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素煥
【中圖分類號】R82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2-0-0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是一種臨床綜合征,指的是患者在睡眠中出現呼吸暫停的癥狀,同時,體內血氧飽和度出現明顯下降,近年來,隨著對OSAS的研究,發現,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體循環、卒中等是OSAS極易發生的并發癥,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形成了嚴重的威脅[1-2]。為探討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左室舒張功能的超聲心動診斷情況,特選取2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與20名健康體檢者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醫院接受治療的2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作為觀察組,所有患者均符合睡眠呼吸紊亂指數(apnea-hypopneaindex,AHI)的診斷標準[3],選取同期的健康體檢者20名為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男15名,女5名,年齡32-76歲,平均年齡(49.5±2.6)歲;觀察組男18名,女7名,年齡33-75歲,平均年齡(49.8±2.4)歲。觀察組和對照組在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兩組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記錄結果。
設備:選用GEVIVID7DIMENSION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器,探頭的頻率控制在2-4MHz范圍。
方法:兩組受檢者保持左側臥姿,平穩呼吸,進行心電圖檢測,顯示短軸切面、二腔及劍突下切面、胸骨旁長軸、心尖四腔。檢測各項指標并記錄。
1.3 指標觀察:觀察分析比較兩組各項指標檢測情況。各項指標:E、DT、IVRT、S、A、LVDD、LVSD、LVSF、LVEF、LPWT、左房內經。
1.4 統計分析:將研究中所采集到的所有數據全部錄入excel表格中,采用SPSS15.0軟件對研究中采集到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使用(x±s)對數據計量資料來表明,用χ2檢驗來表明計數資料,當P值<0.05時為,表明數據差異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各項指標檢測情況
兩組的E、DT、IVRT指標進行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指標S、A、LVDD、LVSD、LVSF、LVEF、LPWT、左房內經等,兩組相互比較,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左室收縮功能不全常見于舒張功能不全之后,舒張功能不全會引發患者的心臟功能不全,達到了30%-40%,因此,越早對患者的左室舒張功能不全進行診斷,有效延緩患者心衰的程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生存率[4]。
臨床上,對于OSAS與左室舒張功能的具體關聯尚不明確,在對OSAS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發現,OSAS在夜間的血壓會升高,交感神經張力增強,患者會產生左室壓力過重的現象,患者左室長期處理壓力過重,會導致肌漿網鈣-ATP泵的水平明顯降低,受磷蛋白升高
患者的心肌出現松弛性,還會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心肌組織肥厚,心肌僵硬現象,左室舒張壓升高,患者心肌會出現缺血,進一步降低左室的功能,形成惡性循環,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形成嚴重威脅[5]。
綜上所述,根據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左室舒張功能的超聲心動診斷情況進行分析,左室舒張功能下降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存在一定的聯系。
參考文獻
[1] 王志斌,王吳剛,李俊芳,等.斑點追蹤成像評價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左心室功能[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5,18(12):913-916.
[2] 陳玉嵐,張向陽,徐新娟,等.原發性高血壓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其功能改變的危險因素[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5,24(3):280-284.
[3] 朱曉娟,許丹霞,顏嬌燕,等.實時三平面自動功能成像技術評價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左心室功能變化[J].浙江醫學,2014,36(11):952-954.
[4] 郭麗娟,康春松,郝艷紅,等.超聲評價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左心室構型與頸動脈結構和功能的相關性[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4,11(11):26-29.
[5] 姚麗霞,李芳,苑曉曄,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心臟結構及左心室功能的變化[J].山東醫藥,2016,56(33):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