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坐落在黑龍江省森工林區綏陽林業局施業區境內的黑龍江老爺嶺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統計出來的一組數據讓人為之一振:2016年4月15日、4月29日、5月11日、5月17日、8月24日,野生東北虎在保護區內出現了5次;從2月初至10月末,野生東北豹出現17次。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春雷告訴記者:“這是自有監測記錄以來,野生東北虎、東北豹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年,標志著該地區野生東北虎、豹進入活躍期。”
近年來,野生東北虎蹤跡在我國東北部邊境山林中頻現。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和專家認為,我國這一區域生態環境的改善是吸引虎歸山林的重要原因。
我國東北山林曾是野生東北虎的主要棲息地之一。然而,上世紀不少人為干擾破壞使野生東北虎的棲息地不斷萎縮,這一物種陷入瀕危狀態。國家林業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明海等專家表示,隨著東北山林生態恢復及保護意識的提高,野生東北虎開始在我國境內的吉林長白山、黑龍江完達山等地活動。隨著東北虎在中俄邊境地區活動頻繁,跨境遷徙通道逐漸形成。
野生東北虎多分布在俄羅斯遠東地區、我國東北和朝鮮。其中,野生東北虎種群數量約500只,僅有少量個體分布于我國東北東部與俄羅斯相鄰的山地林區,種群處于瀕危狀態。為保障野生東北虎擁有最自然的生態環境,多年來我國一直不懈地推進保護區建設,搶救性地保護了一批野生東北虎的主要棲息地。鑒于野生東北虎分布區之間仍處于相互隔離狀態,限制了種群的發展與擴散,難以形成具有繁育能力的定居種群。我國積極開展野生東北虎生態廊道建設,在與俄羅斯接壤的完達山東部林區、老爺嶺南部林區,建立起了兩處野生東北虎自由活動的生態廊道。采取了保護生態廊道原有植被、在隔斷地區退耕還林等一系列措施,野生東北虎保護網絡已初具規模。
同時,加強對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和東北虎保護監測站的建設,完善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體系。在野生東北虎主要分布的保護區和林業局,組織人員進行野外巡護、布設遠紅外自動相機,對東北虎進行監測。通過巡護、監測,已經收集了大量的東北虎野外分布、活動的信息,為保護東北虎提供了科學準確的基礎資料;逐步完善現有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依法查處破壞保護區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保護好東北虎的生存環境;開展巡山清套、執法檢查等種群保護措施,最大程度減少人為活動對東北虎的干擾;組織開展保護東北虎反盜獵活動,有效保護了東北虎及其鹿、野豬、狍等東北虎的獵物種群。
2014年,黑龍江省國有重點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放下斧頭后,林區自然生態得到涵養,森林資源得到恢復性增長。專家表示,狍子、野豬等有蹄類動物逐漸增多,使這里更加適宜野生東北虎繁衍生息。有關專家表示,在吉林、黑龍江兩省建設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將進一步促進瀕危的野生東北虎、東北豹的保護,使這一區域內的野生動物種群逐漸得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