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 要: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頻繁發生,使得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帶來了極度惡劣的社會影響。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對于促進農業可持續健康發展,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介紹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現狀,然后分析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建議
在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背景下,農產品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轉變,農產品供給實現了由長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豐年有余的實質性轉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品的質量安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關注,提高農產品質量已經成為消費者的迫切需求。同時,提高農產品質量對于加快農業增長方式轉變、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擴大農產品出口、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在農產品質量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強對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后環節的控制,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但是,我國農產品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產品外觀差、衛生質量不達標、加工包裝粗糙等方面的問題。我國農產品因農藥殘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超標造成的餐桌污染和由此引發的中毒事件時有發生,由于農藥、獸藥殘留及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超過國際通行的食品質量安全標準,被拒收、扣留、退貨、銷毀、索賠的現象屢見不鮮,許多傳統大宗出口創匯農產品被迫退出國際市場,給我國外貿帶來了嚴重的損失??偟膩碚f,我國當前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仍然堪憂。
二、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
1.認識不到位,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不強
一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公益性、重要性認識不夠,關注和支持力度不強,幫助解決的實際問題不多。二是絕大多數消費者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不強,在購買農產品時,考慮更多的是價格,對質量安全不太重視。三是部分生產者社會責任感不強,在利益的驅使下,只要求產量高、外觀好、省工省時,對農產品安全性能把關不嚴。四是部分農產品經銷商只追求銷售利潤,經銷的農產品通過“加工”再流入到市場,使得農產品質量又降低了一個檔次,無法做到行業自律,無法承諾質量安全。
2.機構不完善,監管力量薄弱
目前,在我國大多數地方依然只是市、縣兩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機構,難以適應管理工作的要求。市級檢驗檢測工作受機構設置和職能的限制,不能形成一個整體,從基地到餐桌的監管,難以做到層層把關。縣級雖有機構,但力量薄弱,農產品市場監管人員大多為兼職,并且他們的安全意識本身并不高。目前,鄉、村一級的檢驗檢測幾乎處于空白狀態,導致農產品質量安全最關鍵的生產環節各項技術措施無人落實,生產源頭難以監控。
3.投入不足,工作開展困難
一是檢驗檢測經費嚴重不足。一般來說,市級檢測中心每年需工作經費100萬元以上,縣級需工作經費30萬元以上,1個農環監測點需建設經費1萬元,年工作經費2萬元??h、市檢測僅儀器設備購置費大約需要20萬元左右。而目前缺口很大,主要是靠爭取項目經費,根本不能滿足正常檢測監管工作需要。二是農產品生產基地標準化生產、“三品”認證、市場準入的實施缺乏相應的政策和措施,沒有財政投入來支撐??偟膩碚f,國家對于農產品檢測中心投入的經費不足,人員配備不夠或專業化程度不高,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阻礙。
三、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建議
1.完善機構建設,強化領導責任
要進一步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行政首長負責制,層層簽訂責任書,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納入政績考核內容。要整合行政資源,理順工作職能,加強監管力量,真正做到農產品從田間、基地到餐桌的全程監控。
2.制定配套措施,保障工作開展
實行市場準入制度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確保消費者消費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途徑和有效保障,也是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因此,國家要盡快制定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實行標識流通,分類查驗檢測,推行質量追溯制度,實行基地與市場對接,切實加強農產品市場監管和工作指導。
3.增加資金投入,加大扶持力度
規定市、縣兩級人民政府要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質量監督管理等農產品質量安全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證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支出。財政部門每年要列出專項經費用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確保監管機構的人員配備充足。同時,地方政府要根據本地實際,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市場、基地加大對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等方面的投入,促進農產品市場準入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4.完善監管體系,提高質量標準
一是要完善監測體系建設,提高檢驗檢測能力。要通過爭取項目支持和地方財政投入,努力改善檢驗檢測條件,提高質量監測手段。二是要加強農業標準體系建設,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要進一步完善農業標準體系,加強圍繞主導產業、特色產業的生產技術規程和產品質量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農業標準體系。要不斷加快農業標準化基地建設,創建一批農業標準化基地。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礎,關乎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責任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而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相互監督,完善監管體系,加大資金投入,保證農產品各個環節的質量安全,這樣才能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增強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吳愛美.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5,(24).
[2]李先雄.淺述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15,(6).
[3]劉曉鵬,周玲,于洋等.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分析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