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立安 趙玲令
微營銷對90后大學生自主創業影響的實證研究
——以微商為例
馮立安 趙玲令
伴隨著移動智能終端系統的快速發展,微營銷已經并不少見,“微商”則是微營銷的一種,利用社交平臺微信所提供的便捷環境開展商業活動。90后大學生作為一個即將面臨就業的群體,以“微商”為代表的微營銷模式必將對這一群體自主創業產生一定的影響。筆者通過調查法對其具體影響進行實證分析,讓“微商”更好地為90后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服務,產生積極正向的影響。
微營銷 90后大學生 自主創業 影響 微商
近年來,大學生自主創業已經成為熱門話題,主要是由于當前大學生就業壓力較大,需要依靠自主創業的方式來緩解高校就業緊張。根據《201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通過抽樣調查全國約26.4萬大學畢業生發現,去年畢業的2014屆大學生,約有21萬選擇創業。而在大學生使用微信交友現狀調查中發現,其中超過75%的大學生接觸微信并且將微信作為主要的社交軟件。從以上兩個方面來看,90后大學生自主創業難與微信交友平臺的廣泛應用率,“微商”必將成為自主創業的新途徑,成為緩解高校大學生就業緊張的基本途徑[1]。
(一)必要性分析
伴隨著90后高校畢業生就業人數的增多,如何有效解決這一群體的就業率成為現階段黨和國家高度關注的問題。本次通過調查發現,大學生利用微信平臺開展自主創業必要性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微商”崛起有利于緩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實現人力資源的有效配置。“微商”的出現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能夠帶動一部分學生就業,緩解就業壓力;其二,有助于緩解制約高校發展的瓶頸問題。高等教育的產生與快速發展,根本目的是為社會持續性的輸送人才,而并非制造就業矛盾。因此,“微商”的出現為緩解就業緊張貢獻顯著,也能夠體現出一定的必要性[2]。
(二)“微商”創業中現存問題
根據大學生微信營銷創業調查報告對500名本科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以發放問卷的方式統計調查結果。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問卷431份,問卷有效率為86.2%。充分了解大學生利用微信營銷創業現存問題[3]。具體調查結果如下:
(1)認知度不足。從調查的第3題中,對微電商的了解程度調查中得出調查結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您對微電商的了解程度
根據上表當中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當前大學生對于微電商的了解程度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中選擇不了解的人數比例達到44.32%,有一定了解的為52.9%,十分了解僅為2.78%。
(2)對“微商”的前景定位存在偏差。從調查的第8題,對“微商”發展前景的調查結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您認為微商的發展前景怎么樣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90后學生對“微商”的前景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其中認為其前景廣闊且具有較強持續發展目標的比例為29.23%,認為潛力一般占比34.34%,不具備長遠發展前景的比例為6.26%,難以預判的比例為30.16%。
(3)利用“微商”創業的參與意愿不強烈。在利用“微商”開展創業的參與意愿調查中,根據第9題的調查結果如下表3所示:

表3 您個人是否愿意加入微商團隊
根據調查數據表明,90后大學生參與到“微商”團隊中的參與意愿并不積極,其中75.17%的學生不愿意參與到“微商”團隊之中。為了解這一數據的原因,通過第10題進行不愿意加入“微商”的原因調查,得出結果中難以保證收益為首要因素,占比27.6%,擔心商品的質量占比23.9%,更有33.64%的其他因素[4]。
通過選取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法進行實證分析,得出微營銷對90后大學生自主創業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能夠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但在創業的過程中還需要解決一定問題,即學生認知、定位與參與意愿。下面結合所開展的調查內容,提出克服大學生對“微商”的認知偏差,并可以積極投身到“微商”群體中,為自主創業打下堅實基礎[5]。
(一)政府加大對“微商”的宣傳力度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社會經濟發展面臨轉型升級,需要逐漸傾向于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商業模式轉變。在當前較為火熱的“微商”群體之中,多數為年輕人與白領居多,尤其是大學生較為常見,也就使得就業壓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如何鼓勵更多的90后大學生投身到“微商”行列之中,需要政府方面加大宣傳并提供幫扶政策。一方面,地方政府為解決本地區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應該自身對“微商”有一個初步的認知,意識到“微商”能夠為區域經濟發展所提供的效用[6]。如為大學生提供無息貸款,以此來解決困擾大學生參與到“微商”行列的資金問題;另一方面,政府還可以加大財政方面的投入,建立地方“微商”培訓機構,以此來為廣大90后大學生提供免費的“微商”創業指導工作,強化技術層面的投入,讓大學生養成積極地“微商”創業意愿,從而保證創業能力的提升。當然,也可以鼓勵微信創業成功的創業者傳遞“微商”創業經驗,在相互交流當中學會“微商”自主創業過程與樹立創業信心。
(二)高校廣泛開展“微商”創業教育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是廣大90后大學生生活與學習的重要場所。因此,充分利用高校的平臺優勢廣泛開展“微商”創業教育。一方面,高校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應該將創業理論與創業實踐教學進行結合,例如在高校內部開展“微商”創業案例分析、舉辦“微商創業”報告會、演講以及創業方案設計大賽等等,以多種形式的創業途徑讓廣大學生得以參與其中,在參與過程中逐步積累“微商”的創業經驗,強化自我認知,對其有一個明確的定位。當然,在此基礎之上還可以加強宣傳,如校內網站、校內廣播、校內宣傳欄等方面張貼“微商”創業成功人士的成長歷程與創業的經歷,在學校內形成一種良好的創業風氣,以這種榜樣精神與榜樣力量去引領大學生參與到創業之中;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做好“微商”創業的宣傳,還需要優化校園內部的師資力量。學校是平臺,而教師則是教育的主體所在,學校內部應該加強對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培訓工作,讓這些教師在開展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將更加新型的創業理念完成傳遞,保證讓學生全面受益。具體的途徑是組織教師進行專門培訓、進行案例示范性教學、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學術會議、邀請校外優秀創業指導教師組建創業師資隊伍,以提高“微商”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綜合素質。
(三)大學生強化對“微商”創業的深入了解
從當前大學生社會就業矛盾可以看出,并不單單是高校連年擴招導致的大量就業學生的存在,與大學生自身也有一定的關系。包括自身定位不精準、就業要求較高、缺乏自信等等。針對這種問題,大學生強化對“微商”創業的全面認知則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其一,拓寬知識面。當代大學生應該充分接受新的知識,學習“微商”創業的技巧與方法,轉變對“微商”的錯誤認知,更多地去看到“微商”所能夠帶來的創業契機。在創新能力的引導下逐步提升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其二,90后大學生應該積極主動的鍛煉與培養自身的創業能力,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體系,從而不斷的做好知識積累,以豐富的知識儲備來應對“微商”創業過程中所帶來的考驗;其三,在進行“微商”創業的過程中應該樹立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應該意識到創業認知的基本過程都較為困難,度過這一艱難的創業過渡期,其創業前景廣闊,能夠展現出較強的創業價值。健康積極的心態也有助于自主創業的成功性,為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提供保障。
[1]羅黎.淺析微商對90后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影響作用[J].經營管理者,2016(03):268.
[2]王思懿,金文欣,羅丹,等.大學生微創業模式分析——以微信代購為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01):201~204.
[3]楊靜,郭蘭,羅林,等.在校大學生微商現象的調查與分析——以南充三高校為例[J].商場現代化,2016(05):40~41.
[4]盧姍姍,魏云玲.電商平臺推動大學生創業完善機制研究——以微商為例[J].商場現代化,2016(09):48~49.
[5]陳超.大學生微商營銷現狀及對策分析——以杭州下沙大學城為例[J].商,2016(21):125~126.
[6]施世興,吳路易,胡彬彬.提高90后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對策研究[J].發展研究,2016(09):91~96.
(作者單位:湖南工程學院應用技術學院)
本文系2016年度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項目名稱:微營銷對90后大學生自主創業影響的實證研究—以微商為例(項目序號:1011)。
馮立安(1996-),男,湖南工程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學生;趙玲令(1985-),女,湖南工程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