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哲++馬正琳
摘 要 2015年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羽毛球世錦賽,中國女單方面李雪芮、王儀涵、王適嫻三名女將在本屆世錦賽中全部出局,無一進入四強。回顧中國羽毛球參加世錦賽32年來的歷史,中國女單此前共有4次無緣冠軍,但最差的時候也有人獲得季軍。而2015年印尼雅加達羽毛球世錦賽中國女單竟然無一進入四強,真稱的上是史無前例的歷史最差戰績。本文將運用文獻資料法、視頻觀察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對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試分析2015年印尼雅加達羽毛球世錦賽中國女單低迷的原因,總結出結論并給予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 羽毛球 中國女單 低迷
一、2015年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羽毛球世錦賽中國女子單打低迷的原因
2015年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羽毛球世錦賽中國女子單打32年來首次無緣四強,中國女單已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曾經女子單打是中國最有望奪金的項目,如今優勢逐漸消失,以李雪芮、王儀涵、王適嫻為首的三大主力的局面不再會是牢不可破了。曾經引以為傲的女單項目,在2015年里只有王儀涵在臺北公開賽中拿到一個冠軍,李雪芮長期受傷病的困擾,一直狀態不佳,王適嫻和王儀涵都已經陷入瓶頸期,在與現頂級高手的對決中,已經毫無優勢所在。客觀方面來看蟬聯兩屆的世錦賽冠軍西班牙新星馬林的迅速崛起和臺灣小將戴姿穎的脫穎而出,印度名將內維爾和二號種子辛德胡還有泰國拉特查諾的穩定發揮,以及韓國兩位名將裴延姝和成池炫的逐漸成熟,再加上日本的小將奧原希望和山口茜的快速成長,中國女單的對手越來越多,壓力也越來越大,競爭也越來越強,無論是對隊員還是教練員來說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中國羽毛球項目的優勢已經毫無優勢可言。
二、對2015年印尼雅加達羽毛球世錦賽中國女單的狀態分析
(一)對2015年羽毛球比賽中國女單的狀態分析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 在2015年全年各大羽毛球比賽中國三名女單主力的戰況分析,可見中國女單三名主力的戰績和運動狀態并不是很好,在2015年全年的各大比賽中僅王儀涵在臺北公開賽上拿到了冠軍,李雪芮則因為右膝受傷病的困擾一直沒有恢復最佳的狀態,王適嫻因打法受現今世界流行的男性化打法的局限,打法較為被動,遇到瓶頸期狀態也不與往日。作為羽毛球強國,中國三名女單主力的成績著實不太令人滿意,這并不代表中國羽毛球女單運動員沒有付出,讓我們對中國女單的現狀進行系統的分析。
(二)對2015年羽毛球世錦賽淘汰中國三大主力的女單選手分析
2014年和2015年世錦賽冠軍西班牙天才少女馬林和印度名將內維爾等人,她們憑借非常具有進攻性的男性化打法,給中國隊以傳統女子單打的強國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現在女單的對抗,速度有時幾乎比男單還快,國外選手在力量和體能上提高很多,無論是風頭正起的馬林還是打法兇悍的內維爾,從打法方面都限制了中國選手的技戰術發揮,給中國隊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馬林,西班牙天才少女,1993年6月15日出生。2014年4月,馬林獲得歐錦賽女單冠軍,同年在丹麥哥本哈根羽毛球世錦賽奪得女單冠軍。在本屆雅加達羽毛球世錦賽上以2:0擊敗來自印度的二號種子內維爾。
內維爾,1990年3月17日出生,是印度有史以來最好的羽毛球選手,出生于一個運動世家,從小受專業訓練,她的父母都曾獲得哈里亞納邦的羽毛球冠軍,因為受良好的氛圍熏陶,內維爾以出色的網前技術、大力的扣殺和出色的體力使對手無從還擊。小小年紀就榮獲無數獎項成為印度非常受歡迎的運動員。
辛德胡1995年7月5日出生,身高178cm,其父母都是排球運動員,然而,她對排球運動興趣不大,卻一直鐘情于羽毛球,年紀輕輕就開始參加國際賽事。她身高馬大攻防兼備,曾被認為是中國隊員的克星,近兩年多次戰勝二王和李雪芮。
三、結論
(一)女單技術的演變,打法多元化;隨著科技信息的進步,女單技術的演變,當今女子羽壇技術男性化趨勢明顯,進攻勢打法逐漸占據主流,拉吊打法以不能適應于整場比賽,中國隊女子單打技術還屬于傳統拉吊型打法,在打法上受限制處于被動地位。
(二)中國羽毛球一直在羽壇處于較高的地位所以進步不明顯;由于中國女單在此之前一直處于頂尖的地位,所以多年來一直被其他隊伍研究,等發現其他隊伍超越時想做出改變,但為時已晚。中國隊想在明年的奧運會羽毛球女單項目上奪回優勢,難度非常大。中國女單在被研究徹底后,自身又沒有新的發展,只會越打越沒有自信。
參考文獻:
[1] 國家體育總局羽毛球運動管理中心.勇于創新,科學訓練,繼續保持國家羽毛球運動的競技優勢[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0:26,74.
[2] 鮑冠文.體育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81:17-20.
[3] 盧洋.高職運動隊參加體育運動的思考-以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
報.2009,6(42):107-109.
[4] 汪志雷,黃珺.大學羽毛球教學、訓練和科研“三位一體”教育模式研究[J].考試周刊.2009.
[5] 國家體育總局十部培訓中心.堅持科學發展觀促進體育改革發展[M].北京:北京體育大
學出版社.2006-3(126):4-6.
[6] 張紹臣,劉四清.羽毛球技術發展的回顧與未來趨勢仁[J].文史博覽.2005,8.