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祖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變遷,信息技術已經應用于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在高中教學方面,也應善加利用這一優秀資源,對傳統課程進行創新,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改善課堂氛圍,提高班級凝聚力,發揮學生個人優勢,推動學生的學業進程和個性化發展,將學生塑造成更加符合社會需要的全面人才。
關鍵詞:微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應用
近年來,微課這一形式越來越多地運用于高中教學實踐當中,各個學校紛紛加強了對這一教學手段得運用,探索出一條符合課程改革方向的新形式新方法。微課采用時間較短的視頻,內容精簡,目標明確,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提高了吸收知識的效率。與此同時,視頻形式多樣化也讓學習充滿樂趣。
一、微課的特點
首先,根據研究顯示,人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僅為半小時以內。微課利用較短時間,僅針對單個知識點、例證、課題、試驗進行講解,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興趣。其次,在傳統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通常消極應對,并未參與進去。在微課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溝通變得更多,學生在有趣的環境下能提出更多的問題,深入了解課堂內容。最后,微課形式設計了多種情境,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學習知識,學習更加扎實,記憶更加牢固,運用更加自如。
二、為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微課
(一)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的授課方法
傳統高中課堂,教師的課件資料單一,無法兼顧學生們學習基礎,學習方法,性格差異等情況,所有學生接受知識同質化,過于被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削弱,求知欲望得不到滿足。師生之間的溝通模式單一,教師無法兼顧每一個學生,影響了教學質量,損傷了師生間的感情紐帶。微課的引入,拓展了教學的廣度,加深了教學的深度。教師通過為微課,將現代信息技術和課堂知識相結合,教師能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使所有學生達成學習目標。靈活的授課方式也提升了課堂氣氛,增進學生學習興趣[1]。
(二)教學的知識面更加廣泛豐富
傳統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教師的教學僅限于課堂知識點的講解,拓展和延伸則極為有限。在課堂上運用微課形式,能夠補充課堂內容重點,豐富所學知識。課堂氣氛也會因微課形式的引入而更加活躍,學生興趣大大提高,更有接觸未知世界去深入了解的欲望,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完成教學目標[2]。
三、如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微課
如何實現微課優勢最大化,推動課堂學習進展,筆者將通過案例進行講解。
(一)《excel表格公式編輯》課程中微課形式的運用
在該課程中,教師之前一直采用PPT模式,僅是將黑板板書用幻燈片重現而已,在課堂上并無更好的效果。教師引入微課形式,將公式編輯的過程拍成視頻短片,由簡單的加減計算開始,到復雜的公式導入,微課形式讓學生對公式編輯過程一目了然。視頻最后留下習題,教師僅需指導部分理解還不到位的學生即可。學生均對課程有著深刻的印象,知識方法記得準又記得牢。微課形式的采用,也把教師從繁重的講解中解放出來,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能夠高枕無憂、止步不前。教師應研究如何設計微課,使之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興趣。研究每個細節,做到精益求精。
(二)編程課程中微課形式的運用
高中課堂給人留下的印象通常是教師不停講解,而學生只能被動記憶,對于重要知識點,只能靠教師一遍遍機械重復或者大量練習才能記牢。但是信息技術課程中的軟件編程設計課程,因為內容抽象,如果未能理解課上內容,即使是練習也無從下手。教師引入微課形式,通過視頻演示如何使用編程軟件制作功能簡單的小軟件,比如游戲、文件管理軟件、課程表等。這些小軟件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們的興趣立即提高了。學生們對編程過程不再是感性認識,而是直接便記住了編程語言,并且運用到實踐中去。引入微課形式,可謂是教育無聲,用簡短的視頻拓展了大量的內容,并且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潛移默化學習了知識。
綜合以上兩個例證,微課形式的引入,大大提高了課堂學習的效率,達成良好的學習效果。使課本知識不再死板,而是與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種種有趣現象。課堂授課不再枯燥,而是采用多種形式與互動引入知識點并拓展開來,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這一學科的愛好者。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的同時,也可做到教學相長,鞏固知識,與時俱進。
微課是一種頗具優勢的信息技術,將該形式運用于課堂教學,大大改善了早期填鴨式教學時期學生接受知識困難,教師講授知識辛苦的現象。微課形式使課堂輕松活躍,互動頻繁,在各種有趣的視頻,良性的互動中提升學習效果,達成學習目標,成為教師和學生都愿意接受且樂于參與進去的教授方式。
參考文獻:
[1]羅艷麗.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8):335-335.
[2]劉玉清.淺析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中旬),2014(11):13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