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 婷
(蘭州大學, 甘肅 蘭州 730000)
西部大開發以來,西北地區人民的生活與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東西部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2014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這一文件,文件中明確提出要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設定了到 2025年中國體育運動人口達5億、體育產業產值達5萬億的目標。各大省份都積極抓住這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提升體育產業的發展。甘肅省地處中國西北,雖然在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和體育產業發展上都遠遠落后于東部沿海地區,但并不意味著甘肅省無法在體育文化產業上有所建樹。甘肅省的體育產業應該充分利用這次機遇,并結合其實際情況、利用自身特點和優勢,準確定位支撐點,以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提高經濟社會的發展。
甘肅省基本省情可以概括為:
(1)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匯地帶,是古絲綢之路的黃金路段;地貌復雜多樣,山地、高原、沙漠和戈壁占土地面積的85%。自然條件比較惡劣,生態環境極端脆弱。根據中國科學院地理所趙躍龍先生研究,甘肅是我國極強生態脆弱省份,在全國居倒數第四位(倒數前三依次是青海、西藏和寧夏);其多數地方海拔在1500米到3000米之間,日照充足,日溫差大,冬季寒冷漫長。
(2)大部分地區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300毫米,而蒸發量則在2000多毫米。
(3)甘肅省農村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79%,農業勞動力占總就業人口比重為59%,經濟欠發達。貧困人口比重高,有177萬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和471萬低收入人口,共計648萬人,占總人口的1/4。人口相對較少,民族成份眾多,勞動者素質不高。
甘肅省作為我國西北五省之一,其復雜的地理狀況,決定了它與其他省份在經濟道路上所走的路線會截然不同。近些年來,甘肅省實施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結構調整步伐,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以“一帶一路”為契機,大力開展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綜合性高新石化基地、中藥材加工基地、林牧業基地和旅游大省,充分發揮其在西部大開發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2014、2015、2016年甘肅省國民經濟發展狀況
從表中可知,近幾年來甘肅省經濟呈上升增長趨勢,2016年生產總值首次突破7000億元,且第三產業總值超過第二產業,經濟結構轉變為“三二一”模式,第三產業占全省生產總值的51.55%;第三產業占比較高,這將有利于國民經濟第三產業范疇的體育產業的發展。但就全國范圍看來,2016年甘肅省生產總值僅占全國的0.96%,人均GDP僅27508元,居31個省份倒數第一,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個人消費恩格爾系數較高,居民收入較低,這將對于體育產業的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作用。
甘肅省體育產業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起步較晚,發展緩慢。起初主要以體育彩票業的發展為主,“十二五”規劃提出后,甘肅省體育局制定《甘肅省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甘肅省省級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在競技體育、群眾體育、體育產業等方面苦下功夫,目前已實現全身體育鍛煉人口30%的計劃,體育彩票銷售額達90億元,且連續舉辦蘭州國際馬拉松賽事。并且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將全民健身“三納入”[1]常態化,打造全民健身活動品牌,不斷完善體育產業,加快發展體育用品制造和銷售業[2]。
不足之處在于,一方面甘肅體育產業起步較晚,理念落后,導致結構單一。除體育彩票外,體育制造業、體育旅游休閑產業、體育競技等開發力度不夠,經濟利潤少,導致甘肅省體育經濟產業的市場化程度低,體育的經濟功能和產業功能沒有很好地利用。同時政府部門相關體育產業政策缺失,經營管理執行力度不到位,使得體育產業自身市場商業化運作不起來。近幾年,蘭州國際馬拉松、嘉峪關國際翱翔節、敦煌沙灘排球巡回賽等國際型大賽在組織和宣傳力度方面不夠完善,沒有充分發揮商業化的作用,賽事產業化的效應不強、程度不高。
另一方面甘肅省競技體育方面的專業人員極度匱乏,在上屆全國運動會上僅獲得金牌2枚、銀牌4枚、銅牌1枚,共7枚,團體總分271;而江蘇省金牌就獲得45枚,團體總分2588,同比之下,甘肅省在競技體育方面與東部地區的差距十分大。
甘肅處于“一帶一路”的重要結點地區,自身旅游資源豐富,黃河穿城而過,自然風光、人文歷史遺址和各類民族風情繁多,有“絲綢之路旅游的黃金路段”之稱。因此可以依靠旅游這個亮點,打造獨特的體育旅游產業,從而獲得新的經濟增長點。近幾年來,蘭州市依托獨特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全力打造蘭州國際馬拉松賽;敦煌依托歷史古跡吸引大批游客,同時帶動全國沙灘排球巡回賽的觀賽氛圍。除此之外,還有甘南大草原的涉獵比賽、嘉峪關的翱翔機比賽等,都可以打造特色體育旅游品牌賽事,借勢發展體育產業,從而帶動旅游、服務、交通等行業加快發展,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迅速聚集,實現體育產業與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為確保體育產業的發展,政府需要完善現有的體育產業發展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積極鼓勵、支持和引導民間資本興辦體育產業。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將體育彩票視為體育經濟的主要增長點,同時全面開展休閑體育,娛樂健身體育以及品牌性體育賽事。從過去幾年的居民消費支出中可以看出,人民家庭日常食宿支出占重要比重,而在體育產業開銷上微乎其微,整體上恩格爾系數較高,人民生活質量依然停留在較低的層次。目前,舉國上下倡導全民健身,因此甘肅省更應該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大組織和開展各類體育文化活動的力度,培養大量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發展各類體育協會組織,積極引導群眾開展各種各樣的體育鍛煉,增強健身意識,增加體育消費。
體育基礎設施是開展體育發展的根本保障。目前相對于人們日益增長的健身意識和健身需求量,甘肅省體育場館的數量遠遠不夠,同時體育場館缺乏合理的規劃和經營,盈利機會少。為此要在現有的體育場館的基礎上合理的開發和利用現有資源,盡可能的提高場館資源的使用率,完善和豐富體育場館設備,營造更加舒適全面的運動場所。針對于不同的市縣區,合理的建造體育健身場所,盡可能的滿足各地區的需求,為全民健身做好基本保障。
體育相關專業人才的缺失嚴重影響體育產業的發展。一方面,甘肅省要根據本省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各大體育院校在體育人才培養上的積極作用,專門開設相應的專業和管理方面的課程。另一方面,要加大對體育技術專業運動員的培養,積極引進其他省的專業運動員,同時加強對本土運動員的培養,打造一支強勁有力的體育團隊,為體育運動事業貢獻人才。
總的來看,甘肅省目前體育產業發展還存在相當大的問題,作為第三產業的一部分,這將對甘肅省生產總值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近年來,“西部大開發”與“一帶一路”等國家對西部地區的扶持計劃已經提上日程,這是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甘肅省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機遇,加快體育產業的打造與升級,做好基礎設施的保障,引導人民增強體育健身意識,同時加以政府政策扶持,這樣才能乘上國家經濟發展的快車,大力發展好第三產業,提高省內生產總值與人們生活水平。
把全民健身事業特別是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把全民健身工作經費納入當地財政預算,把全民健身工作納入當地《政府工作報告》[4]。
[1]甘肅省體育局.甘肅省體育局關于印發《甘肅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R].甘體政〔2016〕9[2016-10-17].
[2]陳小麗.甘肅體育產業發展現狀調查研究.甘肅藍皮書文化,B.12.
[3]高瑞.西部地區體育產業競爭力發展現狀與提升策略——以甘肅省為例.生產力研究[J]. 生產力研究, 2016(2).
[4]甘肅省統計局:甘肅統計年鑒(2015)[M].中國統計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