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著名的傳播代理機構奧美發布了一份全球趨勢性報告——《2017年數字趨勢預測報告》。
這份報告由奧美數字與創新部門的Marshall Manson和James Whatley合作撰寫,而此前數年當中,他們也都根據當年的數字和社交媒體發展態勢做出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做出科學的預測,以縱覽全球領域發展的視角,為營銷者能夠積極利用數字媒體的傳播特性,有效放大品牌聲量而提供可靠依據。
在這份2017年度數字趨勢預測報告中,具體闡述了即將面臨的五大現象。
一、人機互動,既聊天機器人的熱潮將在未來顯現
數據表明,人們不太愛下載app了。即使安裝了,95%的人也在90天內轉向了別處。而及時通訊平臺是全球消費者使用最多的一類app,但大規模的一對一的通訊是不可能的,這就正好給了聊天機器人帶來了機會。那么,在幾乎每個通訊平臺都推出了聊天機器人解決方案的今天,作為品牌是否需要運營機器人?
二、傳統的倫理決策在算法和人工智能的發展下呈退行趨勢
現在,有成千上萬的機器人正在降生的路上。通過機器學習,我們可以把我們的偏好教授給機器。但這意味著選擇將遵從“多數規則”,一旦被編了程序,機器就會學習和演化,從而讓人離選擇變得越來越遠。
三、視頻作為信息傳播的優越性愈加明顯,將進入一個“視頻優先”的傳播環境
2014年,臉書把視頻放在優先地位。2015年,其他平臺看到了機遇,加大了各自視頻產品的投入力度。只要你能下載它們,你就能在上面觀看、創作、分享視頻。在這個“視頻先行”的時代,我們又需要作出哪些準備??
四、Twitter,作為重要的社交媒體平臺和數據信息渠道將會緊縮
擁有龐大用戶人群的Twitter盡管處在不景氣的階段,卻仍是許多輿論領袖找新聞和爆炸性故事的重要資源,它在2017年將會縮小關注點,將重要精力放在數據和影響力兩項內容之上。
五、Facebook存在已久的社交數據衡量指標可靠性弊病,為品牌提出思考
Facebook在面臨多項社交數據衡量指標失信問題,將可能求助第三方評估機構。然而作為品牌,也需要在它的海量社交數據背后,尋找那些真正對生意產生意義的影響力。
在幾乎每一個通訊平臺都推出了聊天機器人解決方案的今天,機器人正在銷售服務、產品體驗、內容訂閱等領域施展強大功能,然而作為品牌是否需要運營機器人,品牌首先應當思考的是消費者因素;而正當成千上萬聊天機器人充斥每日生活的當下,傳統的倫理決策重要性也無可避免地呈退行的趨勢,我們應該如何面臨,在將控制權交給智能化決策的同時保持人類倫理選擇的自由度,平衡這二者關系到品牌的價值定義;在馬克·扎克伯格所說的“視頻先行”的時代,我們又需要做出哪些準備,讓紛繁多樣的視頻技術服務于品牌的內容傳播?擁有龐大用戶人群的Twitter盡管處在不景氣的階段,卻仍是許多輿論領袖尋找新聞和爆炸性故事的重要來源,預測它在2017年將會縮小關注點,將重要精力放在數據和影響力兩項內容之上,隨之而來的舉措則可能是數據服務貨幣化,以及推出自己的直播產品來增加影響力和關注度;與此同時,Facebook在面臨多項社交數據衡量指標失信問題,將可能求助第三方評估機構,然而作為品牌,也同時需要在Facebook海量社交數據背后,尋找那些真正對生意產生意義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