
(二)預防企業會計信息化風險
企業實行會計信息化后,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企業應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一方面,企業應運用并注重數據庫的加密技術與日常維護工作,利用防火墻、路由器等網絡設備和漏洞掃描,入侵檢測等軟件技術以及遠程訪問安全策略等手段,建立系統數據的定期備份制度,明確數據備份的范圍、頻率、方法、責任人、存放地點和有效性檢查等內容。另一方面,企業應明確限制未經授權人員對財務系統直接接觸,建立起相應的操作規程,明確職責以及注意事項,防止會計人員職權混亂的情況。
參考文獻:
[1]邵國春.企業管理與會計信息化關系的探討[J].會計之友,2011(28):104-105.
[2]徐麗群.會計信息化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財會研究,2009 (20):57-59.
[3]康華霈.會計信息化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J].冶金財會,2014(01): 35-36.
(作者單位:北方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