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銘
【摘 要】小劇場戲劇,上可追溯至19世紀末法國戲劇家安德烈·安托萬的“自由劇團”,下可聯系到當下社會中部分商業戲劇與校園戲劇的開展。馬克思·萊因哈特認為,“需要兩個劇場,一個是小的室內劇場,專門排練隱秘的心理劇和現代劇作家的作品,一個是大劇場,供演出古典劇目用?!盵1]作為與傳統大戲院互為補充的小劇場戲劇,具有獨特的品格與魅力。小劇場戲劇中寫實與寫意并存,其中舞臺“空”的特性與寫意的風格,是其特殊而不可忽視的內容。本文對小劇場戲劇中存在的簡而空的空間、假而虛的表演、真而切的情感進行探討。通過對上述內容的討論,以求獲得對小劇場戲劇更深刻的理解與把握。
【關鍵詞】小劇場戲?。粚懸庑?/p>
中圖分類號:J8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4-0013-02
黃佐臨先生將中國傳統戲劇的內在特征概括為“生活的寫意性、動作的寫意性、語言的寫意性、舞美的寫意性”[2],并提出寫意的戲劇觀。必須認識到,“寫意”并非小劇場戲劇的專屬名詞,在以寫實風格為主流的傳統大劇場戲劇空間中同樣存在,且小劇場戲劇中也并非只有寫意這一種形式。在小劇場戲劇中,無論“寫實”或“寫意”,只要選擇更適于演出需要且助于戲劇意蘊表達的方式都是可取的,二者并存,可賦予其更豐富的內涵與拓展更廣闊空間。本文所要討論的是小劇場戲劇中的寫意風格。
一、簡而空的空間
小劇場戲劇中寫意的空間是極簡的空間,舞臺上可留下的道具不多,甚至空無一物。這與中國傳統戲曲中“一桌二椅”的精神相通,與“唯恐不真”的寫實空間迥然相異。它不是將生活原模原樣進行呈現,而是反復提煉其內容。在相對空曠的甚至是光禿禿的空間中,可以包容更多形式與內容,為演出效果的多樣性提供可能。在“空”的空間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再因為過于寫實化的道具而變得有隔膜,拋棄了物質材料對情感空間的壓榨,觀眾獲得了更真切的感受與情感世界的極大滿足。在外部環境的忽略與簡化中關注人物內心更深層次的情感內容。
簡而空的空間是一種注意力的轉向,由外向內、由淺入深,是真正關乎人、關注人、關切人的體現?!翱臻g雖然不是直接的交流手段,但是為觀眾感知戲劇提供了出發點?!盵3]簡而空的空間中,“不企圖在劇場里去制造逼真的環境”,“物造型”點到為止,而不是細無巨細地展示。刪繁就簡,刪去的是可有可無的外在包裝,留住的是必不可少的“主心骨”。通過簡化外部空間,使演員成為中心。一場戲結束后,留給觀眾深刻印象的不是眼花繚亂的“物”,而是揮不去的“魂”。
具有寫意、象征性的舞臺形象寓情于景,在內涵解讀時也具有多義性。在1988版《中國夢》中,天幕的圓形與地面的圓形平臺遙相呼應,它可以是明月映在江水中的倒影;也可以是懸于夢境與現實中的皓月。舞臺后側垂下的長繩既可以代替門之類的實物,又可以象征劇中人波動的心弦?!拔镌煨汀钡亩喙δ懿⒉粫蓴_觀眾對劇情的理解,反而在此情形中可以生發出更豐富的聯想與深刻思考。
小劇場戲劇中存在的寫意性同樣也體現在舞臺的燈光、音響上。在王曉鷹執導的《霸王歌行》中,項羽怒殺宋義的場景并未直接表現出來,而是通過虞姬于臺上亂舞,水聲響成一片,舞臺兩側先后打下兩束燈光并滴下鮮血來表現的,足以讓觀者想象得到二人搏斗時的激烈場面。
在簡而空的空間中,通?!碍h境隨人走,人在景也在,人無景也無?!盵4]1982年首演于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排練廳的《絕對信號》,劇中人物蜜蜂在現實、回憶與想象的三層時空中自由穿梭,在音樂、燈光、演員敘述、形體與情緒的變化中暗示場景的更改與轉移。觀眾心領神會地與劇中人物一起徜徉其中,與此同時,無場次的表演展現了時空轉換的自由,人物心靈的變化發展流暢進行。
二、假而虛的表演
中國戲曲中“以鞭為馬”“以槳代船”等程式化的虛擬表演可以激發觀眾的無限想象,這在小劇場戲劇寫意的舞臺上也得到了運用?!皩懸饣薄胺柣钡谋硌轂樨S富戲劇內涵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與嘗試。假定性是“戲劇活動凝聚力產生的基本前提”[5],空間的寫意性體現于舞臺假定性的借重,演員“演”的假定性也同樣存在。戲劇是“假”的藝術,在寫意的舞臺空間里“以假為真”“以假亂真”,在“我演你信,你信我演”中完成戲劇的活動流程。
空蕩蕩的舞臺中可聚可散的演員,將千變萬化的故事情節和跌宕起伏的人物心理展現出來,戲劇活動中“演”的魅力得到更大程度的發揮。如王延松執導的《原野》第三幕:
仇虎:(忽然興奮地立起)嗯,出林子,出林子!出林子趕火車,也許——天還沒亮。(突然仰望天空)怪,天上又不見月亮了。
焦花氏:(不由自主地望上去)嗯,剛才好好的,怎么一會兒連個星星也沒有?
仇虎:(忽而驚嚇失聲)金子!
焦花氏:怎么?
仇虎:真的,一個星星也沒有。[6]
此時此刻,暗無天日的黑林子與象征走投無路的心獄是通過圍繞在仇虎與金子四周的9個由演員裝扮的陶俑左右晃動表現的。演員手中高高舉起的樹枝將仇虎與金子團團圍住,盤曲嶙峋的枝干遮住了頭頂的光,黑林子的“黑”自然不言而喻。
再如1989年版《蕓香》中,綠色的樹林由身著綠裙的演員扮演,滿目朝氣是美好希望的象征,綠色樹林的靈動也在表演中得以展現?;槎Y時,阿果牽起的紅綢,與新婚的葉子對未來生活無盡的美好期待一樣,綿延無盡,而后由燭光組成的“之”字形的路也象征著幸福的漸行漸遠。時光的流逝伴隨葉子的表哥周立夫念信時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更替,不僅他的聲音與形體造型悄然發生改變,再次登場的葉子額頭的綠葉被無情歲月摧成了紅楓,像極了此時此刻人物等待的內心。當最終真相大白,數名披著白布的演員紛紛登臺張開雙臂,一張張空紙白文真真切切地出現在眼前,極具隱喻與象征意味。慘白的信紙反襯著火熱的愛情,觀眾可以真切地體會到那種情感溫度的驟降。那是一位老嫗從年少開始對于愛情與未來全部的寄托與信仰,也是對她過去所有的付出最無情的回答。演員表演成為活動的中心,在空靈的環境中,通過演員假而虛的表演調動觀眾的情感與想象。
演員不僅要扮演劇中角色,還要身兼“敘述人”與“評議者”一職?!妒|香》中,乘客們在對故事的講述中加入了七嘴八舌的議論。角色的跳進跳出、劇情的暫時中止、情感的短暫抽離,使得觀眾從緊張的劇情中獲得喘息,在飽滿的情感空間中留下了思考的余地。不被故事情節左右而或喜或悲,打破生活幻覺將觀眾引向冷靜的思考。無論是《第一次親密接觸》中開頭與末尾的詩朗誦以及流行音樂的插入,還是《霸王歌行》中戲曲元素的運用,不同形式內容的參與都在以其特有的方式為戲劇意蘊傳遞服務。
三、真而切的情感
“戲劇乃是人與人之間的會見。這種會見不是被動的一方授予,另一方接受,而是相互起作用。任何戲劇革新家,都把他們革新的注意力放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動員觀眾的創造意識,使觀眾從被動的欣賞意識轉化為創造意識,轉化得越多,劇場越有趣?!盵7]戲劇不是教科書,而是一種審美活動,它具有無限的可能。創造性的開啟來自于觀演雙方共同的努力,來自觀演關系的重構?!皼]有演員與觀眾中間感性的、直接的、‘活生生的交流關系,戲劇是不能存在的?!盵8]小劇場戲劇中強調了這種觀與演的關系,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流過程中,戲劇獨特的現場效應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演員與觀眾、觀眾與觀眾、觀眾與演員、演員與演員之間得到更及時、生動的反饋。在“空”的空間中,通過“不到位”的表演揭開角色所帶的“面具”,“露骨”地展現一個真實的人最切實的心理,在情感參與與情緒裹挾中完成對生命的追問與探索。“如果戲劇僅限于舞臺,它就會死亡。戲劇活動是每個人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在其中的行動。這個行動所占的地方是感受、接觸與活生生交流的場所,是從中產生活生生表現的場所。”[9]觀眾對于演出的反饋首先來自情感上,可能是聲淚俱下的觸動,也可能是冷靜的思考。“小劇場戲劇演出所揭示出來的意義,就是突出表演、突出‘活的交流的劇場性,擺脫當代戲劇對物質包裝的過度依賴?!盵10]
在《蕓香》中,用燈光與畫外音代替了實實在在的人,“那一炷黃光和一炷紅光,時分時合,一會兒滾動一會兒重疊,令人動心,撩人情思。這哪里是光,這純然是兩個有血有肉的生命,是一對色彩耀眼的靈魂?!盵11]觀眾與失去視力的葛老太同呼吸共命運,在舞臺細微的聲響中側耳傾聽、摸索前行。這樣難得的切身體會,是在直白的敘述中找尋不到的。“景虛情實”,觀眾在兩束空落落的燈光里加入自己對劇情的理解與把握,融入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
綜上所述,小劇場戲劇中寫意的空間具有簡而空的特性,演員的表演假而虛,情感的傳達則是真而切。簡而空的空間為假而虛的表演提供條件,同時二者助推了情感真而切的表達。寫意與寫實互為補充,為戲劇活動的呈現方式與戲劇意蘊的傳達提供了多種可能。
參考文獻:
[1]童道明.關于小劇場戲劇[A].小劇場戲劇研究[C].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53.
[2]黃佐臨.梅蘭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戲劇觀比較[J].百花洲,1982(1).
[3]石昊.參與……,……空間[A].邊緣的消失:第四屆上海國際小劇場戲劇展演論壇[C].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92.
[4]高行健.對一種現代戲劇的追求[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105.
[5]吳戈.戲劇本質新論[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1,32.
[6]曹禺.曹禺經典戲劇選集[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0,362.
[7]胡偉民.開放的戲劇(之二)[J].劇藝百家,1985(2).
[8]耶日·格洛托夫斯基.邁向質樸戲劇[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9.
[9]丹尼斯·巴勃萊.阿披亞與戲劇空間[A].充滿符號的戲劇空間——舞臺設計論集[C].知識出版社,1985,288.
[10]吳戈.中國小劇場戲劇藝術與戲劇教育[M].148.
[11]沙葉新.精神家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簡介:
程 銘,女,山東人,云南藝術學院中國當代戲劇研究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