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鵬
摘 要: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及網絡信息的多元化,對于小學德育工作的影響不容忽視,特別是現在的小學生利用網絡的機會越來越多,從網絡獲取信息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從網絡獲取信息也越來越便捷,這就需要加強引導,發揮網絡對于小學德育的正面作用,實現小學德育的目標。
關鍵詞:網絡;小學德育;對策
小學德育即學校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貫穿于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和日常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于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等方面的教育之中,各種教育內容和體系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一、小學德育工作的目標和要求
1.小學德育工作的目標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小學階段是少年兒童長身體、長知識的最佳時期,加強小學生德育工作,引導小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行、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質,對學生的成長和素質養成具有終身意義。
2.小學德育工作的內容和要求
小學德育主要是在小學生中開展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內容的社會公德教育和必要的生活常識、淺顯的政治常識以及同小學生有關的法律常識等社會常識教育,著重培養和訓練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
二、網絡的特點
日益發達的互聯網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革新性的變化,其技術本身的發展也日新月異。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互聯網覆蓋面廣;
2.傳播和更新速度快;
3.信息交換具有互動性;
4.信息量大;
5.形式多樣。
三、網絡對小學德育工作的作用和影響
由于網絡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對小學德育工作產生了方方面面的影響,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1.網絡為小學德育提供正面引導的信息和案例
網絡上經常會出現一些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模范、個人成長、助人為樂等方面勵志類的信息,小學生自己有時可以從網絡獲取這方面的知識或訊息,從而為自己確立一種學習的榜樣、范式。學校或教師在開展小學德育的過程中,也可以從網絡上選取一些最新的案例,特別是發生在小學生身邊或小學校園容易發生、小學生容易理解的案例,作為小學德育工作的素材。利用網絡的力量,來達到德育的目的,鞏固和提升德育效果。
2.網絡為開展小學德育工作開辟另一種載體和手段
網絡作為一種信息發布、信息溝通、互動交流的一種工具,也逐漸被學校、教師用來作為開展小學德育工作的載體和手段,通過網絡,比如QQ、QQ群、微信、網站、論壇等途徑,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或者圍繞小學德育開展討論。網絡的便捷性大大提高了小學德育工作的效率和效能,小學生喜聞樂見,愿意參與,德育效果更加明顯。
3.網絡在小學德育中的負面作用
網絡信息的包容性、傳遞的便捷性,也給小學德育工作帶來一些負面作用。
(1)學生沉溺網絡。由于網絡信息的多樣性,小學生可以輕易地從網絡獲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由于小學生本身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弱,使得一些小學生逐漸沉溺于網絡,甚至不能自拔,身心都受到了傷害。
(2)教師依賴網絡。也正是由于網絡信息隨手可得,個別教師習慣于從網絡上尋求靈感,搜集素材,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對網絡的依賴,而忽視了德育工作的靈活性和實踐性,忽視了小學生的個體性和參與性,使德育工作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四、加強小學德育工作的對策
1.正確把握網絡對小學德育工作的作用
網絡自身的特點,決定了網絡信息、網絡技術在小學德育工作的正反兩方面的作用,我們在小學德育工作中,應正確把握網絡的規律,辯證分析其利弊,科學發揮其正面作用。對網絡信息進行及時篩選,找出小學生可能關心的熱點問題,主動進行分析或組織討論,引導小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現象,堅持真善美、反對假惡丑,通過正面的引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品質觀念,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
2.合理利用網絡信息和載體
網絡只是開展小學德育工作的工具,不能過分依賴于網絡,也不能完全脫離于網絡。在開展小學德育工作時,發揮網絡工具的即時性特點,加強師生互動,拓展小學德育工作的渠道。并通過網絡工具,引導小學生合理利用網絡,正確辨析善惡,遇到疑問愿意并且能夠及時與教師溝通,避免陷入誤區。
3.創新小學德育的載體和形式
小學德育的形式應是多樣的,突出實效性、趣味性。比如開展團隊合作的游戲,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救治、自我防范等方面的模擬活動,農作物種植,小動物喂養等,這些小學生愿意參加的社會實踐,對于鞏固和提升小學德育效果,作用不可小覷。
參考文獻:
[1]王文英.新時期中小學生德育工作的特點[J].吉林教育,2016(23):13.
[2]陳惠寧.談談小學德育工作的現狀和對策[J].龍巖學院學報,2006(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