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宜偉
【摘要】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之理念深入人心.而一個班中總會有一部分學生不喜歡數學,本文從數學故事的文化熏陶、游戲中迷戀數學的神奇、戰勝粗心形成自我、和諧師生關系四個方面談了讓他們“愛上”數學的方法.
【關鍵詞】學生;數學;喜歡;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指出“無論是設計、實施課堂教學方案,還是組織各類教學活動,不僅要重視學生獲得知識技能,而且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應該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數學呢?
一、從故事中享受數學文化的博大精深
讓學生了解數學家的故事和相關的數學史,有助于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無形中也會培養學生的興趣.華羅庚也說過,“數學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
比如,講歐拉的故事.瑞士數學家歐拉可以在任何不良的環境中工作,他19歲時就寫了一篇關于船桅(帆船上豎起用于撐起風帆的桿子,也叫桅桿)的論文,獲得巴黎科學院的獎金,年僅26歲就做了彼得堡科學院數學教授.一個天文學的難題(計算彗星軌道)幾個著名數學家花費了幾個月才得以解決,而歐拉卻用自己的方法,三天就解決了.但過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不幸右眼失明,這時才28歲.過了30年后,他的另一只眼睛也失明了.即使在他雙目失明后,也沒有停止過對數學的研究.他以驚人的毅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繼續工作,在他雙目失明至逝世的十七年間,還口述著作了幾本書和400篇左右的論文.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一定會見到歐拉的名字并且還要學習他發現的定理.
數學的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多姿多彩的故事史.有數學家嘔心瀝血孜孜以求的故事,有閃耀著廣大勞動人民聰明與智慧的故事,有我國古代數學家為整個人類做出貢獻的故事……這些故事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的智慧,更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二、從游戲中戀上數學的“神奇”
游戲是學生比較喜歡的活動,因為有參與感,能給大家帶來愉悅的心情,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也有益處.教師利用精心設計的數學游戲能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極大地促使學生喜歡上數學.
比如,學生學習過一元一次方程后,教師可以編排這樣一個游戲.教師做故弄玄虛狀:“我是心靈大師,能看透你們的心靈!大家每人想一個數,不要告訴老師,按照老師的運算規則運算后把結果告訴我,我就知道你想的那個數是多少.”此時有的學生不相信,有的學生很好奇.這時教師接著說:“那咱們來試試,你想的數如果比較小的話可以心算,否則筆算也可以,認真點喲.規則是這樣的,把你想的那個數乘2,之后再加3,把得到的結果再乘5,最后再減25.”一名學生說他算的結果是20,教師說你想的那個數是3,學生微笑著點了點頭.又驗證部分學生的計算結果,結果都對.教室此時炸開了鍋,“同學們,冷靜一下,思考思考,用我們學習過的數學知識完全可以把這個謎團破解.”教室安靜下來了,大家都在思考、分析,最終大家都明白了.數學居然這么有趣!
數學是工具,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正如陳省身教授所提——“數學好玩”.
三、在“遺憾”中樹立戰勝數學的決心
學生或多或少的都有粗心馬虎現象,體現在運算時看錯運算符號、計算時該進位不進位、讀題不認真等等.教師遇到這樣的學生該怎么辦呢?我想從以下兩方面入手幫助學生克服這種不良現象.
首先,端正其學習態度.教師可以告誡學生說,如果我們學習時粗心大意,這個毛病不糾正,等長大了參加工作還是馬馬虎虎,那么或許會因為你的粗心給自己甚至是國家帶來遺憾.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講“聯盟一號”宇宙飛船的故事:1967年8月23日,蘇聯“聯盟一號”宇宙飛船返回時,減速降落傘無法打開,不久將爆炸.宇航員科馬洛夫在直播中對在地面的女兒說:“學習一定要認真,這次事故就是地面人員檢查時忽略了一個小數點……”此時只有12歲的女兒早已泣不成聲.再有7分鐘飛船就要墜毀了,科馬洛夫向全國的電視觀眾揮揮手說:“同胞們,請允許我在這茫茫的太空中與你們告別.相信同學們一定會被這驚心動魄的告別儀式所震撼!你說,我們不認真行嗎?”
其次,態度決定行動.學生有了端正的學習態度,改掉粗心毛病的決心會愈發強烈.教師再根據粗心大意的原因,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糾正.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狠抓“四基”,這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同時也提供了抓手.例如,可設計問題:有10個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戲,已經捉住了5個,還有幾個沒有被捉???這個設計既來源于生活實踐又有數學問題蘊含其中,既培養了情感態度又兼顧了數學思維的縝密性.
四、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中開啟數學之門
以學生為本,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師就是學生的朋友,而朋友間的關系應該是和諧的.
崔永元在上小學時,課堂上數學教師對他的粗暴行為造成了他的“數學恐懼癥”,以至于成人后仍有陰影.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體現在人格上的平等.只有這樣,才會有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寬容、尊重、信任,學生才會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中心情愉悅、富有創造性,才能親其師、信其道,進而喜歡上數學,開啟數學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