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斌+彭世濤+王曉麗
摘 要:危險貨物運輸作為威脅公路安全的一大隱患,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我國的發展。為了有效避免事故的發生,文章主要從影響事故發生的人、機、環、管理因素四個方面對公路危險貨物運輸完整過程中相關的風險控制措施做了探討研究。
關鍵詞: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風險控制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經濟發展迅速,能源業、化工業等一些與危險化學品有關的行業也快速發展,危險化學品的用量也有了很大的增加。同時運輸量的也不斷增加,公路環境也越來越復雜,危險品運輸事故也隨之增加。危險化學品具有有易燃易爆、毒性、腐蝕性等特點,具有不穩定的特殊理化性質,因此其事故遠不同于一般的運輸事故,其具有風險更大,危害后果更嚴重的特點,由危險貨物引發的爆炸、火災、中毒、泄露等事故,發生后很容易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高額財產損失、水源及土壤污染,破壞生態環境。公路運輸危險貨物的相關問題是當今企業及社會普遍關注亟待解決的難題。今年11月底,《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方案的通知》下發,其中對于具體的運輸環節也做了強調和相關的工作布置。
為了更加有效的對公路危險貨物運輸過程中可能的風險加以控制,以確保運輸安全,本文分別從人員、機器、環境及管理四個方面對相關的風險控制措施進行了探討。
1 作業人員風險控制
為了避免由于人的誤操作導致事故發生,必須強化駕駛人員安全意識,要把安全放到第一位,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駕駛車輛,讓其時刻銘記自己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勇于承擔起個人小家庭及企業大家庭的責任。
1.1 加強技術培訓,提高駕駛技能
駕駛員是油品運輸工作的具體執行者,其操作水平的高低和應急反應處置能力決定事故發生的概率,企業必須從加強駕駛員駕駛技能和緊急情況下應急處置方法的培訓,提高專業技能,降低行車風險。
1.2 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企業相關領導層應加強本行業從業人員交通法規學習和培訓,強化相關知識、應急預案、以往事故特點等的學習,有效改善司機和押運人員安全防范意識,自覺踐行“安全比天大”的信念行車。
1.3 增設相關考試,提高從業門檻
政府主管部門增設該行業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培訓和考試,提高從業門濫,經培訓考試分數達到及格分數線才可以從事該高危險行業的相關工作,從根本上提高相關作業人員的全員素質。
1.4 合理調節情緒,保持心情愉悅
加強員工情緒疏導工作,保證良好工作心態,積極的情緒往往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更加有效,最終的結果也更加令人滿意。
1.5 嚴格把控駕駛作業時長,防止疲勞導致事故
駕駛員應當在凌晨2時至6時將車停靠在服務區進行休息,避免夜間行車;中午應適當休息1小時,避免產生困倦;單人一次性開車作業時間應控制在4個小時以內,長途運輸應配備2名駕駛員輪換駕駛。
2 車輛及設備的風險控制
符合標準的運輸車輛、裝卸設施裝備等都是保證安全作業的必備條件,也是重要因素。隨著時間增長,運輸車輛、設備等都會出現老化現象,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必須對其進行有效控制,避免事故發生。
作業車輛及設施上與安全緊密相關的裝置、附件都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和標準要求。按照《危險品安全管理條例》有關規定,防靜電裝置,排氣管裝隔熱裝置,滅火器等防護措施都必須按規定進行配備。
駕駛員對自己駕駛車輛的狀況相對最了解,因此對車輛的檢查也更加重要。一方面駕駛員應對車輛做好日常檢查,即出車之前自我檢查,確保不帶病出車,同時檢查車輛的基本情況(例如:對罐口閥門的緊固程度、車胎胎壓、接地帶的情況進行查驗);行駛途中檢查,保證出現故障及時排除;車輛歸隊后檢查,確保車輛健康,不留安全隱患。另一方面應按照車輛設備技術要求進行日常維護保養,確保車輛各個部件的正常工作;最后應該定期檢測車輛等作業設備,使汽車等作業設備的相關技術要求始終保持在一級標準。
3 氣象因素及道路設施的風險控制
3.1氣象風險
降低由于氣象因素帶來的風險,主要建立在對運輸途中天氣情況的掌握的基礎上,在車輛出發前做好相應預案,根據最新氣象預報,及時安排車輛調度,做好提前防范,確保運輸安全。通過天氣預報可以有效預知各地區天氣情況,在出車之前,如果行駛區域天氣狀況不好,可取消相關的運輸任務;如果運輸車輛處在運輸途中,遇到了突發天氣狀況,可選擇相關的避險方式進行避險,例如降低行車速度、確保安全行車距離、安全地帶停車等待、服務區避險休息等方法。
3.2 道路因素
3.2.1 運輸道路選擇,確保行車安全
為了盡可能保證危險貨物安全送達目的地,選擇同行道路時應選擇路況較好的道路進行通行,最好為高速公路,最差為四級公路。
3.2.2 運輸線路勘察,制定風險防控方案
新增運輸路線時,企業安全管理部門必須對道路情況進行實地勘察,重點是運輸路線狀況、地理環境等,還要考慮路段的交通標識情況、是否有禁行限制等因素。結合此路段之前發生的相關事故案例及實地勘察情況,對通行路段進行風險識別,制作有風險標記的地圖和控制措施卡片,分發駕駛人員。
4 管理因素的風險控制
4.1 強化對運輸危險貨物企業的管理
從源頭加強管理,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規規定的許可條件和要求進行許可審核,堅決執行對專用車輛、從業人員及相關管理制度的審核,對不能達到相關規范要求的企業不予許可。
加強日常監管,定期對危險貨物運輸企業的相關資質進行查驗,按季度對其進行安全檢查,督促企業對各項制度的落實。
提高行業準入門檻,避免個體從業人員進入該高危行業,企業應該按照相關部門規定整改,包車、掛靠等不合規的合作方式均不得延續。
4.2 宣傳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相關組織機構應不定期進行相關安全知識宣傳。不僅要面向參與運輸的司機、押運員、裝卸人員宣傳,同時還應向公司管理人員及全體員工開展危貨運輸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識,使其自覺規范安全生產行為。
4.3 建立健全相應的事故應急救援制度
在保障運輸安全方面,事故應急處理能有限避免或者降低事故損失。合理的應急預案、健全的組織機構、靈敏處置機制都是應急救援高效運行的關鍵。應急預案的制定,能使救援工作更加合理有序,救援速度更快,第一時間控制局面,有效減少事故損失及影響。
4.4 預防措施
可能造成事故的影響因素具有動態特點,一旦改變會對事故發生的類型造成改變,預防措施和相應的應急預案都應根據具體情況及時更新,盡量避免事故的發生。好的措施如果得不到落實,一切都是空談。企業的管理者和具體工作的執行者,必須將風險控制具體措施在日常工作中認真落實貫徹,有效發揮相關預防措施的作用,降低危害發生的可能性。
4.5 強化事故追責體制
公路危險貨物運輸的從業機構必須對責任制度、管理制度等相關制度進行改進,在此基礎之上建立具有嚴厲懲罰措施及明確事故責任的事故追責問責機制。
將安全責任具體落實,明確劃分企業各級從業人員的職責。事故發生后的處理和追責問責機制能高效進行,某一環節出錯,就對該環節的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問責,通過高效的問責及追責制度,對企業的不合規部分進行嚴格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