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沖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部,廣西 桂林 541004)
現代足球經過100多年的發展,特別是在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全面型”足球的出現,足球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現代足球運動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對抗越來越強,從而造成運動員損傷的風險明顯增加。這使得不僅會影響球隊整體技戰術水平,影響球隊的表現,還會給運動員帶來身體和心理上的消極影響。如何減少高校足球運動員的運動損傷已成為教練員和研究人員的難題。足球被譽為“世界第一運動”,在大學生中很受歡迎。但是,由于足球對抗性強,易引起各種運動損傷。隨著場館設施的逐漸普及和完善,足球運動日益受到廣大體育愛好者和運動員的青睞,發展形勢迅猛。然而,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存在,運動員受傷現象非常普遍且傷病種類較多,因此探索足球運動損傷的發生原因,對有效預防廣大足球運動員的運動損傷有著重要意義。
在體育活動中,個人或團體因不適當運動或受外力影響,對人體解剖結構上產生一定程度的破壞,此種情況便屬于運動損傷[1]。比如腳趾挫傷、跳躍膝等。且這些運動損傷與學生的運動水平、運動環境以及教學水平存在緊密的聯系。
首先,按損傷組織結構分類,可以將足球教學中的運動損傷分為皮膚擦傷、肌肉損傷、關節以及軟骨的損傷、各部位神經損傷等類型。其次,是按照損傷病程分類,分為急性損傷與慢性損傷兩方面,急性損傷指的是學生上課時因受到外界直接或間接外力作用而致傷,這種損傷問題發生迅速,且病程較短。而慢性損傷則指的是學生在發生急性損傷后,沒有充分重視或因其他原因導致反復發作的損傷問題。再次,是按照開放程度劃分,分為開放性與閉合性損傷兩種類型。開放性損傷指的是學生受到損傷后,其皮膚以及之下黏膜受外力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且裂口、空氣等與人體的體表相通,比如開放性骨折、撕裂傷等。閉合性損傷則指的是學生在受傷后,受傷部位皮膚及周圍黏膜處于完整狀態,不存在明顯的裂口,且體表與外界不相通,比如韌帶拉傷、挫傷等。最后,是按照受傷程度劃分,分為輕度、中度以及重度損傷,其中輕度損傷指的受傷的學生在休息一段時間后依然可以繼續參加體育活動;中度損傷指的是受傷學生無法按計劃參與體育活動,且需要一定治療;重度損傷則指的是學生無法參與體育活動,且需要進行系統的檢查與修養,此種損傷一般需要較長的恢復時間。
足球運動具備較強的競技性,運動期間不可避免的存在猛烈的撞擊與對抗。一般而言,造成損傷主要由兩個方面引起,即內部原因與外部原因,且這兩個因素相互作用[2]。
高校生處于青少年時期,自身的骨骼結構沒有發育完全,對外界的抵抗能力較差,且相較成年人而言,高校生的軟骨也更加脆弱,而激烈的足球比賽需要身體來自各個方面的猛烈沖擊。若對方隊員出現不合理身體沖撞或者受到地面的沖擊時,當沖擊力度超出了身體的承受范圍,則很容易造成高校生產生運動損傷的問題。
一方面是準備活動不足,甚至部分教師在足球運動前,未要求學生進行準備活動,以致學生出現損傷問題。低年級的學生沒有充分了解人體的生理機制,且動作規范性較差,在進行足球授課之前,部分教師利用小場比賽代替準備活動。同時,課下自發比賽的隨意性較大,若運動前沒有做到相應的準備活動,則學生身體各部分功能未得到有效活動,甚至處于安靜狀態,而直接進入激烈的比賽則很容易出現損傷事故問題[3]。另一方面是體力問題,當前多數高校生在學校寄宿,吃住均在學校,相較在家吃住的學生,生活條件較差,且飲食標準較低。部分學生在沒有吃早餐的情況下便開始參加耗能較大的運動,受低血糖、睡眠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在體能方面無法滿足基本的能量需求,大量運動之后便會出現體力透支的狀態,進而極易在足球運動中出現損傷。
受比賽項目不可知性的影響,在雙方僵持或者一方落后的情況下,高校生很容易產生焦躁心理,以致出現惡意犯規的動作。比如在比賽中故意踢人或者猛烈的撞擊對方球員,甚至還會出現跳起或者更為暴力的行為,以致對方發生運動損傷問題。由此,學校還應重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培養工作,使其養成良好的道德觀念。
一方面是氣候因素,受季節、溫度、光線以及風速等自然條件的影響,運動者的狀態也會發生明顯變化。比如在高溫、悶熱以及強光照射的條件下,學生會因為中暑、噪音等問題,以致注意力分散,從而發生損傷問題。而天氣寒冷時,由于肌肉存在粘滯性,若學生沒有做好準備工作便開始運動也很容易發生損傷問題。另一方面是場地因素,當前部分高校的運動場地條件較差,存在凹凸不平、無草皮等問題,學生在奔跑期間完成踢球或者鏟球動作時,極易出現摔跤與扭傷問題,增大了損傷的發生幾率。因場地因素引發的損傷問題也十分嚴重,占據較大比例,學校應引起高度重視[4]。
在進行教學之前,學生沒有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比如沒有掌握科學合理的教學組織規則,未做到循序漸進,只是急功近利的完成所學動作,忽視了基本的練習與準備工作,以致運動時出現損傷。對此,在足球教學期間,教師應實行科學的教學方法,并根據學生的年齡、身體狀況、性別等因素針對性的制定運動方法,做到循序漸進。
當前學生沒有足夠關系愛護受傷的隊員及學生,延長了恢復時間,也為足球教學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同時,教學場地的教學器具及設施的安全性也較低,且事后醫療措施也安排不合理,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高校足球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遵循循序漸進教學原則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教學活動,比如課上應遵照具體的技術,并根據學生身體差異實行差別化的對待,進行因人而異的教學活動。同時,在足球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充分認識學生年齡、性別、心理以及身體等各方面因素,了解即便是相同的年齡、相同的性別,在具體授課期間也會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具體足球課堂上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且不可急功近利。
在足球授課期間,學校應加強醫務監督力度,提升治療水平。在學生的上課的課堂處可以設置專門的醫務監督工作平臺,將醫療風險降至最低。同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足球教師還應通過各種方法觀察學生在課上受到不同負荷力時,身體所產生的反應。當學生感覺負荷力較大時,教師應立即進行調節,降低練習強度,減少具體的練習次數,或者一定程度上降低練習難度與強度。同時,在足球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旦發現某項練習或者教學內容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則應及時采取積極有效的調整措施,以有效避免損傷問題。除此之外,學校還應強化學生的預防意識,并充分認識運動損傷的規律與特點,當出現運動損傷問題后,應及時告知教師,并積極就醫,以免耽誤最佳的治療時間。
休息不好或者課上缺乏實際的足球訓練經驗會使得學生的身體精神狀況欠佳,甚至在練習過程中產生情緒急躁、過分緊張以及猶豫不決等心理問題,以致很容易在課堂上出現損傷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在足球教學過程中,除了應對學生講解醫學方面的預防措施外,還應做好學生的心理干預工作,聘請專業人員進行針對性指導。除此之外,學校還應重視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提高肌肉力量及韌帶的柔韌性,從而為此后的足球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有效預防損傷問題的發生。
當前多數高校上足球課的場地條件較差,存在凹凸不平地質較硬等問題,且部分學校的場地還存在雜物,這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足球課上學生受到損傷的幾率,對學生的身體產生了較大的不利影響。同時,部分運動器械的安裝工作也不到位,缺乏牢固性,且沒有進行專業的維護與保護,以致學生在上課期間極易發生損傷問題,由此,學校應引起高度重視,改善場地條件,并定期維護器械設施,為學生提供安全的訓練環境。除此之外,在足球授課期間,學校還應注意氣候環境的影響,夏天過高的氣溫以及潮濕的天氣會使學生流汗,進而出現大量失水問題,此種情況下,學生很容易身體疲憊,甚至還會中暑,以致訓練時出現損傷。此時教師應合理安排訓練時間,為學生留出足夠休息時間,并及時為學生提供飲水。而在氣候寒冷的冬季,由于氣溫較低,學生在上足球課時很容易發生凍傷問題,也會因肌肉僵硬而發生損傷事故。此時教師應提醒學生保暖,并延長熱身時間,以有效避免損傷問題的發生。
在高校足球教學及訓練過程中,教師應重點強調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性,并在分析運動損傷特點的基礎上,分析損傷的原因及類型,提升學生對損傷的認識程度。同時,在課余時間,學校也應強化安全教育工作,認真觀察預防為主的授課方針,發揚良好的體育道德精神,從而避免運動損傷問題。
[1]米若萱.新鄉市高校足球隊員運動損傷流行病學調查及其預防研究[D].吉首大學,2016(6).
[2]曹憲民.紹興市高高校生課外體育鍛煉損傷情況調查與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1).
[3]鄭袖.高校足球教學訓練中的損傷及預防[J].體育世界(下旬刊),2013(4).
[4]陳發棟,鄭浪浪.中小學校園足球教學與訓練中運動損傷的預防[J].運動,2017(2).
[5]姚源茁,遠航,劉波.對高校體育課堂中運動損傷問題的研究[J].體育世界(下旬刊),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