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何漢理(HarryHarding)
編者按:國際社會在錯愕中走過了2016年,2017年仍充滿不確定性。今天的世界很可能是冷戰結束以來共識最少的,誤解、剛愎自用比比皆是。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推出“國際爭鳴”欄目,邀請中外知名學者撰文發聲,他們的觀點不僅多元,有時甚至與我們的看法對立。所有這些文章都不代表本報立場。我們希望這種呈現能夠得到理解,產生建設性。
事實往往是你我所不知道的東西。比如對于特朗普上臺以來這兩個月的政策,我們仍無法妄下定論。為什么我們對特朗普的政策不了解?可能有如下四個理由:一是特朗普的人格較為復雜,二是特朗普組建政府和出臺政策的速度非常緩慢,三是特朗普是顛覆性的領導人,四是美國面臨的時代非常復雜。
復雜的多重人格
關于特朗普領袖人格的研究屬于心理學范疇,存在一定爭議。我們就退而求其次,只分析他的特殊背景。特朗普來自紐約皇后區,來自皇后區的美國人多具有好斗、好爭論、愛炫耀、苛刻等性格特點。
特朗普是個商人,但并非是白手起家,而是子承父業。家族企業的組織文化把個人忠誠看得非常重,因此特朗普在選擇官員的時候也將忠誠作為一項重要指標。同時,特朗普積極參加美國的電視娛樂節目,具有娛樂身份,這點和里根很像。
由于特朗普是商人出身,在政界沒有班底,他更傾向于在朋友和家人中決定組閣人選。換句話說,其速度之慢僅是因為他不知道要任用誰。同時,受家族企業文化熏陶,特朗普把個人忠誠看得非常重,凡是不符合自己要求的人就迅速解雇,隨即任用符合自己要求且對自己忠誠的人。但是,組建政府不同于管理家族企業,這種任人唯親的方式造成被任用的政府成員無法明確自身職責。政府工作需要的是一個團隊,而不是一群不明職責、不懂合作的人。
特朗普善于使用信息化傳播手段為自己造勢,比如用推特進行宣傳。在信息化背景之下,他也采用一些技術性宣傳手段,從而在總統選舉中搶得先機。特朗普兼具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特點,他的一系列政策雖然出格,但不逾越底線,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原則是什么。
羅斯福式的顛覆者
目前美國正面臨著經濟和文化問題沖擊,很多人已看不懂自己的國家,也無法理解那些追隨特朗普的人。許多美國人崇尚自由主義的價值觀,但這卻導致整個社會漸趨分裂和極化。特朗普恰恰利用正在不斷分裂的價值觀,把自己打造成底層人民的代表。底層人民也相信他能夠代表自己,從而打破美國的固化階層。
特朗普的政策撲朔迷離,無背景可供分析,目前出臺的政策也經常自相矛盾。盡管如此,他的政策出發點卻是一致的:一是美國優先;二是縮小政府規模;三是爭取平等的同盟關系,要求盟友承擔更多的責任。同時對于人權,特朗普也持懷疑態度。
某種意義上,特朗普把自己看成一名具有破壞性的士兵。他的政策往往與傳統政治理論相違背,僅用政治理論很難解釋他的許多政策選擇。同時,他獲取信息的方式也非常特殊,也就是所謂的“推特外交”。在信息化時代,人們所能了解的信息往往是片面的、不對稱的,這使得特定的觀點可以得到更廣泛的傳播。特朗普利用推特成為意見領袖,從而引領民意,推廣其政治立場和政策選擇。
貼民粹標簽不合適
美國面臨著一系列沖擊。例如朝鮮問題,就需要不一樣的政策主張以改變現狀。然而,美國制度中的三權分立和民主分權限制了總統權力。同時兩黨制的政治現實也為政策實施蒙上不確定性,特朗普政策的取向與實施必然會受到這一因素的限制。
美國人民對于特朗普的反應也是兩極化的。一部分人對特朗普的政策和他的上臺進行了猛烈批評,而另外一部分人則為之雀躍,甚至共和黨內部也是分裂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最近一次較大范圍的民意調查中,只有5%的人未表明自己的傾向。由此可見,盡管觀點是分裂的,但絕大多數美國人對特朗普都持有自己的看法。
給特朗普貼標簽是錯誤的。他不是反全球化主義者,只是對自由貿易之于美國的意義表示懷疑。用民粹主義來形容他并不合適。
特朗普是一個后現代的總統,標志著政治學研究走向后實證主義,我們對于模型的過度信任可能是錯的,事實并不像模型那樣明顯。
美國需要特朗普這樣的總統,但特朗普目前面臨著一系列重大挑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治團隊的組建。目前特朗普的用人原則還有待商榷,他本人的確缺乏足夠的政治經驗。總體來說,他是一位非常復雜的總統,我們下結論時必須慎重。
中美會競爭,但形式難測
特朗普時代的中美關系將會是競爭關系,而不是合作關系,但競爭形式還難以預測。經濟競爭是有利的,可以促進中美雙方進步,但安全領域的競爭是非常危險的。未來中美關系健康發展的關鍵在于——競爭是有限的、有規則的、可控的。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有恢復保守的趨勢,但也不能過度解讀美國對華政策。中國歡慶春節時,特朗普并沒有和以往的美國總統一樣致以賀電,但他的女兒和外孫女在中國使館慶祝了新年,外孫女還表演了中文歌曲。
至于TPP,普通人并沒有感受到TPP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只是覺得“自由貿易總是好的”。區域貿易與全球貿易之間的關系目前也存在爭議,區域貿易自由化協定并不一定會推動全球自由貿易的發展,可能會產生“意大利面碗”效應,過多的自由貿易協定會形成對外的排他性,同時過于繁瑣的自由貿易協定也會對全球貿易的發展產生阻礙。
新問題只有出現才有機會得到解決。“歷史的終結”已被證明是愚蠢的理論,資本主義民主也被證明有一系列缺點。對于特朗普的認識,我們也應該持類似的務實態度。▲
(作者是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教授,整理自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的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高端系列講座,終稿未經本人審閱)
環球時報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