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道路的不斷發展,我國道路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文章了解到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設質量的現狀,分析了現今市政道路質量工程通病原因,提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和應對策略。
關鍵詞:市政道路工程;質量通病;應對策略
1 概述
家家通離不開道路工程的建設,而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的好壞不僅影響城市的交通運輸,而且對于城市的安全、美貌和經濟發展也有著直接影響。現今中國的城市飛速發展,良好的市政道路工程質量將促進城市的發展,了解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的重要性,保證較優的市政道路工程質量,使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接近國際化。因此處理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的通病,強化市政工程質量的管理、施工、預防尤為重要。
2 當前市政道路工程建設質量現狀
隨著當前城區的快速發展,市政道路工程越來越重要,由于需求量的增加,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設質量也出現了相應問題,根據市政工程的質量評定,分為“合格”和“優良”兩個等級,現今市政道路工程出現質量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地方:
施工質量: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不高,在施工過程中,缺乏專業性的科學施工;現今的市政道路工程需要考慮城市的各個方面的運輸,如需要考慮地下管道的埋置、橋涵與道路的鏈接問題,掌握綜合知識能力的技術人員太少;為了節約成本,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材料并不優,導致市政道路工程出現的更多的質量問題,如城市路面塌陷裂縫,道路出現蜂窩麻面的現象。
管理質量: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欠缺,管理體系不夠完善,對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高。
設計質量:市政道路工程基本都是通過設計圖紙來進行施工的,但是設計圖紙并不是很準確,設計人員的專業技術不足,讀圖人員的知識不夠充分,設計數據與施工數據存在偏差,導致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出現嚴重問題。
3 市政道路質量通病原因分析
市政道路工程在城市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面對市政道路工程出現的一些質量通病,必須進行準確的“病因”分析,找到出現問題的源頭,從根源入手,通過分析原因來解決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問題。
3.1 路基、溝槽回填土沉陷
(1)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沒有分層壓實,或者并不是每層都進行了夯實,從而道路沒有足夠的密實度,導致填土的強度和穩定不高,容易引起路基沉陷。
(2)在回填土過程中,參雜有大塊的石料或者強度較大的塊狀物體,在壓實過程中,留有空隙,使壓實度不高,從而產生塌陷。
(3)水是道路施工中的“大敵”,基坑中有積水或帶水回填式不可能達到夯實的要求,有水說明處于飽和狀態,當飽和水蒸發或者下滲后,填土就會下沉,導致道路質量存在嚴重問題。
(4)季節和環境的影響,如在冬季施工,用結冰狀態的土進行夯實,一旦冰融化后,就會產生空隙,使道路產生沉降。
(5)在回填土過程中,含有有機物的參與,容易使道路產生空洞,造成路基不均勻的沉降。
(6)回填土中有大量的氣泡或水泡,使大量的空氣一同被夯實到路基里,這樣壓實度就達不到相應的要求,路基的穩定性不高,容易破壞路基的結構。
3.2 雨水井、檢查井與路面接縫處出現塌陷
(1)井周圍結構的壓實度沒有達到要求,井周圍壓實屬于碾壓機的盲區,基本采用人工夯實,在雨水井或檢查井的路面的接縫處,路面夯實度高,而井邊低,在后期過程中,由于重型車輛的反復碾壓,會使井邊的路面產生沉降。
(2)井邊路面與井身脫離,一旦發生脫離,雨水井或檢查井就會在與路面接縫處出現縫隙,一些泥沙、有機物就會隨縫隙下滲到路基,破壞路基結構,在井與路面接縫處將發生較大的塌陷。
(3)材料匹配問題,雨水井、檢查井與路面的材料存在差異,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強度,在外力荷載作用下,不同材料很難產生相同的彈性變形,當變形存在較大差異時,在與路面接縫處將會出現不均勻的塌陷。
(4)檢查井多設置在道路中,有局部道路彎道較多,導致檢查井高度集中,會導致車輛的跳車現象,常年對路面的顛簸,會使井與路面的接縫處產生裂縫,出現路基沉降的現象。
3.3 水泥砼路面開裂、起砂、蜂窩麻面
(1)路基壓實度不高,容易使底層的水通過毛細孔向上蒸發,致使路面開裂。
(2)混凝土的配合比不準確,水泥用量過多,水灰比偏大,都容易使路面產生裂縫,從而導致路面開裂。
(3)伸縮縫的影響,切縫深度一般為板厚的1/4-1/5,伸縮縫太淺,則容易使路面出現不規則的裂縫。
(4)溫度的影響,在混凝土運輸或施工過程中,混泥土的溫度會發生相應的改變,會直接影響材料的性質,使路基的結構發生破壞。
(5)施工過程中,混泥土的配合比不當,攪拌時間過長或過短,振搗不充分,或漏振,使含有大量的氣泡,都容易使砼路面開裂或出現蜂窩麻面的現象。
(6)模板處理不當的問題,在模板面層,不夠平滑干凈,未將模板潤濕,模板拼接處有縫隙,使大量的水泥漿漏走,脫模劑的使用不合理,這些模板因素都會使砼路面產生蜂窩麻面。
(7)養護不當,養護的時間沒有達到標準,沒有進行覆蓋和灑水養護,都易使混凝土路面開裂。
3.4 瀝青路面早期破損
(1)瀝青路面的結構選擇不當,瀝青路面要求較小粒徑的級配混合料,使路面空隙較小,防止水下滲,一旦有水下滲,就破破化基層,導致瀝青路面破損。
(2)面層、基層、底基層的排水設計不當,使含水量過多或過少,容易使路基結構發生破壞,瀝青路面早期破損。
(3)溫度控制不準,瀝青混合料溫度過高,瀝青極易老化,老化后的瀝青在低溫的環境下易出現溫縮裂縫,影響瀝青路面的耐久性,使瀝青路面發生早期破損。
(4)瀝青路面施工不當,攤鋪機的操作不當,使瀝青路面未整平,未達到瀝青路面的強度標準,攤鋪瀝青面層的過程中,粗料集中,細聊離散,導致空隙增大增多,這些都會造成瀝青路面早期破損。
(5)地基沉降,路基壓實不足,留有大量的縫隙或氣泡,使瀝青路面破損。
(6)水的影響,瀝青是與礦料緊密連接的,在水的破壞下,瀝青與礦料的粘結力就會下降,使瀝青從礦料中脫落出來,導致瀝青路面發生早期破損。
4 市政道路質量通病的預防及應對策略
現代城市飛速發展,車輛的使用急劇上升,市政道路工程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面對市政道路工程出現的質量通病,應對其進行原因分析,采用科學、有效的措施來預防和處理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通病,消除安全隱患,保證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的可靠性。
4.1 路面平整度差解決措施
(1)采用正確的施工質量,路基填土不應采用含水量過大或過小的土,如淤泥、凍土、沼澤土和一些帶有有機物或生活垃圾的土,應采用規范的沙礫和含水量規范的土,提高路基的壓實度,從而控制好路面的平整度差。
(2)排水設施的控制,在道路施工的過程中,路基一般要修護邊溝、排水溝和截水溝,應加固這些溝渠的強度和穩定性,防止沖刷和滲漏,而面對高路堤、深路塹、坡度較大的一些護坡,可以采取植樹、種植草坪的措施來調制和防護水流帶來的影響,以此保證路面的平整度差。
(3)瀝青路面攤鋪機的操作及控制,準確確定路面的基準線及控制標高,保證攤鋪機的制動找平,攤鋪機施工應保持勻速前進、連續攤鋪,調整好路面的平整度差。
(4)接縫處理的措施,縱向接縫有熱接縫和冷接縫兩種,冷接縫在新攤鋪層和已經壓實完成后的已攤鋪層之間,熱接縫應采用兩臺以上的攤鋪機梯隊作業;橫向接縫有平接縫和斜接縫兩種,上下兩層的橫向接縫應錯開1m以上,確保路面的平整度差。
(5)填筑路堤應先對應地面進行處理,保證路基范圍內無雜物,如樹根、雜草和一些帶有有機物的泥土,除此之外,應對破面基底進行處理,根據坡度的大小,采取相應的措施,從而調整好路面的平整度差。
4.2 管道滲水、閉水試驗不合格預防措施
(1)管道質量的檢測,采用灌水的方法檢測管道是否有砂眼,檢測管道是否有裂縫,剔除存在質量問題的管道,該換新的管道。
(2)管接口填料和施工質量檢測,管接口易在外力作用下發生破損,出現裂縫或缺口,采用質量良好的填料接口,準確的試驗配合比和精確的施工作業;施工過程中,接口縫應清理干凈和潤滑,且應每隔20m設置一個柔性接口。
(3)閉水試驗應有專業的技術性人員進行實驗,按照試驗的要求規范,每道工序完成后應進行自檢、互檢和交接檢,試驗報告合格后才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4)施工質量的控制,施工單位質量保證體系不完善,應由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管道施工,采取科學、有效的作業方法,監管人員應仔細對每一道工序進行檢測。
(5)檢查井井室滲漏也會導致閉水試驗不合格,砌筑檢查井時應保證砂漿的配合比和磚與管壁的接觸,防止磚間滲水,管道在與檢查井接口之前,應先對管材進行鑿毛處理,以此增加接口粘結力和面積。
4.3 瀝青混凝土路面水損害預防措施
(1)裂縫密封,封縫宜早不宜晚,在預防性養護之前,可以采取在微表處、碎石封層進行灌縫處理,使預防養護的效果更佳,防止水堆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損害。
(2)選擇恰當的面層結構型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強度、穩定性和抗滑性能,防止水損害。
(3)完善路面防排水設施,采取精確的防排水設施設計,可以設置瀝青下封層和排水層,防止水在基層與面層之間的變動;中央分隔帶的處理,應采用比路面橫破略大的雙向橫破,設置縱向排水溝和橫向排水管。
(4)提高路面的作業質量,保證面層的密實度,提高瀝青面層集料拌和的均勻性,強化路面的強度和穩定性,防止地表水下滲,造成水損害。
(5)增強瀝青混合料的粘結力,強化瀝青對集料的包裹能力,防止瀝青與集料脫離,造成分層現象,出現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損害。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因為各種原因,出現了許多的質量問題,因此必須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來處理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通病問題。市政道路工程在城市發展中站了重要地位,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質量是當務之急,優化工程質量,提高質量管理體系,可以促進城市向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加強城市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唐幫海.市政道路施工技術常見問題與解決措施研究[J].科技創新與運用,2014(06):203.
[2]姚強.市政道路工程質量防治措施[J].科技向導,2010,5(2).
[3]加強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質量[J].科技資訊,2011(14).
[4]員健.關于加強市政工程質量管理的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06(09).
[5]李波.瀝青道路施工技術在市政道路建設中的運用研究[J].環球人文地理,2015(10):93-94.
作者簡介:吳俊(1994,12-),男,重慶人,重慶市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道路與橋梁專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