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的專業發展指的是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在專業精神、理論、知識和技能等方面不斷提高與完善的過程,是教師們專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保證,關系到教師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各個院校教學改革的成敗。然而,我國職業院校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現狀不容樂觀,一方面體現在教師自身缺乏專業發展的意識、動機和規劃,另一方面則體現在我國職業院校缺乏針對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指導理論、扶持政策和平臺。因此,文章立足于我國職業院校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現狀,分析了教師專業發展內涵及必要性,提出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可以通過開展終身學習、科研及教學實踐等途徑,不斷促進自身專業的可持續性成長,旨在提高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可行性途徑
作者簡介:韋莉萍(1975-),女,廣西扶綏人,桂林旅游學院大學外語部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7)05-0010-04
近年來,隨著英語教學改革在我國的深入發展,職業院校英語教學在理念、內容和方法不斷進行更新,這對于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師來說既是新的機遇,也是新的挑戰。經濟的全球化和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促使英語成為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重要工具,英語能力的培養因此成為職業院校的主要教學目的之一。而英語教師作為職業院校英語課程的實施者和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者,他們的專業素質和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這關系到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以及英語教學改革的成敗。因此,作為提高職業院校英語教師素質和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顯得尤為重要,是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研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課題。
然而,從我國目前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來看,情況并不容樂觀。原因主要在以下兩方面:首先是內因。在外語教學中,教師的個人認知、品德、人際關系及動機等都會影響到自身的專業發展。其中,認知和動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但是,不少職業院校英語教師的自身專業發展動機不夠強,缺乏對專業發展的正確認識,認為職業院校的英語不如本科英語重要,更無法與其他專業相提并論,這導致他們對自身專業發展重視不夠。除此以外,部分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師缺乏系統長遠的專業發展規劃,這不僅體現在中青年教師身上,還體現在一些擁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身上,他們認為經過多年的英語課堂實踐教學,積累了豐富的英語教學經驗,對付英語水平整體不高的職業院校學生來說綽綽有余,容易出現驕傲自滿或職業倦怠的心理,失去自身專業發展的動力和可能。其次是外因。在外語教學中,研究學者們普遍認為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政策、制度和教學環境等。目前,我國職業院校英語教師缺乏的是有針對性的專業發展指導理論、扶持政策和平臺,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職業院校英語教學及科研開展[1]。國內對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理論的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還處于起步階段,主要基礎與理論假設,缺乏有針對性的理論與實際操作的研究,尤其是與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相關的研究。另一方面,很多職業院校雖然也打出大力發展英語師資的口號,但是在落實過程中卻因為缺乏有力的政策和平臺支持,導致不少培訓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這明顯不利于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的開展以及我國復合型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的良好實現。因此,要想有效促進我國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的發展,教師的專業發展應該成為改革中的重要內容和急需解決的問題。筆者首先立足于我國職業院校教學中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闡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及必要性,進一步提出我國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行性途徑,旨在提高他們的專業發展能力,從而促進我國職業院校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以及英語教學改革的發展。
一、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及必要性
(一)內涵
專業發展在廣義上指的是一個人職業角色的提升。具體來說,教師的專業發展指的是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在專業精神、專業理論、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方面提高與完善的過程。教師專業發展這一概念最初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不同層次的教育教學研究領域當中,學者們根據研究重點分別提出“教師教育(Teachers Education)”“教師培訓(Teachers Training)”和“師資發展(Staff development”)等概念,但研究方向基本上一致。外語教師專業發展最早源于外語師資培訓(teacher training)和師資教育(teacher education)這兩個概念,于上世紀90年代在我國英語教學中成為重要的課題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賈愛武認為,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是指在教師專業發展背景下,英語教師在教師教育機制中的一個不斷學習、反思、發展和成長的動態過程[2]。
(二)必要性
1.外語教育的需要。正如其他職業一樣,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在入職前后都需要進行專門的、持續性的專業發展學習過程。然而,英語教學是一項非常復雜的活動,并非任何精通英語或獲得相關教育學歷學位就能夠勝任英語工作。因此,職業院校英語教師不僅需要職前崗位培訓,還需要在本職教學工作中不斷地接受培訓和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發展能力。職前教育和在職發展一脈相承,職前英語教師教育是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長征路程的基礎階段,入職后的教育學習是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延伸階段,是他們專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保證。
2.外語教育發展的需要。Knapp指出,專業發展是提高教學的關鍵環節。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教師個體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和提供專業能力的過程[3]。在我國,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由于受教學條件和教學環境的限制,大部分學生進行英語學習主要依賴于課堂教學,因此,教師在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實施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英語師資的專業素養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英語教學的質量。
3.外語教師專業化運動的需要。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個體間具有差異性,體現在性格特點、認知風格、教育背景、入職資格、教學環境、科研經歷等方面。例如,有的英語教師擁有豐富的出國學習或進修的經歷,有的英語教師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有的英語教師屬于“雙師型”。可以說,這些英語教師們都具有各自的優缺點,自身的專業發展學習能夠最大化地促使他們在教學工作和研究中發揮自己的優點,并努力用其他方式來彌補自己的缺點。也就是說,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興趣、需要和環境等來確定專業發展學習的目標、內容、方法,充分發揮英語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性,良好地展現獨特的個人教學魅力和風格,成為深受學生歡迎的教育者,獲得更高的個人成就感。
4.外語教育改革的需要。英語教師是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主要承擔者和改革的實踐者,他們的專業發展能力直接影響到職業院校英語教育事業以及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目標。另一方面,雖然近年來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在數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總體來說職業院校英語師資隊伍的質量仍不盡人意,主要體現在教師缺乏自我反思、自我觀察和自我評估的能力。然而,隨著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這不僅要求英語教師具備寬廣的專業知識背景、全面的教學技能,還要具備較強的專業適應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這一切都離不開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可以說教師專業發展是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改革成敗的關鍵,應該成為英語教學改革和研究的重點。因此,探索促進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行性途徑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提升我國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能力的可行性途徑
目前,影響我國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既有內在的因素如教師的知識結構、理念和學習策略等,也有外在的因素如學校的教學評教體系、培訓政策、體系和途徑等。吳一安認為,促成優秀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有多種,可歸納為內因和外因,內因起決定性作用,和外因互動共同促成外語教師的專業發展。個人因素被視為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關鍵[4]。因此,本文從自我發展的角度探討一些有效促進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行性途徑。
(一)終身學習
職業院校英語教師的終身學習意識、觀念和行為是其專業發展的重要保障。這是因為教師是一份不斷學習的職業,要求教師們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念以及在職業生涯中實施終身學習的行為。在“知識大爆炸”的新世紀里,教學領域內不同學科的相互交融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要求教師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和知識結構。對于廣大職業院校英語教師來說,要想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僅要吸收廣泛的科學、文化、地理、歷史和科技等多方面的背景知識,還要進行所教班級專業相關的知識和英語教學理論學習。從網絡、電視、書籍、報刊等獲取的信息都是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廣泛知識面的來源,經過日積月累的沉淀成為他們深厚的知識和文化底蘊,這些信息會讓英語教學大放異彩,更為吸引學生。教師的自主學習也會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樹立良好的榜樣,可以分享給學生更多的學習經驗,增進師生的感情,最終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對于職業院校英語教師來說,專業知識的獲取渠道也是眾多的,可以有效利用國內外的一些知名英文網站或雜志,例如貼近大學生生活、學習氣息的《21世紀英文報》、《英語沙龍》等,或者信息大、速度更新很快的《中國日報》(英文版),或者具有國際特色的BBC、VOA等。除此之外,現在網上盛行的學習軟件、手機APP等都是自主學習的好方式。在學生眼里,職業院校英語老師不僅應該具有標準的語音語調、豐富的詞匯量、深厚的中英文化功底以及寬廣的知識面,而且還應該具備良好的教學技能,授課生動活潑、形式多樣,能夠與時俱,走在我國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前沿。對于教學理論知識的獲取,我國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選取一些經典或時新的國內外英語教育理論書籍進行閱讀學習,定期閱讀中國知網、知名英語教育博客或者是國外有關ESL和EFL的最新教學論文,做到既要了解國外關于英語教學的先進理論,又要了解適合我國國情的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理論。除此之外,職業院校英語教師還應該保持開放的態度,通過觀摩課、研討課等增加同行間的合作學習,進行信息交流以及共同分享英語教學經驗,共同提高,共同進步,或者謙虛誠懇地向英語教學專家學者學習,不斷接受先進英語教學理論、技術、方法和經驗等方面的專業引領[5]。
(二)教學科研
科研意識和科研實踐是促進教師專業自我發展的重要途徑。職業院校英語教師除了要樹立良好的英語教學科研意識、更新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學習相關的英語教學理論之外,還必須對這些理論知識付諸教學研究和實踐。從目前相關的研究理論和具體實踐來看,校本教研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6]。校本教研能夠讓職業院校英語教師成為研究主體,使他們根據本校目前的英語教學現狀,依托學校自身的各種資源優勢,以研究者的身份出現于英語課堂教學中,用研究者的思維來思考和分析英語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出可行性的解決方案并付諸實施,不斷檢驗和反省研究成果,最終對教師、學生和學校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簡而言之,職業院校英語教師的行動研究就是在英語教學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例如,職業院校學生雖然已有多年的英語學習經歷,但是不會說、不愿說英語的課堂現象仍然很普遍,教師應該如何在課堂上創設讓學生聽英語、說英語、練英語的機會和情景。再如,小組合作是解決職業院校大班英語教學的一個比較好的課堂教學形式,然而,如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技能和自主學習和互助能力影響到英語合作學習效果,教師應該如何對此進行把握和展開都是職業院校教師進行英語教學中重要的校本科研課題。這些可行性的研究能夠從現實意義上解決職業院校教師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最終促進教師個人的專業成長。
(三)教學實踐
教師的專業發展如果離開了教學實踐是沒有意義的,這是因為教師通過教學實踐發展他們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反思能力[7]。由此可知,我國職業院校英語教師自身專業發展應建立在研究性教學的基礎上,不斷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進行研究、探索。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Posner認為,成長等于經驗加反思。他的觀點得到了廣大語言學者的認同,反思能力被認為是教師進行自我專業發展和有效教學的標志性能力,在教師的持續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是教師專業發展在教學實踐中探索的必經之路。對于職業院校英語教學而言,反思是通過內省或其他批判性思維方式在英語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后進行反思。教學前的反思包括對自己的英語教學對象(了解年齡、性別、興趣、英語知識結構、英語水平、英語學習風格和英語學習能力等)、英語教學內容(確定英語教學的重難點、深度和廣度和適用度等)、目標(明確總體教學目標和課堂教學目標等)、方法(采用的聽說讀寫譯等教學方法)、過程(采取的相應教學活動等)以及自身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是否激發者、控制員、組織者和評估員)等的再認識、再思考,教學中的反思是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控教學,效果,教學后的反思是對整個英語教學的經驗教訓總結(整個教學的成功之處、不足之處、瞬間靈感、教學創新以及學生對教學的反饋等),探索改進和提高本校英語教學的方法和手段,積極進行英語教學的創新,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以及自身的專業素養。在整個教學前、中、后反思的每個環節中,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可以采取一些簡單方便的反思形式如撰寫教學案例、個人成長經歷和教學日記等,可以采用較為直觀有效的方式如進行教學錄音或錄像等,也可以采用多維的方式如針對學生的教學態度、方法而發放的學生問卷調查以及同行的教學意見及建議調查表等。毫無疑問,教學反思能夠促進職業院校英語教師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主動積極地探究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助于豐富他們的英語教學知識、方法和經驗,不斷提升英語教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最終促進教師專業自我發展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促進我國職業院校英語教師自我專業發展能力,應該提倡教師通過終身學習、科學研究以及教學實踐達到專業的可持續性成長。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現代教育技術為英語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豐富了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內涵,這可以成為職業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程曉堂,孫曉慧.中國英語教師教育與專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0(3):1-6.
[2]賈愛武.外語教師的專業地位及其專業發展內涵[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4):57-59.
[3]Knapp, M.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s a Policy Pathway.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J].2003(1):109-157.
[4]吳一安.優秀外語教師專業素質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3):199-205.
[5]葉發錦.論高職院校行業英語教師的發展目標及途徑[J].教育與職業,2016(11):8-11.
[6]楊樹芳.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參與校本課程開發[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9(2):8-11.
[7]Posner, G.J.Field Experience: Methods of Reflective Teaching[M]. New York: Longman Inc, 1989.
責任編輯 秦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