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春光作伴好讀書

春暖花開時節,一卷在手,柳絲拂面,想想都讓人心醉。記得清代學者張潮在《幽夢影》中言:“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別致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這里說的是四季讀書,但春天讀書,在作者眼里,可謂最讓人神往。
可不,春陽融融,擇一草地而坐,浴著陽光,吸著花香,一邊讀書,一邊聆聽鳥兒的歡歌、蟲兒的低吟、溪水的淺唱,囚禁了一冬的心就會像一枚堅硬果殼包裹的種子,隨著萬物一起萌芽,生長。
或是推開窗戶,靜靜地坐在臨窗的書桌前,一邊讀書,一邊品茗,生命中的那些孤獨,就會如初春的冰雪,漸融漸消。而生活的點點滴滴,哪怕再過瑣碎,也會像初春的花朵,清香四溢。
這時,若是讀著一篇美文,塵世之念,必如夕陽中的炊煙,隨風飄散;而心靈的風雅,就會像深谷中的幽蘭,迎風而歌。若是讀著一個勵志故事,身與靈則會得以洗禮,心空澄澈一片。若是邀上三五文友,邊讀邊議,人世的暢快,真正是“快然于心”!
只要以書為伴,就能自己點亮前行的心燈。
余秋雨先生曾說:“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是的,讀書,能使精神高貴而豐富、生命深刻而闊遠;讀書,能墊高生命視野,增加情感體驗,升華精神愉悅;讀書,給人以溫潤與滋養。
一個人讀書的多少,決定著他思想的高度和人生的深度。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閱讀逐漸被“快餐”化,一杯茶一本書一下午陽光的愜意漸漸被“走馬觀花”所取代,知識在快速傳播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閱讀過程中的美好。當人們迷失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愈發懷念那裊裊漂灑的淡淡墨香,懷念指尖輕輕劃過書頁的陣陣愜意。
《四時讀書樂》中有關《春》是這樣描寫的:“山光拂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書不在多,好書則行;讀不在久,常讀則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