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華/李 朝
冬天很多人的偏頭疼、頭暈就容易發作,好多人開始做天麻燉大魚頭,“驅風嘛”。慢著!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副主任醫師黃漢超表示,雖然天麻被譽為“定風神箭”“定風草”,熄風止痙一流,但并不是所有頭暈都宜用天麻,不對癥服用,不僅效果差,久服還可能傷陰,甚至變生怪異證候。
中醫認為,天麻藥味屬于甘辛、性微溫,歸肝經,有熄風止痙、平潛肝陽的功效,最適合用于肝陽上亢型頭暈。哪些是肝陽上亢型頭暈?該證表現為視物旋轉、口苦、面紅、性格急躁者。
《本草正義》有云:天麻之質厚重堅實,而明凈光潤,富于汁液,故能平靜鎮定,養液以息內風,故有定風草之名。元代著名醫學家羅天益有云:“眼黑頭眩,虛風內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風草,故為治風之神藥。”
不止中醫藥理論推崇天麻熄風,現代藥理研究也表明,天麻富含天麻素、天麻多糖等成分,有鎮靜、抗驚厥、保護腦神經、改善記憶力等功效,現時已根據其化學成分與療效開發出不少天麻類制劑,例如天麻素注射液、天麻素膠囊等,用于多種腦部疾病的治療,效果不錯。
不過,只要偏頭疼、頭暈就用天麻,那就大錯特錯。
黃漢超特別提醒,并非所有頭暈的病人都適合用天麻!氣滯血淤所致的頭暈,或是氣血兩虛所致的頭暈,如果服用天麻會效果不佳。如何能知自己是否氣滯血淤或者氣血兩虛?他建議,跑一趟醫院,請中醫師幫忙辯證。
“最令人擔心的是,如果一味篤信天麻乃‘頭暈圣藥’的說法,久服不歇,真的會化燥傷陰,變生怪證。”黃漢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