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哲
【摘要】太極拳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太極拳的推廣對于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加入太極拳,是太極拳推廣極為有效的方法之一。青年學生通過了解和學習太極拳的內涵,能夠增強自身體質、利于勞逸結合、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所以,太極拳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闡述了太極拳對學生的益處,還對如何加強太極拳在高校教學中的推廣給出了作者自己的三點建議。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太極拳;推廣;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a)-0000-00
引言
太極拳作為我國民族武術文化瑰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人們關注與喜愛。練習太極拳不僅可以修身養性、延年益壽、強身健身,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可以有效彰顯民族精神。21世紀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型人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人員是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而太極拳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推廣及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及文化底蘊,對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一、加強太極拳的推廣對學生的作用
太極拳不止是老年人的一種運動方式,它對于所有人都很適用。太極拳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其作用也很多。它能夠使呼吸平緩,讓血液能夠平緩的流向身體各處,使物質和能量進行交換,讓身體的微循環得到擴張,改善身體內部循環,還能夠預防身體疾病。
(一)增強學生個人身體素質,有助于學生健康發展
太極拳是在傳統養生療法的基礎上創立的一種獨特的運動,所以太極拳有健身養生的功能。“一動無不動”是太極拳的特點,在練太極拳時,做每一個動作的同時,能夠刺激身體內部各個組織器官,激發身體內部器官在生理等各方面發生一系列的適應性變化。太極拳類似于一種自我按摩,太極拳的一招一式都會對全身上下上百個穴位進行牽拉和擠壓,有助于疏通經絡,加強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對青年學生來說,太極拳也一樣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能夠緩解各個器官的退化、健身、治療一些慢性疾病、緩解人的自然衰老,陶冶情操。與此同時,還可以漸漸讓學生舍去心浮氣躁,能夠沉靜下來,在現實生活中處理事情時能夠不驕不躁、腳踏實地、踏踏實實,在待人方面能夠謙和恭敬。
(二)有助于學生文化課的提升
新時代對青年學生要求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而學生的體育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太極拳作為傳統文化傳承多年,其對青年學生的道德、文化、身心等各方面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擔負著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重任。太極拳對高校授課的場地、器材等基礎設備要求較低,不論人員多少、場地大小,都對正常授課毫無影響。對一些剛剛建校,設備不完全的高校來說,太極拳教學能夠保證教學進度和授課的完整性。
(三)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太極拳引入高校體育教學之前,有許多學者做過相關的測驗,針對太極拳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做過檢驗,并且取得了顯著地成果。通過廣泛的采樣研究發現,練習太極拳的大學生普遍心理健康水平較高,并且發現,練習太極拳的時間越長,心理健康水平越高。通過多次試驗發現太極拳對焦慮、抑郁、強迫癥等心理問題都有有利的影響,說明太極拳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十分有利。
二、如何加強太極拳在高校教學中的推廣
(一)豐富學生對太極拳的了解
想要在高校中推廣太極拳,首先要給學生普及有關太極拳的歷史,太極拳起源于中國,在中國傳承,有上百年的歷史,結合了許多名家的拳法。想讓學生真正意義上認識太極拳,了解太極拳對中國體育運動的推動,就要從了解太極拳的歷史開始。了解太極拳的歷史,對在青年學生中推廣太極拳,具有重要意義。然后要給學生講解太極的內涵,太極拳是我國武術、藝術、氣功的完美結合,被稱為“國粹”的太極拳結合了多部武學、傳統哲學的經典著作,又吸收了許多儒家道家的思想文化,通過學習這些太極拳的內涵,學生對太極拳文化有更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太極拳的推廣和發展。最后還要給同學們介紹太極拳的實戰案例,加深同學們的印象,增強學生對太極拳的興趣,吸引學生,讓太極拳能良好的推廣。這些都是學習太極拳必要的教學過程,讓學生了解太極拳的文化內涵,有助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更好的學習太極拳。
(二)開展多種課堂學習模式
在生活中,大多數人認為太極拳是老年人的運動項目,其實太極拳對各個年齡都有益處,學習太極拳不分年齡。太極拳通過影視作品等方式漸漸被大家熟知,這也為高校體育教學中太極拳的推廣做了良好的鋪墊,首先可以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通過讓學生學習太極拳的歷史、知識內涵來讓學生了解太極拳,明確學習太極拳的原因和傳承責任,有助于進一步的學習和推廣太極拳。然后通過給學生觀看一些影視作品,向學生展示太極拳的魅力,來激發學生對太極拳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接受太極拳。最后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實戰演練,學生間兩兩對抗,來掌握太極拳的拳法技巧,增加太極拳課程的趣味性。
(三)教師進行系統化的技能教學
教師的系統技能教學才是學習太極拳最重要的一個中心環節,能夠讓學生明白和體會真正的太極拳。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格外重視這部分。系統的技能教學應當分為以下幾方面:
1、 準備工作
由于在進行太極拳運動之中可能發生關節扭傷等事故。所以,在進行太極拳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游戲準備,通過進行慢跑、做課前徒手操等練習,讓身體微微發熱、肌肉具有一定的延展性、恢復關節周圍軟組織性能;還可以使學生進入興奮狀態,為之后的教學打好基礎。
2、 技巧分析展示
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給學生做標準的動作演示、動作分解,讓學生初步了解即將要學習的內容,便于后面教學的有序進行。在演示和教授過程中還應該對一招一式進行分步講解,對動作要點還應該著重強調,有助于學生的記憶和學習。例如:簡式太極拳中的白鶴亮翅就可以分為跟步抱球、重心后坐、左腳點地、虛步亮掌四個步驟。這樣分步教學,有助于學生的掌握。
3、 結束工作
在緊張的課堂學習,學生都處于興奮和緊張的狀態,大腦皮層和人體肌肉組織都處于亢奮狀態,所以在課程的后半段應當放慢學習腳步,幫助大腦和肌肉的恢復。讓學生在輕松的狀態下結束一堂課的學習,便于學生喜歡上這種運動。
【結束語】太極拳在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及其在高校體育中的推廣對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太極拳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不止有利于青年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其作為一種優秀的傳統文化,它的推廣還代表著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止要向學生教授太極拳的招式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向學生傳授太極文化,讓學生充分理解太極的內涵及太極的文化價值。
參考文獻
[1]張自立. 江蘇省普通高校體育院系太極推手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15.
[2]何旭初. 高校體育教學推廣太極拳的重要意義[J]. 當代體育科技,2015,26:193-194.
[3]柴龍銑. 湖南省大學生對太極拳鍛煉的認知態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