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云 莫再美
(廣西民族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
廣場舞以豐富的表演內容配以熱情歡快的音樂,是集表演與娛樂性為一體,以集體表演為主的一種舞蹈形式。近年來,中國社會經濟迅速的發展,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保障以后,進而開始追求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全民健身計劃》的提出以及體育事業的發展等,使得人們的健身意識、健身需求越來越強。健康成為人們衡量幸福指數的一個重要指標,人們在閑暇時間越來越多的選擇通過健身來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1]。廣場文化已經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出現,廣場舞作為廣場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愈來愈多的受到大眾的關注。廣場舞的健體、健心、健腦、健美作用符合了人們的需求,為廣大群眾所接受和喜愛。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對民眾體育文化的發展建設十分的重視。尤其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今,黨和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在縣、市級城市進行了體育文化廣場建設。廣場舞因其特殊的藝術性,逐漸成為了人們娛樂健身的城市舞蹈和時尚健身方式,在娛樂身心的過程中對身體起到了非常有效的鍛煉效果。現在無論我們身在全國哪座城市,無論在早晨和夜晚,都不難看到人們參加廣場舞鍛煉的身影。廣場舞已經成為城市文化建設和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現在的廣場舞已然活躍在祖國的各個民族地區,成為各民族地區城市和鄉村生活的亮點和風景線。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以及現代社會的發展,外來文化的涌入也增加了廣場舞新的內容和時尚元素。
綜上所述,現在的廣場舞融入了各種舞蹈風格、意識和形式,同時也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廣場健身文化。隨著人們健身意識的提高,廣場舞健身活動的廣泛開展及其突出的健身效果,廣場舞正越來越多的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注。廣場舞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廣場舞的場地劃分,專業的指導人員少,音樂擾民等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廣場舞的發展[2]。本研究通過對咸寧市咸安區廣場舞的開展現狀進行較為全面的調查分析,進而了解咸安區廣場舞的開展現狀,并在此基礎上,針對相關問題,提出有利于咸寧市咸安區廣場舞發展的幾點意見,呼吁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廣場舞的組織管理,使咸寧市咸安區的廣場舞更加的規范和專業,希望這些意見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對咸寧市咸安區廣場舞的推廣和廣泛開展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意義,最終促進咸寧市咸安區廣場舞的發展和人們健康水平的提高。
1.1.1 參加廣場舞人員的性別比例情況根據表1中的數據顯示,咸寧市咸安區參加廣場舞的被調查人群中有85.8%的是女性,占大多數,而被調查總人數的14.2%為男性占少數。顯然咸寧市咸安區參加廣場舞的女性多于男性。這和廣場舞多以扇子舞、秧歌、健美操等內容為主有關。一些男性認為這些舞蹈內容比較偏女性化,所以參加廣場舞的人群以女性為主,但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改觀,男性也在逐漸增多。

表1 參加廣場舞的人員性別比例情況(N=183)
1.1.2 參加廣場舞人員的年齡結構情況

表2 參加廣場舞的人員年齡結構情況(N=183)
表 2中年齡段是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提出年齡分段劃分的:44 歲以下為青年人,45 歲至 59 歲為中年人,60 歲至 74 歲為年輕老年人,75 歲至 89 歲為老年人,90 歲以上為長壽[3]。將參加廣場舞參與者的年齡結構分成了五段。從表2可以看出咸寧市咸安區參加廣場舞的人員多在30到74歲之間,占總人數的92.4%;45—59歲之間的人數最多,占被調查人數的39.9%;29歲以下和74歲以上的人員僅占被調查人數的 7.6%。以上數據表明,咸寧市咸安區參加廣場舞的人員中以中、老年人群居多。中、老年人群生活、收入穩定,平時空閑時間比較多,同時對健康的需求大,再者廣場舞的動作特點比較適合中、老年人進行鍛煉,這就造成參加廣場舞的人群多是中、老年人的現象。
1.1.3 參加廣場舞人員的職業情況

表3 參加廣場舞的人員職業情況(N=183)
通過表3中的數據可以看出,被調查的參加廣場舞的人中有64人是單位職工,占被調查人數的35%;18人的職業是農民,占總人數的9.8%;有27人的職業是教育工作者,占被調查人數的14.8%;59人職業是離退休職工,占被調查人數的32.2%;其他職業的占被調查人數的8.2%。以上數據表明,單位職工、教育工作者和離退休人員是廣場舞鍛煉的主要人群,單位職工和教育工作者工作時間固定,他們的鍛煉時間比較穩定。離退休職工的空閑時間多,為了鍛煉身體和娛樂,而且由于廣場舞運動量合適,所以很多離退休職工選擇廣場舞鍛煉。而農民和其他職業者的工作時間不固定,體育鍛煉意識相對較低,這就造成了這部分人群參加廣場舞鍛煉的人數相對較少。
1.1.4 參加廣場舞人員的動機情況
根據表4中的數據我們不難看出,被調查的廣場舞鍛煉者中在參加廣場舞鍛煉的動機中選擇強身健體、興趣愛好、和休閑娛樂,分別占被調查人數的97.3%、60.1%、54.1%,排在前三位,保持體形、打發時間各占被調查人數的42.6%和33.9%。這表明,人們在滿足衣食住行基本生活條件下,開始更多的關注生活的品質和質量,健康已然成為如今人們衡量生活幸福度的一個重要指標,擁有健康的身體成為人們不斷追求的目標。物質生活得到保障以后人們對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興趣愛好、休閑娛樂成為人們參加廣場舞鍛煉的兩個重要因素。
2.2.1 參與者的鍛煉時長情況

表5 參與者的鍛煉時長情況(N=183)
根據表5中數據顯示,有10人每天參加廣場舞鍛煉時間在30分鐘以下,占被調查人數的5.5%;有84人每天參加廣場舞鍛煉時間在30—60分鐘,占被調查人數的45.9%;有63人每天參加廣場舞鍛煉時間在61—90分鐘,占被調查人數的34.4%;有26人每天參加廣場舞鍛煉時間在90分鐘以上,占被調查人數的14.2%。這表明,被調查者中每天參加廣場舞鍛煉時間在30—60分鐘的人數最多,占被調查總人數一半,參加廣場舞鍛煉30分鐘以上的占被調查總人數的94.5%。這是由于廣場舞風格特點適合大眾練習,同時它是一項有氧運動,運動強度不大,有利于人們體質和心肺功能的改善,有良好的健身效果。人數多、鍛煉氛圍好,大家共同努力互相鼓勵也是一方面原因。
2.2.2 參與者的鍛煉時段情況

表6 參與者的鍛煉的時段情況(N=183)
根據表6中數據顯示,被調查者中早上參加廣場舞鍛煉的人數有 57人,占被調查人數的31.1%;晚上參加廣場舞鍛煉的人數有112人,占被調查人數的61.2%;其他時段占被調查人數的 7.7%。這表明被調查者參加廣場舞鍛煉的時間多集中在晚上,其次早晨。大多數被調查者選擇在晚上參加廣場舞的鍛煉,究其原因,主要是晚上空閑時間較多,大家工作一天結束后選擇出去活動筋骨,鍛煉身體。其次,很多人白天要工作,同時照顧小孩上學比較忙。早晨參加廣場舞鍛煉的多為老年人,該人群注重時間作息,養成早起習慣,再者早晨空氣清新,參加鍛煉又能增加食欲也是該人群選擇早上鍛煉的原因之一。
2.2.3 參與者每周鍛煉頻率情況
根據表7數據顯示,被調查者中每周參加三次以下的有22人,占被調查人數的12%;每周參加3-5次廣場舞鍛煉的54,人占被調查人數的29.5%;每周參加廣場舞鍛煉在五次以上的107人,占被調查人數的58.5%。這表明,咸寧市咸安區每周參加廣場舞鍛煉在五次以上的人在一半以上,咸安區廣場舞開展的好,群眾參與程度高,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習慣。
2.2.4 參與者的鍛煉年限情況

表8 參與者的鍛煉年限情況(N=183)

表4 參加廣場舞的人員的動機情況(N=183)

表7 參與者每周鍛煉頻率情況(N=183)
根據表 8數據顯示,參加廣場舞鍛煉在一年以內的有61人,占被調查人數的33.3%;參加廣場舞鍛煉在1—2年的有77有61人,占被調查人數的42.1%;參加廣場舞鍛煉在3-4年的有26人,占被調查人數的14.2%;參加廣場舞鍛煉在四年以上的有19人,占被調查人數的10.4%,這表明近兩年廣場舞在咸寧市咸安區廣泛開展,并且開展的非常好。
2.3.1 參加廣場舞的組織情況

表9 參加廣場舞的組織情況(N=183)
根據表9數據顯示,被調查的廣場舞鍛煉者中家人帶入的有11人,占被調查人數的6%;自己加入的有70人,占被調查人數的38.3%;社區組織的有9人,占被調查人數的4.9%;單位組織的有6人,占被調查人數的 3.3%;朋友帶動的有87人,占被調查人數的47.5%。這種情況表明,咸寧市咸安區的廣場舞鍛煉者中自己加入、朋友帶動的較多,社區、單位在廣場舞活動組織中作用顯得不足。
2.3.2 參加廣場舞的場地情況

表10 參加廣場舞的場地情況(N=183)
根據表10數據顯示,被調查的廣場舞鍛煉者選擇在公園跳的有 85人,占被調查人數的46.4%;選擇在廣場跳的有44人,占被調查人數的24%;選擇在街邊空地跳的32人,占被調查人數的 17.5%;在小區空地跳的 19人,占被調查人數的10.4%;在其他場地跳的有3人占被調查人數的1.6%。這表明咸寧市咸安區廣場舞的開展都是自發組織的,規模、形式都比較簡單,場地比較隨意且限制性小,公園、廣場、街邊空地、小區空地等都可以。根據數據大多數人選擇在公園進行廣場舞的鍛煉,這和公園環境好,人多氛圍好有關,也和地方大而且不會直接影響別人休息有關。
2.3.3 參加廣場舞的指導人員情況
專業的技術人員指導有助于人們更規范、更健康的進行鍛煉。本研究通過訪談一些廣場舞的指導人員和廣場舞鍛煉人員,了解到咸寧市咸安區廣場舞的指導老師專業程度不夠,很多指導人員是通過跟別的廣場舞群體跳、看視頻自學然后再教其他隊員學習,或者直接由長期鍛煉者帶隊,缺乏技術專業性會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礙鍛煉群眾的積極性。
3.1.1 咸寧市咸安區廣場舞鍛煉人員主要是中、老年女性,人員構成多是單位職員和離退休人員,年齡在45至59歲的居多,參與動機主要是強身健體、休閑娛樂、興趣愛好。3.1.2 咸寧市咸安區廣場舞的鍛煉者每次鍛煉時間多為半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之間,大多數人會選擇在晚上進行,每周廣場舞鍛煉在五次以上的人數居多,近兩年發展較快,開展較好。
3.1.3 咸寧市咸安區的廣場舞鍛煉者中自己加入、朋友帶動的居多,社區、單位在廣場舞活動組織中顯得不足;大多數人選擇在公園進行廣場舞的鍛煉,這和公園環境好,人多氛圍好等因素有關;廣場舞指導人員專業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3.2.1 加大宣傳力度,使人們對廣場舞鍛煉有正確的認識,明白廣場舞鍛煉的健身價值,吸引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的人加入到鍛煉隊伍中來,進一步促進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3.2.2 有關部門應該大力發展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利用體育場館和學校操場,統籌協調廣場舞場地的利用,使閑置場地得到充分利用。
3.2.3 有關部門應定期組織培訓專業廣場舞指導人員,保證廣場舞指導員的專業性,使得廣場舞在咸寧市咸安區更好的開展。
[1]蘭燕.廣場舞的類型及其文化功能[J].福建藝術,2011,05:60.
[2]楊潞然.廣場舞的社會價值及存在的問題[J].長治學院學報,2014,05:74-76.
[3]牟頂紅.廣場健身舞研究現狀綜述與趨勢展望[J].科技風,2010,24: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