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商城的創始人說了一段話,之后立刻在網上炸開了鍋。他說:“我這個人臉盲,說實話,根本分不清誰漂亮誰不漂亮,我跟我老婆在一起,不是因為她漂亮,因為我根本不知道她漂亮不漂亮?!?/p>
這是秀恩愛還是真臉盲?那么問題來了,臉盲癥到底是什么?
臉盲癥,又稱為面孔失認癥,它是一種認知障礙疾病,是指患者因大腦部位功能受損,無法辨識熟悉的臉孔,包括本人自己的面孔。
臉盲癥患者有何表現?
1944年,蘇聯紅軍進攻德國,一名德國中尉后腦中彈被送到醫院。傷愈之后,這名中尉發現連打扮成護士的妻子也認不出來,甚至覺得鏡子里的自己很陌生。根據這名中尉的特征,德國神經病學家約阿希姆·博達默創造了“臉盲”這個詞。約阿希姆·博達默創建的這個詞很是形象,描述臉盲癥患者的兩種情況:一是看不清別人的臉,二是看得清楚五官,但卻對他人臉型毫無辨認能力。
難道是臉盲癥患者記性太差?并非如此,對于姓名、發生過的事情、讀過的書等,他們都是有記憶的,但是他們對于相貌的記憶卻無能為力,即使是自己在鏡子中的模樣。
臉盲根源在于大腦
識別面孔的腦區包括梭狀回、枕下回(Inferior Occipital Gyrus)和顳上溝區域,這些區域的損傷或者發育不完善會導致臉盲癥。也有研究表明,這些區域之間的神經連接出現異常的話也會引起臉盲癥。
臉盲癥,按照致病原因大致可以分為遺傳性臉盲癥和后天獲得性臉盲癥。
遺傳性臉盲癥指出生起就伴隨的特異的面孔識別障礙。遺傳性臉盲癥有的只有面孔失認表現,有的還伴隨有其他神經方面的缺陷,為其它疾病的一個癥狀,如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或孤獨癥(Autism)。
人們都曾有看到一個面孔卻并不能識別這個面孔的經歷。這不是一個不尋常的經歷,因為在一個擁擠或不熟悉的地方,在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的。因此,沒有人認為這是罕見的。這種正常人看陌生面孔的感受正是一個面孔失認癥病人在觀察任何面孔時所感覺到的。因此,面孔失認癥病人也就不知道他們有任何的缺陷。
這一類患者并不知道其他人看面孔的感覺,從無真正面孔識別的體驗。以為大家都是這樣的,長大之后才發現自己和別人不同。他們辨識人,是通過別人的發型,背影,穿著,身材,甚至聲音,言行舉止,就是沒有臉??墒且坏﹦e人的發型穿著改變了,他們也必須重新認知這個人的“樣子”,這些都是他們的生活中正常人無法體會的挑戰。
后天獲得性臉盲癥是指由于后天(特指成年后)的疾病或者腦部創傷引起的面孔識別障礙。疾病或損傷引起的面孔失認癥病人,據他們損傷的程度,也許不能識別他們曾經認識的人,或者他們不能識別陌生的人。中風、腦部受到撞擊或疾病引起加工面孔的腦區受到損傷均可引起面孔失認。
因為損傷引起的后天獲得性臉盲癥易被注意到,所以文獻報道的主要的是這種病例,但事實上,遺傳性臉盲癥的病人更多。
你是不是臉盲?
面孔識別能力可能像一個連續的光譜,最低的一段是“人面失認癥”,舉目皆是陌生人,轉身四顧茫然;最高的一段則是“超級識別者”,即便相隔多年,也還是恍如初見。大多數人介于兩者之間。
臉盲癥能治嗎?
很遺憾,以現在的醫療水平,人面失認癥還是“不治之癥”。目前在醫學上尚無有效的治療手段。
通過日常生活中多加練習,也能有所改善。輕度人面失認癥患者能夠認出家人朋友和經常見面的人,這表明通過不斷地加強印象,認人能力還是可以提高的。大多數人面失認癥患者會通過衣著和發型來認人,但這個方法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朋友換了一身衣服就可能認不出,得重新記憶。所以可以通過記住更多細節來幫助識人。比如聲音、走路姿勢,手部形狀甚至是露出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