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風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有這么一段名句:“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現階段起VR時代已來臨,無需再用“猜想”這么保守的詞匯來描述如今VR領域紅紅火火的局面。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稱VR技術,也稱靈境技術或人工環境,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度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關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如同身歷其境一般,可以及時、沒有限制地觀察三度空間內的事物。使用者進行位置移動時,電腦可以立即進行復雜的運算,將精確的3D世界影像傳回產生臨場感。虛擬現實(VR),看到的場景和人物全是假的,是把人的意識代入一個虛擬的世界。
2016年2月3日,虛擬現實技術登陸臺北電玩展受熱捧。隨著世界數大著名電子制造商紛紛宣布即將向市場推出自己旗下的成熟VR產品設備,除了VR游戲產業這一重要的組成部分與發展縮影之外,從生活的各個角度逐步進入我們周邊生活圈的VR科技,其實早已在事實上開始發力了。我們來看看虛擬現實還可以怎么玩?
VR與醫學結合
康復訓練包括身體康復訓練和心理康復訓練,是指有各種運動障礙(動作不連貫、不能隨心所動)和心理障礙的人群,通過在三維虛擬環境中做自由交互以達到能夠自理生活、自由運動、解除心理障礙的訓練。
傳統的康復訓練不但耗時耗力,單調乏味,而且訓練強度和效果得不到及時評估,很容易錯失訓練良機,而結合三維虛擬與仿真技術的康復訓練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并且還適用于心理患者的康復訓練,對完全喪失運動能力的患者也有獨特效果。
使用者通過輸入設備(如數據手套、動作捕捉儀)把自己的動作傳入計算機,并從輸出反饋設備得到視覺、聽覺或觸覺等多種感官反饋,最終達到最大限度恢復患者的部分或全部機體功能的訓練活動。這種訓練方法,不但大大節約了訓練的人力物力,而且有效增加了治療的趣味性,激發了患者參與治療的積極性,變被動治療為主動治療,提高治療的效率。
VR與房產的結合
近日,經偉度科技用VR技術和房產結合,根據真實樣板房的比例在電腦上進行設計制作,用7到15天時間打造出VR虛擬樣板間,高度還原出房屋及周邊實景。
在銷售處放上電腦運用VR技術能讓購房者在電腦上親眼看到幾年后才建成的小區。無需奔波勞頓便能輕松享受最為直觀的看房體驗。
建一套房需要多長時間?一個月,半年,一年,或者更久?
時間成本也成為決勝房產市場的重要因素,一切都等待項目開工再建設恐怕為時已晚,VR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實現樣板間建設,工期只有傳統樣板間的十分之一!這樣會有更多時間留給營銷過程中的其他環節,讓營銷準備更充分。
事實上,這則新聞告訴我們——只要10天!在現實虛擬技術的討論和技術被應用到各個行業領域的今天,產房大亨們終于也按捺不住試圖搭上這趟順風車了。
雖然新聞中所介紹的只是一種利用VR技術來看房的噱頭,但也許在某一天,除了在現實中有一套房子外,在將如今依舊流行的互聯網社區概念加入進來之后,我們每個人也許真的也需要在虛擬的網絡中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VR房產呢。
VR與藝術結合
近日,英國最古老,也是當今世界現存不多的著名獨立高級藝術院校之一——格拉斯哥藝術學院,便將舉辦一場高度結合VR技術與人文藝術的藝術作品展覽。
作為格拉斯哥藝術學院碩士畢業展的一部分,該學院數字設計工作室將通過具有歐洲最高VR高分辨率顯示器和身臨其境的三維立體可視化實驗室設備,以聲音移動圖像和教育型游戲的VR課程形式,全程向參會者展示學生們的優秀作品。
古老并不代表著落后,當藝術與當今最先進的前沿科技相結合時,它所散發出來的光芒也必然是璀璨奪目的。
盡管這只是一場一次性的展會,但卻是一個極其重要開端,藝術創作者的個人理念將最大程度被旁人所直接感知。
比過去一直用言語、文字、圖片或者視頻等手段來展現人文藝術的方式更為深入,與會者將通過VR技術以最為直觀的方式來了解藝術品的誕生、發展與完成的過程,最大限度地將人與人之間的感官認知共鳴度放至最大。
相信它帶給人們的,一定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精神洗禮。
VR與傳媒影視結合
如果說之前VR技術在游戲領域的應用最為惹人關注,那么其在影視方面的應用,卻無疑是最適合展示其沉浸式技術高大上的第二領域。
但最為讓人興奮的,卻無疑是J2VR所具備那種能夠將其輸出的視頻通過媒體直接播放的功能,這讓一些僅僅存在于想象中的事情化為了現實。
試想一下,因為粉絲人數過多,在倒霉的沒有買到某場演唱會、球賽或者再高大上一點——一場音樂會的門票時,我們在苦惱之余,卻有了另外一種選擇,那就是——戴上自己的VR顯示器,然后通過付費接入舉辦方提供的媒體平臺,坐在家里便能夠實時地為自己的所愛歡呼雀躍。
VR與旅游結合
早前,在國外,德國Thomas Cook航空公司在英國、德國和比利時等地的分店中,便提供了這樣的 VR旅行體驗服務。
而在國內,萬豪國際也嘗試著通過與外國著名VR技術商Relevnet合作,將這種VR旅行體驗帶給我們。
如何公平的給予那些肢體殘障人士如正常人一般幸福的生活,一直是那些試圖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人群所追求的高尚普世理念。
最近,在網絡上一些相關網站上出現了這么一個視頻,在影像中那位拄著拐杖的殘障人士行走于自然景色優美的亂石坎巖上,表現得似乎比同處于同一環境的正常人還要輕松愉快——
沒錯!這又是VR技術一典型應用!
不單單只是適合于那些身體不適于出行的殘障人士,事實上,早在VR技術誕生之初,人們便幻想過利用它來虛擬“出行”,前往自己從未到過的地方,經歷自己從未歷練過的場景,而在如今,這已不再是一種幻想。
但正如上面提到的那個視頻一樣,隨著VR技術與設備的普及化和簡易化,在偉大互聯網的幫助下,我們甚至都不再需要旅行公司的幫助,只需在網絡上下載一位熱心人士提供的視頻資源,便能設身處地領略地球另一邊的瑰麗風光。
你知道嗎?其實,VR早已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