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文 惠 琳/江蘇省睢寧縣農業委員會
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探索
胡正文 惠 琳/江蘇省睢寧縣農業委員會
江蘇省睢寧縣大力推進農技推廣服務機制創新,進一步提高為農服務效能,改善信息服務手段,全力支持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按照“總體規模保持不變,產業規模按需微調”的原則,重點圍繞農業主導品種及主推技術的篩選推廣、示范戶的培育、示范基地的建設、部省縣三級農技推廣骨干人才培訓等方面開展工作,切實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構建體系。建立一支以縣級農技推廣專家為龍頭、縣鄉農技人員為骨干、農民示范戶為基礎的三級聯動的新型農技推廣隊伍體系。根據全縣的農業產業分布及發展情況,將糧食生產、蔬菜種植、畜禽養殖、水產、農機作為主導產業,聘任縣級農技推廣專家10名,在全縣招聘147名技術指導員,在全縣17個鎮遴選農業科技示范戶1800戶,輻射帶動農戶36000戶。
落實項目。根據五大主導產業發展要求和農民的科技需求,組織開展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篩選與集成,制定分區域、分品種、分季節的農技推廣計劃,重點推廣適合各區域種植的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糧食重點推廣小麥品種淮麥20、煙農19,水稻粳稻品種徐稻5號及雜秈稻品種Ⅱ優118;推廣應用超級稻超高產栽培技術、水稻機插精確定量栽培技術、麥秸全量還田輕型稻作技術、水稻塑盤旱育精確拋秧高產栽培技術、小麥機械勻播高產栽培技術、稻茬小麥抗逆高產穩產優質栽培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控、水稻生產機械化技術、秸稈還田機械化技術等主推技術。蔬菜推廣津優36、津優38號黃瓜,蘇粉12號、金陵美玉番茄,蘇椒14、蘇椒16辣椒,蘇崎4號、布利塔長茄,蘇蜜6號、京欣2號嫁接西瓜等;推廣應用嫁接換根技術、輕型基質集約化育苗技術、植株調整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土壤培肥技術、節水灌溉栽培技術。生豬推廣大約克、長白、杜洛克等品種;主推優質二元母豬及三元雜交組合技術、二元母豬飼養管理技術、人工授精技術、集約化豬場環境控制及糞尿凈化技術、疫病綜合防治技術等優質豬高效集約化養殖技術;推廣發酵床養豬技術,推廣糞便規范堆放、雨污分流和污水科學處理等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在母豬管理關鍵技術中推廣母豬優飼與適時控料技術、保育豬供料、控溫等飼養技術。漁業推廣泥鰍、黃鱔、黃顙魚、甲魚、草魚、鯽魚;推廣應用生態健康養殖技術與模式。通過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有力地促進了優勢主導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建設基地。圍繞農業優勢和特色產業的發展需要,按照“一業為主、多種示范”的原則建立2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其中稻麥示范基地1個、蔬菜示范基地1個,每個基地均樹立標牌,積極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技術培訓工作,充分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切實起到了“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的示范作用。
進村入戶。根據生產季節及農民的實際需求,組織專家組成員及時對科技示范戶及輻射帶動戶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實用技術培訓及觀摩活動。技術指導員按照項目工作要求,深入田間地頭,通過“一堂課” “一張卡” “一本技術資料” “一個服務專欄”等措施對農民進行“手把手、面對面”的技術指導,做到關鍵時候主動入戶、突發事件及時入戶、技術咨詢隨時入戶,把關鍵技術講深講透,為示范戶解決生產上的實際問題。另外還充分利用電視、廣播、技術講座等方式,及時準確地向示范戶及農民提供新技術。指導員結合農時季節進村入戶指導、座談,見面率高了,指導到位了,融洽了干群關系,重點技術疑難得到了及時解決。廣大科技示范戶,既得到了有價的物化補貼,又得到了無價的指術指導,深有感觸。他們對技術指導員的敬業精神,業務水平,指導效果都十分滿意。
創新手段。一是在科技示范村及示范基地開辟技術宣傳專欄,按農時季節由包村技術指導員把相關技術資料及《農家致富手機報》信息予以張貼,擴大技術的影響面,提高主導品種及主推技術的到位入戶率。二是與縣移動公司聯手開通了移動手機短信平臺,技術指導單位對持有移動手機的示范戶通過發送短信群發形式傳送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田管要點、病蟲防治、養殖技術等信息,促進了農業科技信息的傳遞速度和到位率。三是利用現代化手段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充分利用基于3G技術全國農技推廣服務平臺和農業科技網絡書屋等,大力開展技術培訓和農技推廣服務。建設“農業科技網絡書屋”,提高農技服務水平。
加強督查。一是項目領導小組、專家組和督查組對各示范鎮實施情況進行指導和督查。二是對技術指導員的指導、培訓、服務等工作內容詳細記錄,對承擔入戶工程項目任務的單位、個人,都建立工作責任制與績效考核辦法,對未能及時完成任務的單位和個人視情況給予處罰,對表現優異的技術指導員進行獎勵。三是通過電話聯系和實地檢查的方式對技術服務效果進行督查,并及時通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