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
【中圖分類號】R76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2--01
腦出血是老年人群中較常見的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甚至是生命均會造成嚴重危害,因此對腦出血患者實施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非常重要[1]。尤其是針對老年腦出血患者,其基礎疾病和合并癥狀等較多,因此對其實施更加完善和有效的護理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中,即分析了對老年腦出血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在日常生活能力和運動功能恢復方面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研究對象為我院在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內收治的老年腦出血患者,數量為80例。男女分別為48例和32例,年齡在60-79歲之間,平均為71.36±6.57歲。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為40例。對照組中男女分別為24例和16例,年齡在60-78歲之間,平均為71.06±6.21歲。觀察組中男女分別為24例和16例,年齡在61-79歲之間,平均為71.89±6.8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方法的護理,在臨床護理時需使用常規的心理護理、并發癥護理、飲食護理等方法對其進行臨床護理。觀察組患者需使用早期康復護理的方法進行護理,在臨床護理時的方法如下:
1.2.1 早期心理護理。首先需對觀察組患者實施早期心理護理,護士在患者入院后即需對其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使用親切和藹的語言和其進行交流,幫助患者了解到當前的護理環境,消除患者的陌生和恐懼心理[2]。另外需要告知患者的當前病情以及治療方法等,讓患者對自身疾病情況有著基本了解,改善其焦慮等消極心理狀態。通過和患者的交流能夠了解到心理問題,護士可根據患者的這些心理問題進行相應的處理,改善其心理狀態,讓患者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和護理。另外有較多的老年腦出血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語言和肢體功能的障礙,這些患者在接受護理時會出現更加嚴重的消極心理狀態,針對這類緩和更是需要進行積極的鼓勵,幫助患者有著較好的戰勝疾病的信心[3]。另外也需要對患者的家屬進行全面的心理護理,消除這些患者家屬的恐懼和焦慮心理等,讓患者的家屬可較好的依從治療和護理,更好的提升護理和治療效果。
1.2.2 早期再出血護理。老年腦出血患者極有可能在臨床治療和護理時出現腦部再出血的情況,針對這類患者需要對其實施再出血的預防性護理。在手術后每隔30min左右即需要一次生命體征的監測,包括對其脈搏、呼吸和血壓的監測,在此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的微泵靜脈注射降壓藥的速度進行合理控制[4]。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患者極有可能會出現便秘等情況,若用力大便則極有可能會出現再出血癥狀,因此護士需要對患者的排便情況進行觀察,若患者大便不常用,需要為其使用開塞露等治療,避免患者用力大便而導致再出血和血壓上升情況的出現,避免導致患者出現再出血癥狀,提升護理安全性。
1.2.3 早期并發癥護理。老年腦出血患者在臨床發病時,其并發癥的出現是較為常見的情況,同時并發癥也會對患者造成非常嚴重的危害。針對這一點,護士需要對患者進行并發癥的預防性護理。首先護士需要及時的對患者的呼吸情況進行分析,通過其呼吸情況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處理,例如每隔2h需對患者進行翻身并幫助其拍背,根據患者的呼吸情況做好氣道濕化的處理,避免出現肺部感染等并發癥。另外需要對患者的瞳孔變化、意識變化等信息進行分析,嚴禁患者出現腦疝等情況。而針對需要使用手術方法治療的患者,需要對其傷口是否出現了紅腫、滲血和滲液等情況進行觀察,至少每隔1d對其進行切口敷料的更換。另外在所有的護理操作中,需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的相關要求對其進行護理,嚴禁出現切口感染情況的出現。
1.2.4 早期身體康復護理?;颊咴谏w征基本穩定后,需要讓其進行早期康復訓練。在訓練的方法上,首先可讓患者進行床上肢體的擺放,并根據患者的病情等信息選擇仰臥位、側臥位等,每隔2h需要對體位進行變換[5]。另外護士和患者家屬可對其進行患側肢體的活動,活動部位一般為肩部、肘部、腕部、膝關節、踝關節等,活動內容也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來進行確定,可選擇坐起、翻身等訓練,也可以讓患者進行橋式運動。同時也可讓患者進行站立位和坐位的平衡訓練,在訓練開始時需要讓護士和患者家屬輔助患者進行,逐步讓患者獨立完成。但在所有的康復訓練中,護士和患者家屬需要隨時陪伴在患者身邊,避免出現跌倒等情況。
1.2.5 早期飲食護理。對于腦出血患者而言,在臨床發病的過程中需要有著良好的身體狀態,通過良好的身體狀態則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得到恢復,也能夠取得更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對患者有著重要意義。但需要注意的是,常規的飲食護理并不能夠較好的讓患者取得身體狀況的提升效果,因此需要對患者實施早期飲食護理,以期讓患者的身體狀況得到較好的改善。本次研究中,需要為患者提供營養豐富、易于消化、低鹽低脂的食物,為了得到較好的食物吸收效果,需要將食物做成流質或是半流質的,例如雞蛋羹、雞湯和牛肉羹等。另外本次研究中的患者為老年患者。對于這類患者而言,在護理中極易會因為便秘等情況造成腦出血,這會對患者造成極為嚴重的危害,也是威脅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針對這一情況的出現,需要為患者提供蔬菜和水果等高纖維食物。而為了讓這些食物能夠得到較好的吸收,也需要將其制作成為蔬菜泥、水果泥或是蔬果汁等食物,避免患者出現便秘等并發癥。而為了讓患者能夠更好的依從飲食護理,護士可以和患者及其家屬交流,了解到患者的飲食習慣,讓食物能夠盡可能的符合患者的口味和飲食習慣,從而提升患者對飲食護理的依從性,明顯提升早期飲食護理的效果。
1.3 療效標準。本次研究中需對兩組患者的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情況進行評價,本次研究中使用Fugl-meyer肢體運動功能評價的方法對其運動功能進行評價。另使用ADL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能力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使用t檢驗和(x±s)對計量資料進行分析,若數據差異顯示為(P<0.05),則表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運動功能評分67.89±9.76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運動功能評分51.68±7.4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3497,P=0.000)。觀察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分8.89±2.54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6.35±1.4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5204,P=0.000)。
3.討論
在老年人群體中,腦出血是較為常見的疾病類型,其概念為非外傷性的腦實質內部血管破裂因其的腦出血,占全部腦卒中的2-3成左右,主要是由于高血壓等腦血管疾病以及吸煙、血管老化、糖尿病和高血脂等疾病引起的[6]。腦出血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傷害極大,由于其特點會導致患者出現運動語言障礙、意識障礙、頭暈頭痛和嘔吐等癥狀,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也會造成較大影響。因此對老年腦出血患者實施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非常重要。本次研究中顯示,對老年腦出血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能夠明顯提升臨床治療和護理效果,有著較高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翠香.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術后神經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5):151-153.
[2] 唐云,凌峰.110例腦出血偏癱患者康復護理干預后運動功能恢復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2,9(36):139-140.
[3] 陳艷,李春利.綜合康復護理干預模式在腦出血偏癱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評價[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