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青
【摘 要】:完善我國建設工程招投標的制度策略,在于建立全國統一的建設工程招投標市場,逐步形成國家與跨區域的工程交易大市場,打造高素質建筑企業參與國際總承包競爭;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我國工程招投標制度和國際接軌提供制度保障;建立統一的行業組織,建設全社會信用體系。本文就完善工程建設招投標制度的具體措施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工程建設;招投標制度;完善
招投標制度的順利實施有利于促進我國建筑企業的順利改革以及健康發展,只有不斷完善工程建設招投標制度,才能夠促進建筑企業的健康發展,并參與到國際建筑市場競爭中,使建筑企業獲得長足的發展。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應如何完善工程建設招投標制度是當前我們重點關注的問題。
1.工程建設項目及招投標制度
在現代化社會發展中,業主往往采用招投標的方式將工程項目委托給承包商,通過承包商對工程項目的建設來獲得經濟利益。隨著人們將招投標逐漸應用在工程承發包工作中,一方面保證了承發包工作的規范性,另一方面來加大了招投標制度的推廣力度。目前,我國為了保證招投標制度的順利實施,還制定并頒發了一系列法律規定,這就規范并完善了招投標制度,并且還提高了施工企業的競爭實力,有利于業主選擇承包商,保證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的質量,保障了雙方之間的經濟利益,穩定了社會的發展秩序。
2.當前我國工程建設招投標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當前我國的發展現狀來看,由于針對招投標制度而制定的各種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再加上受到建筑市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管理經驗不足,在實際工作中并不能夠將招投標制度與法律法規相結合起來,這就導致招投標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
2.1招投標制度實施的工作流程不夠規范
在現代化社會發展中,招投標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并沒有以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為基礎,甚至與我國現行的《招標投標法》相悖,沒有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因此在實施招投標制度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不規范問題,主要包括:在發布工程建設招投標公告的過程中內容不夠規范;招投標文件在簽發傳送時缺乏時效性;工作人員擅自對招投標文件進行評審;評審內容以及報告的內容不夠完善,格式不夠規范等。
2.2沒有對招投標中雙方利益進行合理協調
建筑企業在實施招投標制度的過程中,都相對比較重視工程項目的社會經濟效益,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企業依然比較重視自身的經濟利益,在實際工作中運用各種手段來謀求經濟利益,最終導致招投標中雙方利益出現糾紛問題。例如投標人在編制投標報價的過程中相互串通,這就導致招投標工作的實施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最終導致其出現各種問題;另外,還有一些投標人為了獲取更多經濟利益而與招標人相互串通,招標人將自己所掌握的可靠消息泄露給投標人,雙方在達成協議之后再進行相互補償,獲得更多經濟利益,但也影響到招投標活動的正常開展。
2.3缺乏對代理機構、評標委員會的規范管理
代理結構、評標委員會及行政部門在招投標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主體性作用。其中,代理機構在工程建設招投標活動中的不規范主要體現在:很多招投標業務代理結構沒有明確的性質特點,不能確定其性質與業務歸屬,且機構在社會及招投標活動中的地位不確定;很多招投標代理機構不符合機構成立條件及市場準入標準。評標委員會及行政部門的不規范體現在:評標委員會成員的選取和組織不合法、不規范,具有很強的臨時性和隨機性;評標委員會在評標過程中的打分及評價缺乏科學性。
3.完善工程間色和招投標制度的主要措施
3.1建立全國統一的建設工程招投標市場。目前,在我國招投標領域,許多部門發布不同的規定,市場被分割,迫切需要形成一個全國統一的招投標市場。首先,招投標工作要為促進科學發展服務,把節約、清潔、安全、質量等要求作為評標的重要內容;項目要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讓更多低消耗、低污染和自主創新的產品得以推廣應用。其次,建立全國統一的招投標市場體系,進一步拓寬政府投資項目的招投標市場,提高招投標市場運行效率;制定全國統一的招投標信用評價指標體系,使失信企業“一處受罰,處處受制”。
3.2逐步形成跨區域的統一的工程交易大市場。借鑒成功經驗,盡快建立以中國建設工程交易中心為主導,東北區、華北區、西北區、華中區、華東區、西南區、華南區為國家分部,各省、市為基礎的全國統一的建設工程招投標市場,實現國家和各地區統一管理。
3.3打造高素質建筑企業,參與國際總承包競爭。本著合理分類、增設等級、突出專業的方針,科學建立建筑企業資質體系,使得不同類型、不同規范、不同特色的企業在市場中找準定位、發揮特長。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將建立完善的市場準入制度與實施積極的產業調整政策有機結合起來。將我國目前“橄欖型”的企業組織結構轉變為從上到下按照總承包、專業分包、勞務分包而理想分布的“金字塔型”企業組織結構,達到控制總量、優化結構的目的。
3.4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我國工程招投標制度與國際接軌作準備。招標投標法實以來,主要的內容比較規范,但法律本身有些不足,執法過程中操作有一些問題。應完善《招投標實施條例》,以適應招投標法可操作性無法適應現階段的需要。
3.5建設全社會信用體系。 在招投標活動中,規避招標、虛假招標、串標圍標、資質掛靠、地方保護等現象較為嚴重。制定統一的招投標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使失信企業“一處受罰,處處受制”,對違規行事的人員和機構,取消其從業資格,決不姑息。 在建立全國招投標市場的同時,應建立國際招標信用分類監管體系,對招標人、投標人、招標代理機構和評審專家實施信用分類評價和分類管理,加大對違法違規和失信行為的監督、警示和處罰力度,形成“激勵有信者、懲戒失信者”的良好市場氛圍和和諧發展環境。
總之,在建筑市場發展過程中,招投標制度在業主委托承包商對工程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從當前我國的發展現狀可以看出,招投標制度在實施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這直接影響到工程項目建設的質量與效益。因此我們必須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全面分析,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斷完善招投標制度,從而推動社會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夏心文.淺議建筑工程招投標制度的完善[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7):135.
[2]姚舜.公路工程招投標中存在的缺陷及對策[J].交通世界,2011,(7):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