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
摘 要:山區農機的推廣有利于激發生產潛力,使播種的種子獲得豐收,增加農民的收入,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山區農機推廣是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山區地理條件復雜,山地較多,耕地面積小且分散,使農機推廣面臨窘境,因此,在山區開展農機推廣工作的任務比較艱巨,推廣人員要及時發現在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進行分析,探索出有效的對策。
關鍵詞:農機推廣;存在問題;對策
農業現代化的基本環節就是農機推廣,農機推廣有利于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有利于我國農業發展走向現代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農業技術也不斷得到推進,農機推廣有利用轉變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方式,有利于推進我國新農村建設的進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因此,在進行農機推廣時要立足于實踐,實事求是,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探究出切實可行的有效對策。
一、概況
桂花鎮位于大姚縣境北部;境內海拔落差大,從1340米到3657米的彝州屋脊百草嶺;立體氣候突出,年平均降雨量1120毫米,平均氣溫14—15攝氏度,國土面積352平方公里,轄9個村委會64個村民小組,有4362戶農戶11819人,其中彝族人口9434人,占全鎮總人口的78%,是一個典型的山區彝族聚居鄉鎮。有耕地14251畝,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32374畝。
自2009年以來,在中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支持下,桂花農機推廣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現目前,全鎮共有從事農機推廣事業人員2人,有農機經銷服務點6個。截止2016年末,全鎮農業機械總動力7441千瓦,主要農業機械為拖拉機、耕整機、果蔬烘干機。實現機耕面積22995畝,機播面積1995畝。
二、山區農機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經濟因素。第一,山區發展相對落后,經濟實力較弱,農民的收入不高,可支配性收入較少,而農機價格相對較高,大部分農戶消費不起,這就從根本上限制了農機的推廣;第二,農產品價格不穩定,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制約了農機推廣;第三,農民本能的規避風險,選擇傳統的生存模式,對使用農機提高生產效率缺乏積極主動性;第四,政府政策與實際行動不配套,山區經濟欠發達,政府財政補助較少,資金不足,影響農機推廣。
2.社會因素。第一,山區經濟發展落后,人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接納新事物的能力較低,山區人民依賴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改變經濟發展模式的欲望不強烈;第二,山區人民發展愿望不強烈,由于山區信息不流通,人們無法更好的了解外面的發展現狀,不能從其他地區的發展中獲得經驗,看不到農業現代化帶來的益處。
3.自然因素。第一,山區地理復雜,山地較多,平原較少,地形崎嶇,可耕種面積少且分散,實現規模化生產難度較大,嚴重影響了山區農業的發展,制約農機推廣;第二,山區交通不發達,通訊設施不完善,信號差,基礎設施比較落后,實現農業現代化難度較大,不利于農機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
4.人文因素。第一,山區發展落后,人口較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流,兒童、老年人居多,勞動力不足,高素質人才稀缺,開展農業生產活動缺乏勞動力,不利于農機推廣工作的進行;第二,山區人們思想觀念落后,不能以長遠目光看到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只看眼前收益,制約農機推廣。
5.服務體系建設問題。首先,農機推廣人員專業技能欠缺,缺少專業性的技術和知識培訓,文化水平不高,整體素質相對較低,服務能力較弱,工作條件較差,推廣機構基礎設施不完善,農機推廣服務不能全面性的覆蓋,不能及時解決農民缺少技術、信息的難題;其次,農機推廣效率低,分工不明確,工作期間出現混亂狀態,不能很好的發揮專業職能;最后,農機推廣經費緊張,使部分鄉鎮農機推廣工作陷入僵局。
6.經濟效益低。農業生產利潤低,農機回本期較長,農戶短時間內看不到收益,不情愿投入巨資使用農機,影響農機推廣。
三、山區農機推廣工作的對策與措施
針對大姚縣桃花鎮的實際情況,山區農機推廣工作可實施以下對策與措施。
1.加強領導,理順體制。第一,農機推廣是一項充滿技術性的工作,因此要建設一支專職的農機推廣隊伍,要優化推廣隊伍素質,實事求是建立聘用制度,農機推廣人員不能未經過實踐就根據主觀猜測否定農機技術;第二,農機推廣工作分工到個人,確保每個人的任務明確,從實地調研到生產,要把服務做到位,幫助農戶選出最簡便、生產效率高、經濟效益好的農機,幫助農戶掌握農機的正確使用方法;第三,激發農機推廣的生命力,農機使用前期要定期對農戶的生產效率進行考核和評估,選出模范人物,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策略和方法,全面進行農機推廣工作;第四,政府要支持農機推廣工作,把經費落實,保證農機推廣隊伍的穩定性,確保農機推廣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2.搞好宣傳,廣造輿論。山區消息閉塞,信號不好,交通欠發達,信息不靈,人們思想觀念落后,文化水平不高,接納新事物的能力較弱,因此,農機推廣人員要想盡一切辦法搞好宣傳工作,根據山區人們的生活習慣、心理特征、文化程度、環境因素、生活等方面開展適合當地農戶的宣傳工作,比如說,利用廣播或者開展現場示范會,讓農戶更多的認識農機、了解農機、接受農機。
3.抓好技術培訓,發展鄉鎮農機站。鄉鎮農機站的設立有利于農機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在農機的選擇、使用、維修等方面,農戶需要專業人員的幫助,因此,農機推廣人員要擴大影響力,感染更多的人民群眾參與到農機推廣中來,發展鄉鎮農機站,并對農機站的工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讓其掌握好農機的使用技術、維修技術,更好的幫助當地人民使用農機。
4.發展經濟,整治改造土地。山區經濟得到發展,農民收入增加,農機才有可能在山區立足,農機的發展才有保障。政府要推進山區土地改造,大力支持山區整治改造土地,增加耕地面積,擴大標準田的規模,使農機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5.示范培訓,普及農機推廣。第一,農機推廣人員要重視現場示范,普及農機知識,使農戶認識掌握知識,并在實踐中很好的運用農機知識;第二,采用培訓的方式,讓農民群眾認識農機、掌握農機、掌握操作技巧、基本維修技術等,讓農民群眾積極主動的接受農機、使用農機。
6.建設現代化農業。建設現代化農業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增加對農業現代化的財政投入,建立專項補助資金,減少農民群眾使用農機的投入比例,降低農民群眾的壓力,有利于農機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有利于建設現代化農業。
7.加強教育培訓,提升農民素質。山區農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信息閉塞,獲得的消息有限,農機推廣人員要充分利用好農民群眾已有的知識,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人們了解到農業現代化的相關政策,讓農民群眾身臨其境感受到農機推廣是在為大家謀福祉。同時,要找準切入點,轉變山區人民的傳統觀念,培養山區人民的現代化意識,比如說生產競爭意識,以此來增加山區人民提高生產效率的積極性,激發山區人民主動使用農機的意識。
四、結語
農機在我國農業生產中的普及是大勢所趨,農機的推廣有利于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有利于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進而促進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因此,農機推廣人員要及時總結農機推廣的經驗和教訓,發展和創新推廣機制。農機推廣適應新時期農業發展的需要,能夠幫助農民發家致富,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增加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朱京坤.新時期基層農機推廣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J].河北農機,2013,(4):46-46,47.
[2]楊飛.淺析基層農機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5,(6):226-226.
[3]王開峰,梁傳武,田紹榮等.加強農機推廣工作促進農業機械業發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0):294-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