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玥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孩子們是一顆顆沒發芽的種子,最后長成什么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后天的正確教育?!边M行細節教育的前提是“誠實”為本,情意濃。以下是我如何進行“細節教育”的一些做法、思考和體會。
一、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
細節教育必須要有“標桿”有榜樣。
教師首先做一個有德性、有智慧,有覺悟、有規矩,有良好習慣和行為優秀的人,為學生樹標桿,立榜樣。
教師應有以下幾個“別忘記”:
1.別忘記,教師心中永遠有兩個使命:高度重視孩子們的情趣、情操、情理的培養,別讓知識與德性錯位;高度關注學生心理傾向的養成,注意培養他們親人社會規范,服從公共利益,養成善于協調、寬容、忍讓、合作等和諧習慣,做一個高尚、奉獻、和善、有愛心和良知的公民。
2.別忘記: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重業敬業,浩然正氣,做一個講真話、實話,干真事、實事,肯為他人著想的師長。
3.別忘記:做一個講求細節、關注細節的人,讓自己成為一粒種子,在孩子心中播下誠實,播下智慧,播下信念。有位老師在課堂上輔導學生寫作業,突然發現有位同學坐在座位上低著頭,不知在干什么。他悄悄地走到這位同學的面前,才發現學生的墨水瓶破了,要將破瓶里剩余的一些墨水用一張紙做了一個簡易的小漏斗,墨水順利地流入小瓶中。老師摸了摸孩子的頭低聲說:“不浪費,知道節約。真不錯!”學生會心地笑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細節關注激發的是積極向上的熱情。
4.別忘記:勤學、善思、活用。勤學——真學,不學不行,不學無智。把學習作為一種需要樂趣和習慣,深學、樂學,學深學透,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善思——冷靜思考,鬧中取靜,在靜中細思量,見多識廣,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深思才能熟慮;深謀才能遠慮,冷思考,踱方步,克服浮躁作風,扎實服務教學,勤學為先,善思為要,活用為重。
5.別忘記:在細微之處尋找教育點,用“下毛毛雨”和說“悄悄話”的方式,與學生真誠相處,“解心結”,促進之,真正樹起“求實,求真,求和諧,求向上”的“人梯”精神。推進愉快教育,倡導快樂競爭,寓教于樂,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成長,在快樂中接受教育是對素質教育的最好詮釋。
二、用美麗動人的故事給學生傳遞正能量
學生喜愛聽讀故事,故事里有真善美,有人生的哲理和做人的真諦。教師應用真實的故事鼓勵學生向優秀人物學習,滲透“細節”教育。
“細節教育”是很難教授和要求的,更不能靠生搬硬套、命令式的方法去完成,只有靠師長們的示范、引導和環境的熏陶,日積月累才能提升認識,形成意識,記在心中,成為習慣,變為自覺的行動。而且用故事傳遞細節信息,達到教育目的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之一。
我的故事教育的主旋律是:“豎起耳朵聽故事,睜大眼睛看世界,低下頭來想自己,相互交流談感想,落實腳下見行動?!惫适碌膩碓词謴V泛,我主要是選擇一些老師們的經歷,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鏡頭”和自己讀書過程中書中記的好故事,匯集起來,利用周末“故事會”講給學生聽。在這里,我也介紹一些發生在身邊的真人真事。
故事: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克的身高近1米90。2002年的一天,他走在大街上發現身后一直跟著一個小男孩,于是奇怪地詢問:“孩子,你為什么老跟著我,有什么事嗎?”那個孩子稚氣地說:“你的個子很高,我跟著你,你替我擋住了烈日,帶來陰涼?!彼χf:“能給你陰涼是我的快樂,跟著走吧!”后來他寫了一篇演講稿,題目是《我愿為你帶來陰涼》,他說:“人生的價值在于你能給他帶來什么,而非自身擁有什么。替國民遮擋炎熱,給他們帶去陰涼,這才是人民對執政者的最大期盼?!彼膼凼悄敲醇儩?,沒摻一點雜質。
故事打動著學生的心,也伴隨著孩子們成長的腳步,激勵了孩子們強大的人生信念。信仰教育也通過故事滲入心田,給孩子們的夢想插上飛翔的翅膀。
三、創設寓教于樂的細節教育活動
快樂有趣健康的活動是學生喜聞樂見和十分期盼參與的游戲,這些生動的游戲能調動情感,深入腦海,提升認識。在動態的形象感染下變為孩子們不會輕易改變的心理狀態,播種下健康情操的種子。
我針對學生愛玩的特點創設了多種有趣的“情境沙龍”活動,主旋律是“人人參與編節目,動手動腦動心思,用眼細看細節處,演出之后淡收獲,落實腳下見行動”。
1.“采風”活動。帶上筆,筆記本,隨外采集文明語言,觀看各種有益的宣傳畫和標語條幅上的話語,讓心靈涂上美麗的“綠色風景”。
2.編寫順口溜和兒歌,贊美美好的言行舉止,批評不文明行為。舉辦“我的作品”朗誦會,孩子們展示習作有了舞臺,積極性十分高漲。
3.創編小品劇。讓孩子們自由結合,設計參與細節小品演出,揭示不講細節的陋習,在笑聲中體味文明舉止的重要性,在情趣盎然中感受細節魅力。
4.主題辯論會。出專題,辨是非,樹立正氣建立信心。
生活中的“細節教育”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處處顯示著“細節”教育的機會。品德修養無時不提供著教育的契機,抓住機會做工作,教育收效必然大。讓我們像保護樹木一樣精心修剪我們的“幼苗”,讓他們從小就做一個講究“細節”修養的人,成長為參天大樹,少年強,祖國強。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