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蓮
【中圖分類號】R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2--01
引言
靜脈輸液、輸血在臨床上多用于糾正人體水電解質及酸堿失調、恢復內環境穩定并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是治療患者的主要措施,也是搶救急危病人的“生命線”。一次性輸液器由滴壺至過濾網總長分為三段[1]。調節器調至哪端的位置上對靜脈穿刺的成功與否有著至關重要的有效。何種情況調至上段、中段、下段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等進行區別。一次性輸液器上的調節器在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中的應用效果較好。現將我院在該方面的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需要進行靜脈穿刺的患者臨床資料,作為觀察組。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1例;患者年齡范圍為19~74歲,平均年齡為(49.21±8.16)歲。隨機抽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需要進行靜脈穿刺的患者臨床資料,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年齡范圍為19~73歲,平均年齡為(49.03±7.38)歲。經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傳統輸液器,護士憑感覺進行穿刺。觀察組患者采取新型輸液器,有調節器。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靜脈穿刺成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靜脈穿刺成功率為97.92%(94/96),對照組靜脈穿刺成功率為79.17%(76/96),觀察組靜脈穿刺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傳統的一次性輸液器,在穿刺細小的血管的時候,回血不明顯,甚至難以看到回血,使得護士在穿刺的時候出現錯誤,造成穿刺失敗[2]。這樣的穿刺方法不僅給患者帶來了痛苦,也降低了護士的工作效率
損傷患者血管。使用新型的一次性輸液器,可以在進行穿刺的時候,穿刺成功看到回血,提高穿刺成功率[3]。
針對不同的群體,穿刺方法也有區別。臨床需要根據不同的患者選擇合適的穿刺方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4-6]。對于新生兒、兒童或年老體弱、休克等病人,在進行靜脈穿刺的時候,把調節器調至上段且關閉,以液體不能從頭皮針尖滴出為宜。對于高血壓、青壯年、男性患者,在進行靜脈穿刺的時候,則要把調節器調至下段且將調節閥門關緊。
一次性輸液器上的調節器對于穿刺成功非常重要,其使用方法比較簡單,護士在進行穿刺的時候只需一人,對于危重、休克等患者以及嬰幼兒穿刺有較好的效果,能夠緩解患者痛苦,保護靜脈,減少靜脈炎、梗死、出血、血管栓塞、感染等情況的發生。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靜脈穿刺成功率為97.92%(94/96),對照組靜脈穿刺成功率為79.17%(76/96),觀察組靜脈穿刺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一次性輸液器上的調節器在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可有效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朱聰, 陳敏, 楊建偉, 等. 護理干預對靜脈輸液質量的臨床影響[J]. 醫院管理論壇, 2015, 9(01): 42-43+21.
[2] 李麗娟, 黃娟, 馮嬌嬌. 兩種外周靜脈穿刺方法在系統性硬化癥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醫藥導報, 2014, 7(02): 132-134.
[3] 雷菊華, 孫云玲, 鄧冰, 等. 輸液時調節器預設高度在患兒頭皮靜脈留置針輸液中的應用[J]. 中國當代醫藥, 2014, 8(13): 155-156.
[4] 蔣應玲, 劉倩, 馮玨, 等. 穴位指針療法在頭靜脈輸液前應用的護理研究[J].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8(06): 1+4.
[5] 羅競平, 焦迎春, 熊艷. 真空負壓穿刺法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頸外靜脈留置針輸液中的應用[J]. 當代護士(中旬刊), 2013, 6(07): 144-145.
[6] 李小梅. 靜脈留置針輸液與普通靜脈輸液在89例兒科應用中的對照觀察[J]. 黑龍江醫藥, 2014, 4(12):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