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賢光
【中圖分類號】TS20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2--01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密集的農業大國,食品的生產和安全是人們最親密接觸的東西。因此食品安全關系到整個國家的生存發展。食品的安全對國民的生存需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也是我國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機構最重視的一個問題。食品安全標準能夠規范、引導食品的生產經營行為,并且能夠保障消費群體的身體健康,對消費者的生命安全給予一定的保證,對維持統一的市場秩序起到較好的效果。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新的標準體制正在完善過程之中,本文通過研究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存在的問題來提出適合我國食品安全體系發展對策,從而達到促進監管體制的不斷完善與提高。
1.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含義
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已經大致形成一套食品衛生以及企業食品衛生標準體系,系統地分為國家和地方標準,該標準對維護消費者利益和規范食品市場起到了重要效用。我國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食品安全標準體系,該體系可以理解為以系統的科學標準原理作為安全生產經營的指導,并且根據風險分析的原則和策略,對食品的生產、加工、流通整個食品鏈中的食品生產全過程各個環節影響食品安全和質量的關鍵要素及其控制所涉及的全部標準,按其內在聯系形成的科學、合理、系統且可行的有機整體[1]。
2.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由國家標準、食品企業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自定的標準等組成。根據我國的目前在這方面的發展來看,我國食品安全標準相對于國際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標準來說是比較落后的,例如拿歐盟的食品安全標準比較分析可以看出,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與歐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說明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不夠全面,而且質量指標偏低。對于一些食品安全標準缺失,比如前幾年出現的奶粉案例問題、我國很多餐飲使用地溝油的檢測標準缺失問題,這些都是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不規范不嚴格而導致的問題。
3.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存在的問題分析
3.1 不完善的監管機制,缺乏相關法律法規
目前因為我國實施的國家與地方兩個方面的食品安全標準的監管體系,因此很多地區還存在地方以及行業的保護主義。而在實際監管工作中也存在管理部門之間權益和義務不明確、信息傳遞不清晰的情況。還有的是我國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非常欠缺,還存在一些法律監管的漏洞。尤其是由各個監管部門制定的大量的食品安全行政法規,在立法過程中缺乏橫向和縱向的溝通商議,條款調整范圍也比較窄并且僅限于本部門職權范圍,基本上是只從本部門的角度出發,沒有辦法覆蓋食品安全的各個方面,導致不能全方位系統化進行食品安全執
法監管。
3.2 不完善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食品安全標準缺乏科學性和民主性,法律地位也不明確,也沒有相應的立法程序。如果出現食品安全標準和法律法規的規章不一致時,也沒有辦法進行明確的裁決標準和程序。另一方面,在農業行政、出入境檢驗檢疫、食品藥品監管等監管部門的食品安全標準制定的機制也是不健全的,容易出現相關部門參與標準和制定工作的程度不相符的情況,導致食品安全的標準不能充分滿足監管工作的需求,不能制定標準去解決監管工作的難點和重點問題。
4.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的解決方法
4.1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和監管機制
在我國,食品安全法律體系已初步形成,但是不能彌補部門立法過程的缺點,法律體系之間存在明顯的沖突和矛盾,現階段應當對現有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以及修改。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存在的操作性不強、以及不明確的監督管理職責的問題是目前要解決的問題。在吸取世界發達國家食品安全監管的經驗,不斷完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質量問題。而食品安全監管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相關人員進行統一規劃指導并且結合實際要求制定。
4.2 國家的食品安全標準應進行完善
在今天,我國經濟科技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優化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是食與食品安全標準國際化接軌有效途徑。對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系統進行整理,可淘汰一些重復沒有實踐意義的指標體系,達到滿足食品安全監管和維護公民健康權益的需要,統一更新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確定對綠色食品、有機、無公害食品的指標,并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食品安全的認證體系[2]。時刻關注國際食品安全的發展動態,從而更好的吸取國際在這方面的先進經驗,去滿足我國食品產業發展要求,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除此之外,也要不斷縮小我國食品安全標準與國際先進食品安全標準國家的距離,最后實現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的統一。
4.3 建立流通領域質量安全檢測制度
建立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制度,在食品調運之前必須進行質量安全檢測,不符合相關強制性標準指標的,不能起運。在食品的運輸過程中必須持有效檢測單位出具的近期質量安全檢驗合格證書,才能進行流通。確保進入流通領域的食品安全質量,是食品在進入市場之前必要措施,同時維護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控制不合格產品運輸,這是對公眾健康的重要保證。
5.結束語
綜合上述,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的建立是立法是最重要的決策,同時也需要堅持科學民主決策的方法。目前,作為食品安全治理的食品安全法在不斷的修訂,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應當進行深入的分析,進一步地推進改革。結合中國目前食品市場的現狀,在完善標準體系的同時也必須加大監管食品生產經營者違法行為,采取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不執行食品安全法規、標準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以經濟、能力、商譽或刑律的處罰,增加食品生產經營者的違法成本,使他們在巨大經濟、法律、社會成本的壓力下克制違法、違規的行為。
參考文獻
[1]張子龍,趙敏,游娟.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J]. 醫學與社會,2013,06(22):62-64.
[2]陳佳維,李保忠. 中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的問題及對策[J]. 食品科學,2014,09(4):33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