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岳
摘 要:文章在查閱國內外處理乙硫醇惡臭的基礎上,分析了處理含乙醇惡臭廢氣的主要技術特點。希望通過文章的分析,能夠為有關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惡臭;乙硫醇;處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人們對因惡臭所帶來的污染也更加敏感。乙硫醇(CH3CH2SH)是含硫惡臭污染物中比較重要的一種。
1 燃燒法
乙硫醇常溫下為低閃點易燃液體。乙硫醇濃度高時可采用直接燃燒法這種脫臭方法,在燃燒爐中加熱乙硫醇氣體使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上,使乙硫醇氣體氧化分解為水蒸氣和CO2。乙硫醇臭氣濃度較低時可采用催化燃燒法,用催化劑使乙硫醇臭氣在高溫條件下與燃料氣混合氣體發生氧化反應從而去除惡臭,其中催化劑以貴金屬Pd、Pt等最常見,也有以A12O3、稀土為載體的催化劑,其缺點是催化燃燒法的催化劑易中毒,優點是具有裝置材料及熱膨脹問題易解決,裝置容積小,可處理低濃度乙硫醇臭氣,所需外加燃料較少等特點。混合燃燒法是將乙硫醇臭氣與油或其他燃料混合后在高溫下完全燃燒,以達到脫臭的目的,同時燃燒產生大量熱能,可以通過熱交換器進行廢熱的資源利用,其熱回收效率非常高,運行成本較低,缺點是燃料費用較高,NOx生成量大,設備占地較大。
2 脈沖放電等離子體法
脈沖電暈反應器能有效地降解含乙硫醇惡臭廢氣。據相關實驗,當乙硫醇惡臭氣體進氣濃度為365mg/m3、氣量為10m3/h、重復頻率200S-1、峰值電壓為70kV時,去除率達80%以上,保持頻率和電壓不變的的情況下,進氣濃度越高,去除率越低,但去除絕對量增加。脈沖放電等離子體法的原理是通過等離子體放電對乙硫醇惡臭污染物進行氧化降解,最終使其轉化為危害程度小或者無害的其他物質。
3 氧化法
液相氧化法是將乙硫醇惡臭廢氣通過強液態氧化劑如KMnO4、H2O2、氯氧化劑、HNO3等吸收的并進行氧化利用的處理方法,氧化產物有二砜、磺酸、亞磺酸或等二硫醚等,此法主要用于高濃度廢氣的處理并回收副產物。氣相氧化法是利用氣態氧化劑在氣態條件進行氧化。在活性炭上有微量堿性物質及水蒸氣條件下,含硫物質先與吸附劑中的堿性物質反應,繼而在金屬催化劑的作用下,具有還原性的CH3CH2SH與O2進行氧化反應,達到除臭的目的。臭氧發生器能耗很高,每生產1kgO3:需耗電12~15kWh,故該法的處理費用較高。
4 吸收法
乙硫醇具有弱酸性,利用與堿液發生反應的特點,采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含乙硫醇惡臭廢氣,生成乙硫醇鈉,該方法的接觸反應時間較長,乙硫醇的吸收率較高,惡臭廢氣的處理效果與氫氧化鈉堿液的接觸反應時間、用量成線性正比。吸收法的優點是吸收速度快、處理成本低,操作間便;缺點是氣液接觸吸收不能很完全,脫臭不徹底,用于處理低濃度乙硫醇惡臭廢氣時,難以確保廢氣達標排放。同時當乙硫醇惡臭廢氣成分復雜時,吸收設備需考慮防腐材料和采用多段凈化裝置,易產生二次污染。
5 吸附法
吸附法可用以低濃度的乙硫醇惡臭氣體處理。常用的吸附劑有兩性離子交換樹脂、活性炭等。在各種吸附劑中,由于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積大、堆積密度小和內部空隙率大等特點,應用最為廣泛。但活性炭吸附劑對于去除沸點低于40℃的惡臭組分如乙硫醇(36.2℃)效果一般,必須通過注加微量其他氣體或浸漬活性炭才能提高處理效果。酸性浸漬活性炭可提高對三甲胺和氨的吸附效果;堿性浸漬活性炭可提高對乙硫醇和H2S的吸附能力。一般乙硫醇惡臭氣體既含有酸性氣體如乙硫醇和H2S,又含有堿性氣體如氨,故處理乙硫醇惡臭氣體可采用酸性浸漬活性炭、堿性浸漬活性炭和普通活性炭多級組合的深度吸附裝置。
6 生物法
分為生物過濾器、生物洗滌器和生物滴濾器。用于降解乙硫醇的微生物主要有文氏曲霉、常現青霉菌、頂孢頭孢霉和宛氏擬青霉等。用微生物對乙硫醇惡臭廢氣進行脫臭通常在常壓常溫條件下進行,過程僅需要消耗使微生物與乙硫醇惡臭廢氣相接觸的動力費及調整營養環境所需的少量藥劑費。采用真菌生物濾池對廢氣中的乙硫醇惡臭廢氣的去除率可達90%以上。用生物法處理一般不產生二次污染,但處理低濃度乙硫醇廢氣時,由于濃度低,對微生物的生長產生抑制作用,有脫臭不徹底的缺點,對濃度的變化適應性較差。
7 物理法
中和法是采用其他令人愉快的氣體(包括更強烈的芳香氣味)與乙硫醇惡臭氣體混合,掩蔽惡臭氣味。稀釋法是將乙硫醇惡臭氣體通過煙囪高空排放,用無臭空氣稀釋降低惡臭濃度。物理法在可快速消除乙硫醇惡臭影響,所需費用較低,靈活性很大,但乙硫醇等惡臭成分實際沒有處理,一般需后續采用多級凈化。
參考文獻
[1]朱國營,劉俊新.處理乙硫醇廢氣生物濾池中微生物的初步鑒定[J].環境科學學報,2004,2(24):332-337.
[2]施耀,阮建軍,等.乙硫醇在脈沖電暈反應器內的降解特性[J].化學反應工程與工藝,2004,4(20):31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