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映祥/江蘇省如皋市雙馬集團
構建發展新平臺 培育競爭新優勢
許映祥/江蘇省如皋市雙馬集團
如皋市雙馬集團是全球排名前列的專業從事脂肪酸及其衍生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民營科技型企業集團。公司創立于1997年,于2006年開始在印度尼西亞投資,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公司目前資產達25億元,目前已具備105萬噸/年的棕櫚油脂化學品加工能力。同時,由雙馬化工組織承建的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農工貿經濟合作區于2014年1月被江蘇省商務廳、財政廳認定為江蘇省首家境外產業合作集聚區。
為了響應國家“走出去”發展戰略,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占據上游資源優勢,2006年如皋市雙馬化工有限公司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合資成立“杜庫達(印尼)有限公司”,由此開啟了雙馬集團在印度尼西亞進行投資和創業的歷史篇章。
2016年12月,杜庫達公司四期項目全部建成,項目總投資達16.7億元。實現年總產能60萬噸,2016年總產量26.1萬噸,銷售產品26萬噸,銷售額逾13億,其中70%產品銷往國內,30%出口德國、美國、韓國等地。
印度尼西亞適合棕櫚生長,種植面積達到1000萬公頃,年產量達3000萬噸,出口量約2000萬噸,已成為世界第一大棕櫚油生產國和出口國。
印尼豐富的棕櫚資源與雙馬公司產業鏈完善具有天然的互補性,是公司“走出去”在印尼投資延伸產業鏈的主要原因。通過在印尼投資建設脂肪酸及其衍生品生產線,就地采購原材料棕櫚進行生產,不但可以降低公司的原材料采購成本,而且能夠利用印尼國內相對低廉的勞動力,對公司做大做強、向海外拓寬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為了實現集團立足油化向上游發展的目標,雙馬集團于2008年開始著手洽談在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購買土地的事項,以便發展棕櫚樹種植,制造工業和食用棕櫚油,增加企業在國際化工行業領域的競爭力,并且反哺國內企業需求,降低生產成本。
目前,對土地使用權的投資,已有3.7萬公頃辦理了相關生產、銷售方面的準證,且已陸續種植了8000多公頃的棕櫚樹。種植園每年以3000公頃的開發速度種植棕櫚樹,預計2017~2018年會達到產值高峰。在煉油廠充分建成后,會具備年產40萬噸棕櫚油的生產規模。
2016年,種植園項目已投資12000萬美元,入區企業9家,集團將持續圍繞項目的總體目標以及分項工程進行分批的投入,將圍繞種植園種植采摘、棕櫚果榨油、棕櫚油運輸等多方面進行投入。
在雙馬“走出去”的十年過程中,本地化一直是公司緊抓不舍和重點關注的項目。境外項目的發展需要當地政府的支持,更需要當地群眾的支持。
東加里曼丹省地廣人稀,勞動力短缺是初期面臨的最嚴重問題。公司與當地村落進行合作,為種植園項目所在的兩個村設立學校,聘請老師,為當地的學齡兒童解決接受基礎教育的問題。公司設立獎學金和助學金,鼓勵學生能夠入學。這一舉措深入人心,大大解決了園區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當地醫療水平落后,公司便在園區投資設立醫院,一方面解決中方人員的醫療問題,另一方面也幫助當地人解決部分醫療問題,提高了當地居民的醫療水平。與此同時,考慮到當地員工和居民的宗教信仰問題,公司在園區內部設立清真寺,在各辦公區域設立禮拜室,方便員工和居民從事宗教活動。
此外,逢年過節,中方管理人員均會帶著物資到附近村落對族長進行拜訪和慰問,為村里不能參加工作的老年人帶去問候和物資扶持,一方面提高了中資企業形象和美譽度,另一方面吸引了當地勞動力,為投資項目的落地和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雙馬集團境外投資平臺的搭建和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的關心和支持,雙馬集團在境外的農業平臺搭建過程中獲得了江蘇省農委、江蘇省商務廳的多項政策扶持,地方政府的重點培育引導和大力扶持對企業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境外集聚區平臺的建設旨在發揮企業資源優勢,帶動更多的企業抱團走出去,共同發展壯大。在雙馬走出去的過程中,南通滌諾油脂、海安康橋、海安加力士等油脂加工同行緊跟步伐抱團出海,紛紛到印尼投資,目前已在雅加達保稅區設立工廠,工程初具規模,同時公司還招商了一大批全國各地的木材開發商到園區進行原始森林的砍伐和加工,將印尼當地的木材加工成指接板和木炭出口到國內和韓國、日本等地,目前年出口金額已達到40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