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雪萍
(百年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南昌330029)
預制預應力箱梁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處理
■樂雪萍
(百年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南昌330029)
后張法預制箱梁在大型橋梁工程中被廣泛運用,因為后張預應力工藝簡單,施工方便,節省材料,可是在現場施工中,混凝土裂縫難免會發生,本文根據工程實例,對預制預應力箱梁澆筑后張拉前出現的裂縫成因進行了分析,并對裂縫提出了具體的處理方法。可供類似情況的預制梁處理提供參考。
預制箱梁裂縫原因分析處理措施
某大橋上部結構設計為n×25m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梁體采用C50砼,項目部在預制預應力混凝土箱梁的施工過程中,發現多片粱在拆模后腹板、底板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
裂縫大致可分為兩大類:荷載作用下的裂縫和非荷載作用下的裂縫。裂縫均在拆模之后出現,在此期間結構無任何受力,因此可以判斷這些裂縫為非結構裂縫,從而排除是由于結構受力而產生的裂縫,這個階段可能導致結構發生變形的因素有:設計、基座沉降變形、溫度、混凝土、施工方法、環境等。當這些因素導致的變形受到外界約束或不協調變形時,結構內部就會產生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抗拉強度后便會產生裂縫。

圖1 裂縫寬度測試儀現場檢測
具體針對本橋,從開始澆筑到產生裂縫,由于許多因素是交織在一起的,很難明確區分某條裂縫具體是由哪種因素引起的,在先后通過基座澆筑前和澆筑后的測量結果排除了基座沉降變形,同一個項目其他橋梁所用已施工相同箱梁通用圖排除了設計原因。對施工現場的混凝土質量、所用的施工工藝、同樣的預制場地的分析后,排除了這幾種情況造成裂縫的可能,最終確定是由于溫差過大導致裂縫的產生。
經了解現場施工過程,高度懷疑是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箱梁拆模前后現場用現抽的井水直接進行養生。經現場測溫,用井水直接養生的溫度在5℃~8℃之間,而澆筑后混凝土水化熱溫度達到20℃~65℃。混凝土表面溫度下降很快,溫度的下降造成混凝土表面收縮。對腹板、底板而言,由于其表面與外界接觸面積大,同時腹板、底板的厚度相對來說比較小,表面與外界接觸,濕度大,當溫度下降時,腹板、底板變形收縮小,底面與預制臺座接觸,底面受到預制臺座的彈性約束,表面混凝土產生的拉應力過大,因此產生裂縫。
(1)在溫差較大的預制場預制箱梁時要注意溫度或風力影響,做好保溫養護工作。特別是澆筑完混凝土的最初幾天更為重要。混凝土的養生應該同季節和天氣結合起來,注意周圍溫度、濕度的變化,養護時保持濕度越高,氣溫越低,養護時間越長,則混凝土收縮越小。
(2)加密腹板和底板內的豎向及橫向鋼筋,起到溫度分布鋼筋的作用。構造鋼筋對于防止結構開裂及耐久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藝,澆筑混凝土時減少澆筑厚度,同時在施工時,應盡量選擇適宜的溫度,熱天澆注混凝土時應降低水溫拌制,或者利用早、晚進行施工,選用水化熱小和收縮小的水灰比,合理使用減水劑,加強振搗以減少水化熱。
(4)選擇合理的拆模時間,以免混凝土表面發生急劇的溫度梯度。夏季一般選在早晨或傍晚,盡量避開中午高溫時間;做好養護工作,確保養生溫度和濕度,尤其要注意養護用水的溫度。
取同一供試品6份(0.1 g),分別精密稱定重量,按樣品測定方法依法測定含氮量。結果分別為:3.0071%、3.0343%、2.9642%、2.9861%、2.9617%、3.0116%,平均值為2.9942%,RSD為1.0%(n=6),精密度結果良好。見表2。
在隨后的施工中,采取了防止裂縫的措施,加強了施工技術交底,并在梁場增設了養護用水池,通過以上的控制方案和預防措施,就再沒出現預制梁混凝土開裂情況。
根據預制梁裂縫情況,對存在梁體裂縫的五片梁,采用壓力注漿法注進行補強處理。
4.1 裂縫處理流程
裂縫處理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裂縫灌漿工藝流程圖
4.2 主要材料
WEP結構注縫膠是混凝土結構裂縫的注縫材料。具有漿液粘度低,固化時間合適,硬化成型體粘結強度高,能保證損傷部分有足夠的強度以恢復混凝土構件的整體性,再受力破壞時,新的裂縫不在原斷面等技術特點。WEP結構注縫膠是雙組份包裝的結構粘接劑,A組份為淺紅色粘稠液體,B組份為無色粘稠液體。其固化后的膠體性能指標能滿足裂縫修補材料安全性標準要求。
4.3 裂縫表面處理
對于裂縫寬度小于0.2mm的裂縫非貫穿裂縫,對結構承載力及持久強度無有害影響,用鋼絲刷等工具清除裂縫表面的灰塵、浮渣及松散層等污物,然后用高壓空氣將裂縫吹洗干凈,再用毛刷蘸甲苯或酒精把裂縫兩側20~30mm處擦洗干凈并保持干燥,最后用環氧樹脂WSS結構密封膠直接封閉。對于裂縫寬度大于等于0.2mm的貫穿裂縫,觀測深裂縫會引起鋼筋銹蝕,影響使用功能,采用WEP結構注縫膠灌注法處理,鑿槽時應沿裂縫先用鋼釬或電鎬鑿成"V"形槽,再向兩側加寬,槽深與槽寬根據裂縫深度和利于封縫的原則來確定。鑿完后采用鋼絲刷或鋼絲輪抹去浮松混凝土顆粒,采用壓縮空氣將碎屑、粉塵清除干凈。
4.4 埋設灌漿嘴
如果梁體裂縫為貫穿裂縫,先用環氧樹脂WSS裂縫密封膠將梁體一側裂縫完全封閉,封縫膠的涂抹寬度為30~40mm,另一側裂縫埋設注漿嘴,間距為200~300mm,注漿嘴的位置盡量設置在裂縫較寬、開口較通暢的部位。用粘接灌漿嘴,待膠層固化后再用WSS裂縫密封膠密封裂縫。裂縫封閉后,需檢查其密閉效果,即沿裂縫涂一層肥皂水,從灌漿嘴通入壓縮空氣,凡漏氣處應重新密封,直至不漏為止。
4.5 膠液配制
WEP結構注縫膠的A、B兩個組分,按照3∶1配合比例準確地稱量并攪拌均勻,攪拌時間不得少于3min,每次配制數量應根據單位裂縫的長度、寬度、深度綜合計算。配制好的膠料應在40min內用完,隨配隨用。
4.6 裂縫灌漿
一切檢查合格后,將事先配置好的漿液用高壓注膠器灌漿,灌漿時應按照從下向上的順序逐個灌注,待下一個灌漿嘴出漿時立即封堵灌漿嘴。壓力控制在0.2~0.3MPa之間。在灌漿過程中,應保持壓力穩定,以滿足灌漿要求。注漿施工如圖3所示:
4.7 灌漿孔處理
灌漿結束后,應檢查補強效果和質量,發現缺陷應及時補救,確保工程質量。待封內漿液達到初凝而不流出時,用角磨機將灌漿嘴打磨平整,再用環氧樹脂膠泥在灌漿嘴處抹平封口。

圖3 裂縫灌漿現場施工
灌漿結束后應檢驗灌漿效果及質量,凡有不密實等不合格情況,應立即進行補注,檢驗項目如下:
(1)外觀檢查:漿液滲出、填縫是否明顯;
(2)采用壓縮空氣或壓力水檢查灌漿是否密實;
(3)取芯強度檢測。采用騎縫鉆取芯樣,芯樣直徑Φ≥50mm,如圖4所示:
芯樣采用劈裂抗拉強度方法測定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標準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即可判為符合設計要求:①沿裂縫方向施加的劈力,其破壞應發生在砼內部,即內聚破壞;②破壞雖有部分發生在裂縫界面上,但這部分破壞面積不大于破壞面總面積的15%。

圖4 灌漿后取芯強度檢測
裂縫經過高壓注漿處理,強度檢測達到設計要求,并張拉壓漿達到齡期后,隨即進行梁的靜載試驗,通過梁的靜載試驗,從應力、撓度和裂縫三個方面對應評價其強度、剛度和抗裂性。經過處理的單片梁承載能力達到了設計“正常使用狀態”的荷載標準要求。實測應變與理論應變關系對比曲線如圖5所示:

圖5 箱梁跨中底緣實測應變與理論應變關系對比曲線圖
通過施工過程的嚴格控制,最大限度地避免混凝土開裂,對已經出現裂縫的梁,特別是貫穿裂縫,采用化學材料灌漿進行修補,經處理后預制箱梁的單片粱承載能力達到了設計"正常使用狀態"的荷載標準要求。本工程后續箱梁在施工中落實了各項施工預防措施,有效地防范了預制箱梁混凝土開裂和后期處理工作量,獲得了較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GB 50367-2013,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S].
[2]JTG/T J22-2008,公路橋梁加固設計規范[S].
[3]JTG/T J23-2008,公路橋梁加固施工技術規范[S].
[4]JTG/D 60-2004,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