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勁
【摘 要】內心視像不僅存在于話劇表演中,在絕大多數的藝術表現形式中也必不可少。在話劇表演中,為了塑造更加貼切、真實、生動的人物形象,需要借助場景布置,通過語言表達、情感投入來完成表演。而話劇演員在表演過程中,更是要依據生活實際,結合內心的思想活動等,在心中構成內心視像,將話劇的人物形象、思想情感更好地傳達出來,達到理想的舞臺藝術效果。
【關鍵詞】話劇表演;建立;內心視象
中圖分類號:J8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4-0026-02
簡單來講,內心視像便是藝術呈現、創作者,結合實際接觸的事物,通過內心思想活動,構造出非現實的藝術形象。可以說,藝術是人內心視像最直接的反映,具有較強的情感。在話劇表演中,要求表演者以豐富多姿的內心世界來作為基礎,內化現實世界中的經驗,構成生動、形象、具體、貼切的內心視像,實現完美的演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著作中就曾提出,只有利用假想的形式,才能夠更好地引發演員的想象,讓演員進入自身聯想的虛構環境中,豐富內心的思想,激發情緒,將內心情感與人物形象相結合,通過內心視象的形式,對人物形象進行演繹,呈現出更加動人而精彩的表演。
一、內心視象的作用
對戲劇演員來說,內心視象的產生主要源于演員自身,需要其結合實際事物,并了解、感悟事物的發展狀況,結合內心的思想活動,并通過思想活動來實現藝術的再創造,進而結合內心構成的視象,對角色進行準確把握,激發情緒,讓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靈動、形象。
在話劇表演中,建立內心視象,能夠讓人物的性格及藝術形象更加圓潤而飽滿。通常來說,視像的形成,需要對各事物進行有機結合,并利用鏡像,將話劇中的人物更加真實地呈現出來。[1]而怎樣將內心鏡像通過表演呈現出來,這就需要演員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并在角色的塑造上更具張力,對人物的情感、內心實現進行準確把握,完成角色的塑造。與此同時,在話劇表演中建立內心視象還有利于構成戲劇沖突。而戲劇沖突能夠更好地推進話劇情節的發展。戲劇沖突不僅由劇本決定,同時也需要依靠演員的內心視像呈現,通過情感傳達及語言表達,讓演員在表演過程中,將劇本情節的設定更好地演繹出來。在此過程中,同樣也要求演員構建內心視象,對人物形象有充分理解,進而掌握戲劇矛盾點,在情感上爆發,引起觀眾共鳴。
話劇成功的標志就是與觀眾形成良好的互動,并使觀眾有所感動、有所思考。因此,豐富的內心視象能夠讓表演更加成功,完成編導想要傳達的藝術理念,并達到藝術效果。
二、內心視象的特征
在戲劇表演中內心視象的構建,不僅具有針對性,更具有形象性與具體性。一個演員要完成內心視象的構建,必須要依托生活環境及自身的情感體驗、生活體驗,這也就是其具體性特征的主要表現。同時,內心視象也是一種形象思維,因此具有明顯的形象性,能夠促使演員更好地進行表演創作。而在針對性上,由于內心視象是演員塑造成功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因此,在人物選擇上,一定要堅持針對性的原則,讓內心視象與角色特征更加符合,以充分發揮內心視象在戲劇舞臺表演上的作用。由于演員無法將人物的生活體驗全部經歷,而內心視象需要以動人、鮮明、生動的事物作為依托,所以,針對特定的視象,也要求演員能夠針對性地進行事物的篩選,從而更好地構建內心視象,煥發真實的情感,進行角色的完美演繹。
三、話劇表演中內心視象的構建
(一)重視視像的構建。話劇表演要達到良好的藝術效果與表演效果,就需要增進與觀眾的互動,若是在話劇表演中,一味依賴劇本、舞臺效果等,是不能取得成功的。豐富多彩、情感鮮明的內心視象,無論是對戲劇劇本還是演員自身,都具有較大的影響。所以,要求話劇演員要重視對內心視象的構建,尤其是對正處于表演學習階段的演員來說,更要注重培養內心視象,通過對人物的刻畫,結合人物所處的環境特征、生活狀況與時代背景、情感經歷等,對人物的中心思想加深理解,更好地構建內心視象,提升自身的表演水平。
針對具有舞臺經驗的話劇演員來說,內心視象不再僅僅是心中形象思維的結果,而應該隨人物的發展歷程,逐漸呈現出來。所以,話劇演員還要在表演的過程中,更加重視對內心視象的構建,認識內心視象對于表演創作的價值所在,更加完美地呈現出人物形象與人物情感。
(二)豐富細節情感體驗。話劇演員在表演過程中,要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還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生活、情感體驗、激情記憶,喚發對人物的情緒與情感,并以情緒記憶的方式作為補充,讓情感體驗更具有感染力、真實性,以增加表演的魅力,讓創作更加完整、豐富。基于此,話劇演員就要通過細節情感體驗,來對角色形象進行完善,并要求演員在日常的生活中,更應該感受、關注細節,體會、領悟、把握事物的每一個細節狀態,以及人物的形象,達到傳神的表演。[2]
當然,劇本的創作同樣不能脫離了實際生活,人物的塑造,需要以社會實踐、生活實踐作為基礎。所以,一個具備較高綜合素養的話劇演員,同時也需要更好地關注細節生活,并在舞臺演繹中,結合生活中的實際邏輯順序,融入劇本設計的情境中,結合間接與直接生活回憶,讓表演更加真實、生動,構建與角色生活相符的視像。
(三)增進人物形象的活力。在話劇表演中,對于內心視象的構建,還需要表演者更好地領悟、體會劇本中人物形象的特質、情感,更好地增進人物形象的活力和生機,通過內心視象,更好地激發情感。通常來說,劇本中的人物形象并非是孤立、全面、靜止的,而是一個對立統一的,與多方聯系,并時刻變化的形象,在人物形象中,其所處的場景變化多端,形態各異。因此,話劇演員還需要將與人物形象有關的事物進行有機整合,并發揮事物之間的協調、促進作用,更好地吸引觀眾的眼球,讓表演連成一個整體,如同連貫鏡頭,將內心視象更好地呈現出來,形成更加流暢、完整、生動的畫面,讓人物形象更具有生命力。
(四)突出矛盾。需要注意的是,話劇表演中,內心視象的構建,不僅是一種思維的呈現,更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而構成內心視象的形象思維千差萬別。其中,實際生活中的形象思維更為自由,不會受到更多范圍、條件或時間、地點、背景的限制。然而,話劇演員的內心視象,則要基于劇本的人物形象設計,并受到舞臺條件、情境、演繹時間等限制,所以對演員的表演提出了較高要求。而話劇演員要在短時間內達到情感的積累,并將情感更好地表達出來,就需要抓住情節、人物情感的矛盾點,通過表演來激發情感,達到較好的表演效果。
四、結語
構建內心視象,對于話劇表演具有重大的意義。通過構建內心視象,不僅能夠促使演員更好理解人物形象,真實、細致地表達戲劇中的人物思想感情,還能夠達到完美、理想的舞臺藝術效果。
參考文獻:
[1]許昳婷.以戲劇為方法:身份的重建與呈現[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6(1):113-118.
[2]于平.中國現代舞與現代中國舞——新時期中國“新舞蹈”運演的閱讀筆記(乙編)[J].藝術百家,2015,12(4):12-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