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靜
摘 要:蒙臺梭利說:“在教育上,環境所扮演的角色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孩子是在環境中吸取所有的東西,并將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幼兒園是孩子生活與學習的重要環境,而幼兒園教師是幼兒園環境的創設者,不僅要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環境,更重要的是消除偏愛現象,為幼兒創設一個充滿溫暖、關愛、尊重、平等和支持的心理環境,讓幼兒獲得充分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關鍵詞:幼兒園;環境;偏愛現象
一、偏愛問題的提出及理由
幼兒園中偏愛現象的發生多是由于教師以不公平的態度去面對幼兒,在所有的孩子中,教師可能只對幾個孩子或單單一個孩子表現出特別的關愛,這是一種厚此薄彼的情感偏向。教師的偏愛使得教師在對待不同的幼兒時采取不同的態度和方式。這樣一來,不僅會使得被冷落的孩子產生失落和不被認同的感覺,同時也會使受偏愛的孩子產生驕傲自滿的心理。偏愛現象對孩子的情緒、性格、行為等方面的發展都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我認為研究幼兒園中教師的偏愛現象不僅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還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無論對教師還是對幼兒來說,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在一般情況下,教師總是會對學習成績優秀的、聽話守紀的孩子偏愛。一旦教師有了偏愛的對象,那么,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總是能夠很明顯的表現出來。比如:
1.在言行舉止上
教師會對自己偏愛的孩子表現得更為親切、和藹,并且常常表揚自己偏愛的孩子。而對那些調皮搗蛋、不守紀律、不講衛生的孩子,教師往往是語氣冷淡、表情冷漠。
2.在處世方法上
教師往往會對自己偏愛的孩子采取輕聲商量的方式解決問題,而對其他孩子則是采取一種命令式的態度。
3.在舉手發言上
教師總是喜歡請自己偏愛的、能力強的幼兒來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忽視其他自己不喜歡的、能力較弱的幼兒高高舉起的小手。使得這些不被教師偏愛的幼兒得不到公平的表達機會。
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他們的自尊心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增強,他們渴望老師的認可和贊揚。在孩子的心中,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是舉足輕重的。一旦孩子感受到自己不被老師所喜愛,那么,對他們小小的心靈所造成的傷害是不可彌補的。
二、對偏愛現象采取的研究方法
1.觀察法
觀察對象:幼兒園中一些老師和幼兒。
具體方法:采用持續記錄的方式,把在平時觀察到的老師在教育與生活方面,對待不同幼兒所采取的不同態度和方式,以及幼兒的表現和行為一一記錄下來,為之后的研究提供實例資源。
2.訪談法
訪談對象:幼兒園中的一些幼兒。
具體方法:創造輕松愉快的談話環境,選擇在平時受老師偏愛和老師較頭疼的幼兒分別進行談話,如實記錄談話情況。在談話結束后對幼兒的觀點進行總結,再次為之后的研究提供實例資源。
3.文獻研究法
具體方法: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來獲得有關問題的現狀,形成關于研究課題的一般印象。
三、對偏愛現象研究結果的具體分析
1.易受偏愛的類型
通過實際的研究調查,我發現,易受老師偏愛的幼兒大致分為以下四種類型:聰明伶俐型、乖巧守紀型、外表可愛型、教師親戚型。
(1)聰明伶俐型
教師總是對聰明、學習能力強的幼兒特別的偏愛,因此,往往會忽略他們身上的小缺點,一味地夸獎他們。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幼兒,卻很難看到他們身上的優點。一旦兩類幼兒發生矛盾,一定先會幫助前者。
例如,教師:偉偉,你覺得班上哪些小朋友最受老師的喜歡?偉偉:肯定不是我,我太頑皮了。有一次,睡覺的時候別人先和我說話的,可是老師批評了我。
(2)乖巧守紀型
乖巧守紀的孩子不會調皮犯錯,老師對于這種類型的孩子會感到很放心,而對于調皮搗蛋的孩子,教師難免會比較操心,因此,教師會偏愛乖巧守紀的孩子是顯而易見的事。教師對于這兩種幼兒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
例如,在一次放學前的排隊中,老師這樣說道:杰×和軒×真棒,永遠都不要老師盯著的,看他們不用老師多說就自覺地站得挺挺的,大家要向他們學習,不要像甜×那樣,排隊了還在和后面的小朋友亂講話,不遵守紀律。
(3)外表可愛型
有誰會不喜歡長得漂亮可愛的孩子?老師也是一樣的,總是對外表可愛的孩子多一點關注。即使這類型的孩子學習能力不那么強、做事情不那么快,老師還是會喜歡著他們,偏愛著他們。
例如,某次中午睡覺前,孩子們都在脫衣服,只有外表可愛的聞×還在欣賞自己新買的褲子。老師看到了,連忙叫聞×快點脫衣服。可是聞×的動作慢吞吞,直到其他小朋友都脫完衣服,都睡下去了,他還沒有脫完衣服。老師看見了,沒有批評聞×,而是走過去對他說,動作快點,會凍著的,然后就幫助聞×一起脫衣服,直到聞×睡在床上,蓋好被子,老師才離去。
(4)教師親戚型
大多數教師會因為與孩子家庭的特殊關系而給予孩子特別的關注。
例如,某次放學時,我看見一個孩子站在辦公室門口,就問:“你找誰呀?”她說:“我等老師送我回家,她是我阿姨,今天下雨媽媽不來接我。”我說:“老師對你好嗎?”她說:“好的,她有時候會來我家玩的。”
2.教師偏愛幼兒的表現
(1)情感態度表現
教師對幼兒的偏愛大多會表現在臉上。對于自己喜歡的孩子,教師會面帶微笑用溫柔的語氣和他們交流,很有耐心。而對于不受自己偏愛的幼兒,教師的態度就不會那么熱情和耐心。
例如,新學期開學了,老師看見許久不見的希希便走到希希面前,語氣溫和地問希×假期里到哪里去玩了,吃了些什么好吃的,還把希×拉到胸前,測量了一下希×有沒有長高。這時,旁邊的濤×想要告訴老師自己在假期里的情況,但是老師似乎并不那么感興趣,繼續和希×交談。
(2)具體行為表現
①教育教學方面
一般來說,教師會給自己偏愛的孩子多一點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多請自己比較偏愛的孩子進行發言、表演,而那些不受偏愛的孩子則很少被請到。
例如,教師時常會請一些孩子做小老師,帶領大家做手指游戲。孩子們都積極舉手,表示自己很愿意、很渴望。有一次,老師請了蕓×做小老師,其他孩子都發出了抗議聲:“又是她?她都做了幾次小老師了!”但是,老師還是沒有改變決定。
②日常生活方面
教師通常會把更多的愛給予自己較偏愛的孩子,在生活照顧方面,會主動地幫助他們。對于其他幼兒則是在他們需要老師幫助時才會給予幫助。
例如,午睡起床的時候,揚×因為外套拉鏈拉不上特別著急,旁邊的文×想要幫助她,老師卻走過去,示意文×讓老師來幫助她拉上拉鏈。此時,揚×因為毛衣的領口太緊,頭伸不出毛衣,文×就又跑到揚×的身邊幫他拉毛衣,老師看見了,就表揚×樂于助人,接著就幫助小朋友們梳頭了,后來連文×也沒辦法幫助揚×穿上毛衣了,老師又走過去幫助揚×。
3.教師的偏愛對幼兒產生的影響
(1)對幼兒行為表現的影響
受到老師偏愛的幼兒會仗著老師喜歡自己而變得比較任性。比如,在平時的游戲中,明×是別人先選擇的玩具,他還是會去搶。當被搶掉玩具的小朋友說要告訴老師時,他會說:你去好了,我才不怕呢!而那些沒有被偏愛的幼兒此時就會選擇放棄。
(2)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
老師的一舉一動在幼兒心中都是舉足輕重的,幼兒是敏感的,他們能感受到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地位。被偏愛的幼兒很容易產生驕傲自滿的心理,認為自己是特殊的,而沒有被偏愛的甚至經常被老師批評的幼兒則會產生缺乏自信的心理,認為自己比不上那些被偏愛的幼兒。
四、針對研究結果提出建議
在本次調查中,我發現:
1.教師偏愛幼兒的類型主要有:聰明伶俐型、乖巧守紀型、外表可愛型和教師親戚型。
2.教師的偏愛主要表現在: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上。
3.教師的偏愛對幼兒產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幼兒行為表現的影響和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
通過本次研究,我認識到了作為幼兒園教師,我們要消除偏愛現象,為幼兒創設一個充滿溫暖、關愛、尊重、平等和支持的良好環境,讓幼兒獲得充分的安全感和歸屬感。在此,我建議:
1.不要把愛過多的傾注于一個或特定的幾個幼兒,要對所有的幼兒一視同仁。
2.多多與幼兒交流,聽聽幼兒內心的想法。
3.為每一個幼兒創造自由表現的機會,使每一個幼兒得到成功感和滿足感。
4.時刻站在客觀的角度去處理幼兒之間的事情,一切只為了幼兒能夠更好。
參考文獻:
康小英.說說教師的偏愛行為[J].幼兒教育,1995(1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